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监督抽检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监督抽检的作用

孙雷

身份证号:370302198105208019

摘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保障条件,监督抽检作为核心工作内容,同样需要得到来自监理和施工单位二者高度关注。如果相关单位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督抽检责任分配不够明确,很容易在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无形中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成本投入,同时既有的施工进度也会受到明显影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督抽检工作的优化和调整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条件。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监督抽检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监督抽检作用分析

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如果想要使工程质量监督管控体系得到充分的落实,就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共同合作,落实好相对应的工程质量管理任务,并确保各环节工程任务的实施规范性和合理性。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人民的生活品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建筑行业的建设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过一些建筑企业因为缺乏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控体系而导致建筑施工品质难以保证,这不仅影响到建筑行业的进步,而且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了能够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稳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各大建筑企业就务必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重点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保证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发202217号),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建筑工程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多种专业能力,其实施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和判断,没有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缺少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筑工程项目极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相对较大,在开始施工前要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责任,确保管理的权限和义务能够落实到每位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身上,构建一体化的管理结构,强化管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完善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监督管理一向是受到重点关注的难题,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复杂,各阶段、各程序都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实际施工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为质量监督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一些参建单位的项目质量管控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管控措施流于形式,导致了质量监管方面的缺失。另外,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多个工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各单位只顾自身的效益和利润,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合作,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难以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如果没有照章办事的完整体系,那么就会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失管漏管的问题,最终引发项目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度与安全。

2.2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监管职责不明确

当下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自身职责不够明确。相当一部分施工方仅仅将工程项目的推进与建设工作作为自身职责,几乎不能有效进行质量监管和主动的质量控制;而监理方也由于行业供应和市场供需关系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管工作;建设方在建筑多元化的发展之下,使其专业能力逐渐弱化,甚至不参与现场监管工作。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升仍然需要依赖于现场各参与方的主动监管,仅依靠政府介入监管的形式是不够全面且具体的。

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监督抽检工作质量的对策

3.1全面分析一般化的监督抽检工作规律

工程建设整体质量与企业的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相关单位对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给予重点关注。相关人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监督抽检工作的一般规律全方位进行挖掘和分析,监督抽检工作实施需要以工作准确度提高作为目的,通过综合使用先进的抽检技术以及完善的抽检工作方案,在有效消除各种影响抽检工作质量因素的前提下,保障抽检工作得以稳定有效落实。同时,在监督抽检工作实践中,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对材料配置和结构设计全方位管理,也需要建立与工程现场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各项监督抽检工作内容逐渐完善,避免出现工程建设中的遗漏现象。也只有相关人员严格遵照相关规律落实质量监督抽检工作,方能够提高抽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工作得以按照既定的进度计划落实。

3.2明确工程监管责任制

在监管方开展质量监管工作的过程中,建设方应为工程现场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质量监管问题,采取层层问责的形式来明确监管职责。监理方作为驻场的监管方,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果是具有监管义务的,因此一旦发生质量监管失误的问题,监理方也应承担必要的责任。无论此问题由哪方面产生,监理方都具有监管不力的职责。施工方作为工程项目的承建方,认为自身仅承担施工的职责而没有质量控制的义务,认为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监理方。而输出质量合格的工程是施工方的自身职责之一,存在的这种错误认知,显然影响了构建工程项目监管职责。因此在监管体系优化的背景之下,需要对施工方提出一定的监管要求,督促其建设更为完善的自检自查体系。

3.3做好资质审查

在行政部门进行对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核环节,务必要依据市场准入制度的指标要求对资质进行层层审核。并且我国还需要对资质审查工作给予鼓励和支持,建立更加全面的法律政策,明确私营建筑企业的资质定位,并优化资质审查阶段存在的漏洞与缺陷问题。

3.4加强项目实施各阶段的质量监督

对于原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控范围的狭窄、局限性的问题需要引起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杜绝过度集中于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监督管控工作,需要达到监督管控工作对勘察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策划环节等的均匀性覆盖,以免存在项目策划偏差、勘察设计偏差的问题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品质。其中,在监督管控工作中需要确保项目策划环节中消防设计、环评、规划工作符合我国的指标要求,采取得当的检测技术确保楼盘项目采光方面、通风方面的设计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监督抽检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工程的施工建设效率和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设计图纸、建筑材料、工程机械以及施工环境是监督抽检工作的核心要素。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相关单位在持续完善监督抽检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全面探寻工作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基础凸显工作要点,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类型以及其他环境要素形成个性化的质量抽检工作方案,保障监督抽检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林秋腾.抽检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9(10):132-133.

[2]康伟.监督抽检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04.

[3]乔文静.监督抽检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118.

[4]王少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监督抽检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2):212-213.

[5]王小云.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监督抽检[J].低碳世界,2018(0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