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肺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杨蓉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448000

摘要:目地:分析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式:此次研究主体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11月胸外科住院拟行手术的老年肺癌合并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把所有研究主体分成2组,对照实验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结论研究组FEV1、FVCFEV1/FVC指标值高过对照实验组;研究组患者身体作用、心理结构、社会发展社交能力得分高过对照实验组,差别都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肺康复训练是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不但提升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率,另外还使患者在心理结构、生理作用及其人际关系层面有所提高,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肺功能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改,非常值得临床护理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字:肺康复训练;老年人肺癌合并COPD患者;心肺功能危害;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暴露在有害微粒或气体中导致肺泡通气功能障碍。该病具有持续性的呼吸系统症状及气流受限[1]。全球防治倡议中提出,在COPD稳定期,实施肺康复治疗,对于缓解呼吸困难、憋喘等系列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为了观察肺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对老年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现详尽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式

1.1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住院老年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100例。任意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实验组50例做为研究主体,均符合慢阻肺的诊断依据[3]排除目标:(1)尚未恢复的气胸严重外伤史胸廓畸形或存在其他可导致通气障碍的肺部疾病。(2)严重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等

1.2方式

对照实验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含药物治疗、吸入剂治疗、氧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给予肺康复策略,同时强化科学戒烟、医护参与指导用药、高流量氧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4]。具体步骤如下所示:肺康复常用技术包括[5]:①体位变换与管理;体位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抵抗重力姿势体位,根据床头高度尺摇高床头30°~45°,最终目标是使患者能保持端坐甚至直立的体位。达到优化氧转运的目的。②气道廓清技术: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体位引流、被动或主动辅助咳嗽,达到清理气道,维持气道通畅。③早期离床活动:a.关节活动,按照床上被动关节活动→床上主动关节活动→床边主动关节活动→协助离床活动的顺序循序渐进开展;b. 转移训练,即重复床、椅(或轮椅) 之间的坐立转换;c. 步态练习和行走。④呼吸训练:a.呼吸控制。b.促进吸气练习。c.激励式肺计量训练,从而达到改善肺容积,促进通气改善。⑤呼吸机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体外膈肌起搏[6]。⑥活动与运动训练:6分钟步行试验、爬楼梯等 ⑦咳嗽训练;⑧疼痛管理、核心肌群训练; ⑨音乐疗法、心理干预、康复宣教。在实际运用中,可根据患者情况,有侧重性地选择不同的技术策略。

1.3观察指标

较为2组①呼吸功能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 (PaO2 /FiO2)、肺功能检测:分析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量(FEV1)、用力肺功能(FVC)同第1秒用力呼吸容量占用力肺功能百分数(FEV1/FVC)。

②循环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心率、血压③发绀;④肺部啰音;⑤肺部影像学改变;⑥患者满意度测评和生活质量状况。

1.4应用统计学解决此次实验数据选用SPSS22.0软件进行解决,计数资料以±s表明,选用t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意义。研究组心肺功能FEV1、FVC、FEV1/FVC指标值均高于对照实验组,差别都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s)

组别

时间

FVC(ml)

FEV1(ml)

PEF(ml/s)

对照组

干预前

2.1wpsoffice0.2

1.6wpsoffice0.4

3.2wpsoffice0.4

干预后

(2.9wpsoffice0.2)a

(2.3wpsoffice0.5)a

(5.2wpsoffice1.3)a

研究组

干预前

2.2wpsoffice0.4

1.6wpsoffice0.4

3.4wpsoffice0.5

干预后

(3.5wpsoffice0.3)ab

(3.0wpsoffice0.5)ab

(6.8wpsoffice0.3)ab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价等有关指标数据均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比较有意义。生活质量点评比较为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结构、生理作用及其人际关系,可得到,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相比较于对照实验组显著更高一些,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的比较分;(±S )

项目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值

P值

心理功能

78.88±3.53

67.95±4.69

13.1664

0.0001

生理功能

77.43±3.96

64.99±4.93

13.9107

0.0001

社会关系

78.50±4.77

65.90±4.99

12.9066

0.0001

总分

77.59±3.90

66.89±3.94

13.6478

0.0001

肺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呼吸疾病患者的一系列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并促进其建立长期健康的生活行为[7]。本研究构建肺癌合并COPD病人肺康复训练方案科学可靠,适合护理人员为肺癌合并COPD病人术前干预,也可为制定肺癌手术病人肺康复护理实践指南和策略提供一定依据。进行肺康复训练相比常规护理,医护更加容易让大家都接纳,且更有优势。其护理措施根据心理干预治疗、肺功能康复护理、健康锻炼医护等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合理且综合性护理,有利于使患者焦虑情绪、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及时缓解,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有效性和提高患者肺功能状况。在实验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状况显著更好于对照实验组,P<0.05。

综上所述,肺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影响显著,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高,且患者肺功能也会得到改进,非常值得更深入分析与应用。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和不足,如何为患者制定更为具体、更为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使更多的患者获益更长久,值得在今后的肺康复研究中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VESTBO J,  MATHIOUDAKIS A G. The  emerging  Chinese  COPD  epidemic[J]. Lancet, 2018, 391(10131): 1642-1643.

[2] 史丽秋. 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进展[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 9(2): 252-253.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4]于镇婕.慢阻肺患者多学科协作肺康复管理策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2.8(53)

[5]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ARDS 患者肺康复训练专家共识[J].2022.4(422-423)

[6]王蓉.呼吸专科护士主导的多专科学组合作肺康复管理模式在AE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12(215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