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的应用

马杰  ,刘丹[通讯作者]

常州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根管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口腔门诊护理质量。

关键词  舒适护理;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满意度;舒适度

根管治疗是主要通过全面清除患牙内的受损组织和根管内感染物,并以根管的充填来封闭牙冠,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牙体病及根尖周病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根管治疗后患者常出现患牙疼痛的情况,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复诊率较低,影响了根管治疗的效果[1]。Kolcaba于1995年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1998年台湾肖丰富提出双C舒适护理模式,为“Care+Comfort”,即“护理+舒适”。舒适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舒适,以减轻或消除患者不适反应,配合检查与治疗[2]。四手操作是指医护人员双手同时操作来完成口腔治疗的一和护理配合方法,采用四手操作进行根管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根管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中男30例, 女28例,年龄 18~71岁,平均年龄(36.3±2.8)岁,龋病33例,牙髓病16例, 根尖周病6例,牙周病伴根尖周病3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性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5.8±2.4)岁,龋病29例,牙髓病18例,根尖周病6例,牙周病伴根尖周病5例。纳入标准为:(1)符合根管治疗的治疗指征;(2)认知、沟通正常;(3)能配合完成研究工作;(4)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为:(1)有根管治疗禁忌症者;(2)沟通障碍者;(3)不能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充分评估:术前与患者进行交谈,先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治疗态度等,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四手操作护理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予以针对性疏导,向患者讲解根管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消除患者疑虑,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治疗。(2)根管预备:护理人员应先行备好所需的药物和器械,并完成仪器的调试,在熟练掌握根管治疗整个流程的前提下,配合医师的术中操作,做好隔湿处理,始终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准确传递所需的手术器械。护理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而延误治疗,根管测量时注意保持牙冠干燥,协助医师进行根管测量。(3)根管消毒: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手术医师的操作,采用生理赴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复交替清洗,准备好消毒棉球。及时清洁口腔内分泌物,并注意保持根管的清洁干净,配合医师完成根管封闭操作。(4)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患牙的具体位置通过调整治疗椅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同时在其身后垫小靠背,以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疲劳感。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漱口,可调整椅位让患者能够及时坐起漱口。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时刻询问患者的疼痛症状,结合患者面部表情与反应对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告知患者疼痛是治疗期间的正常应激反应,并给予鼓励与安慰。同时,可采用聊播放轻柔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对于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给予使用麻醉剂或口服镇痛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好;舒适度总分0~10分,由患者选出最能代表其舒适度的一个数字,所选数字越接近10,表示其越舒适。

1.4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舒适度

观察组

58

98.87±1.15

8.21±0.93

对照组

58

92.26±2.04

6.14±0.78

P

<0.05

<0.05

3、讨论

四手操作是近年来应用于根管治疗护理工作的一种新模式,该护理模式抛弃了传统医师独 自操作的治疗方式,将护理人员融入到根管治疗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实现了被动操作到主动参与的过程。护理人员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根管消毒配合、根管填充配合等环节均参与,医护人员配合度进一步提高,对于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性化、创造性的护理模式,能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降低不愉快程度,从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舒适护理模式对口腔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需掌握扎实的专科护理知识,还要具有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行根管治疗时,针对患者的心理、认知水平、疼痛等开展针对性的护理,以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

综上所述,本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军星,胡敏. 国内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0):53-56.

[2] 肖丽娟,林御贤,张志娟. 舒适护理模式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6(8):1213-1215

[3] 田娜,凌云. 分析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8,5(3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