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发育支持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在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个体发育支持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作用影响。方法:从我院2022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展开差异化护理干预,研究组选用个体发育支持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模式,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模式,组间比较各自的护理有效性。结果:从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生长发育等方面展开对比,综合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实施个体发育支持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且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个体发育支持护理;保护性睡眠护理;喂养不耐受;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通常会导致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果婴幼儿患上了这种疾病,它会导致婴幼儿无法正常地摄取营养物质,并且会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发育。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以患儿的需求为导向,继而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护理服务,包括评估其身体状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在营养、体位、发展性照护等多个维度上给予充分的关注,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以便于促使新生儿尽快成长发育。本次实验探究期间,我们重点围绕个体发育支持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的作用有效性展开了相关阐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2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将选出的100例研究对象等分为两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组间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信息,并无较大差异性(P0.05)。

1.2方法

为对照组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为研究组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提供个体发育支持护理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措施。

1.2.1个体发育支持护理

1)成立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小组

护士长将承担统筹领导护理小组的职责,并为所有小组成员提供全面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专业护理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技巧。

2)护理实施

首先,对于新生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监测,如果发现腹胀或呕吐,立即停止进食,在停止进食的过程中,应当补充静脉营养。第1天,应该注射10%的葡萄糖,第2天,应该注射5%的氨基酸,第3天,应该注射20%的脂肪乳液。输液的量应该根据患儿的体重来确定,从25ml/kg·d)开始,逐步增加到150ml/kg·d),直到腹胀或呕吐完全消失,再进行经口喂养,每次喂养的量应该在10~20ml/kg·d)之间。在进行全肠喂养之前,建议每2~3天增加20ml/kg·d),在新生儿适应全肠喂养后,终止静脉营养供给。另外,还需实施抚触护理干预,在患儿处于清醒状态、没有哭闹、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应当采取这一护理干预措施,由专业的责任护士在28~30℃的温度条件下,在50%~60%的湿度条件下,根据患儿的需求,选择小脚、小手等部位进行抚触,而且要求抚触的力度要适中,使得皮肤在抚触之后变得微微发红。

1.2.2保护性睡眠护理

1)提供环境支持

为了保护新生儿的健康,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并避免手机铃声、说话声、走路和开关门的声音给新生儿造成声音刺激。使用鸟巢式襁褓,可以帮助宝宝抵抗摇晃等刺激,提供安全感。

2)合理睡眠体位

将婴儿放入俯卧位,将其头部抬起15°,使其四肢呈现出蛙状,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每隔2~4小时就要更换其头部的位置,而且要将俯卧的时长保持在12~14小时之间。此外,应该根据婴儿的呼吸情况,采取俯卧或者抬起床头等体位姿势,直到其呼吸情况得到改善后,才可以调整至正中仰卧。

3)开展睡眠保护相关的知识教学

通过举办座谈会、进行实地演练、制作精美的视频和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来提高新生儿监护人对于保障婴幼儿睡眠质量的重视度,以及帮助新生儿克服不良的睡眠环境。

1.3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生长发育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0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和护理后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1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指标

研究组

对照组

P

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情况

喂养耐受时间(天)

2.97±0.36

4.83±0.82

0.05

达全肠喂养时间(天)

12.45±2.86

15.76±2.99

0.05

鼻胃管留置时间(天)

12.11±1.07

14.65±1.37

0.05

生长发育情况

每天摄入奶量(毫升)

51.34±1.79

43.23±1.64

0.05

每日体质量增加(克)

18.24±1.36

13.59±1.32

0.05

睡眠质量(小时)

19.77±1.01

17.61±0.88

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喂养不耐受已经成为新生儿群体常见的症状,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症状。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属于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一种全新的概念,旨在根据每一位婴幼儿的特殊需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抚触护理干预、减轻或消除高危因素等,从而有效地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护性睡眠护理也是新生儿护理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旨在通过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睡眠保护措施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

在本次实验探究期间,我们主要基于对照探究的形式,深入挖掘了个体发育支持护理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作用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这一护理模式的研究组在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方面以及生长发育方面的表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为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治疗期间选择实施个体发育支持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其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加速其生长发育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王旭莉,陈宇宏.1周内母乳喂养量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21,11(30):185-186.

[2]高静,胡丽娟,孙燕.母乳喂养促进综合方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5):647-650.

[3]林思峰,肖洪亮,郭迪进,.蓝光照射辅予添加母乳强化剂母乳喂养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吉林医学,2023,44(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