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王雪

和田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9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感冒患儿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流行性感冒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感冒护理方法效果

流行性感冒是临床医学工作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流感病毒引起,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发病较快[1]。然而,受到患儿年龄特殊的影响,其生理机能还处于不够完善的状态,因而其免疫力不强,流行性感冒疾病发病率较高。若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影响患儿的肺部功能,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当前的医学水平可知,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特效药,仅以预防为主[2]。为此,我院在流行性感冒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具体的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9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感冒患儿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26例、21例;年龄区间3个月~8岁,平均(4.24±2.12)岁。观察组男女各25例、22例;年龄区间4个月~8岁,平均(4.65±2.34)岁。两组资料对比分析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其用药,提醒其多喝水,按时作息。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内容为:第一,监测生命体征。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密切地监测其生命体征,控制间隔的时间为每次30min,待患儿病情逐步稳定时间隔2h监测1次,详细记录下每次监测的结果,供医生诊断,记录的内容为患儿咳痰、呼吸、生理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应安排其到重症监护系统,同时做好交接方面的工作。第二,隔离并提供饮食指导。对于确诊为流行性感冒的患儿,应将其隔离并降低传染。每日消毒病房,确保环境卫生,定期通风,基于患者的饮食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给患儿提供充足的水分,指导其饮食以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通常情况下,流行性感冒的患儿食欲不振的情况比较常见,护理人员可在了解患儿饮食喜好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让其需求得到满足。第三,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这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给患儿家长介绍流行性感冒发病的机制与发病原因,让患儿家长更重视,及时消除其不良情绪,调动其配合积极性,保证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患儿头晕症状消失时间、鼻塞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

评估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服务态度、护理效果等,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其中,不满意表示患儿家长给护理人员的分数为0~60分;基本满意表示患儿家长给护理人员的分数为61~80分;非常满意表示患儿儿家长给护理人员的分数为80~100分[3]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相关资料数据,应用SPSS24.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可表示为率(%)、(±s),P<0.05表示差异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例数

头晕症状消失时间

鼻塞症状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

对照组

47

6.78±1.21

4.24±0.24

3.01±0.24

观察组

47

3.45±1.19

2.13±0.30

1.57±0.19

t值

-

4.521

3.784

3.448

P值

-

0.001

0.000

0.001

2.2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例,(%)]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7

9(19.15)

20(42.55)

18(38.30)

38(80.85)

观察组

47

1(2.13)

16(34.04)

30(63.83)

46(97.87)

2值

-

7.162

0.720

6.130

7.162

P值

-

0.007

0.396

0.012

0.007

3讨论

流行性感冒已经成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4]。该疾病传染性强、发病快,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头晕、发热、全身酸痛等,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小儿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这与其免疫功能系统还处于发育不完善的状态联系比较密切,必须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期间密切地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详细地记录,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得到治疗;采取隔离制度,将确诊为流行性感冒的患儿隔离,定期消毒病房,开窗通风,指导患儿饮食上以流质食物为主,基于其饮食爱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满足其需求;加大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力度,提高患儿家长的配合度,因此护理效果更好[5]。因此,研究结果出现观察组头晕症状消失时间、鼻塞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的情况,且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综上所述,小儿流行性感冒期间给予患儿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牛春牧.中药内服联合护理干预辨治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效果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7):159-162.

[2]李宏伟.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黑龙江科学,2020,11(14):60-61.

[3]张祥赟.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名医,2020(6):140-140.

[4]刘志玲.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164-165.

[5]刘桂莉.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