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规范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穆莹莹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为了对规范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2月期间因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5例,对甲组采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规范化护理,乙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通过比较甲乙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护理前甲乙两组生存质量差不明显P=0.7>0.05,在护理后甲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09<0.05;对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甲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96%>80%。结论:综上所述,规范性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规范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

引言: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在内科较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数伴有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水肿等并发症。此病病程较长,而且有易反复的特点,并可通过肾脏系统威胁到全身各系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在当今医疗手段下,还要注意对病患采用新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加以干预[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2月期间因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以上5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肾病综合征,且出现尿蛋白定量≥3.5g/24h、 血浆白蛋白≤30g/L。将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分别25例病患。甲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8~64(52.42±2.11)岁;乙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9~63(51.62±2.13)岁。经比较两组病患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进行干预。如下:

(1)结合患者自身的临床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办法[2]

(2)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况及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入院评估,为患者设立专门的护理小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责任化、人性化的护理,并配备优秀护理人员担任护理组长。

(3)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释放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例如采用自我暗示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为其树立治疗信心;并对患者的病因、病情进一步分析,灵活运用治疗方案。

(4)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况进行科学的用药指导,并为其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及时用药的重要性,并嘱咐其切不可误服或者忘服,通过科学的指导提高患者服药执行力。

(5)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为其普及肾病综合征的医学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保证治疗进程的顺利进行。

(6)结合患者的口味喜好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少食多餐,以易消化、高营养、清淡类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7)护理人员提醒病患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患者交流,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1.2.2乙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如下:

(1)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时清理打扫,更换被褥,确保患者住院的舒适性。

(2)对患者在用药上进行提醒,不可误服漏服,遵医嘱服药。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对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最后所得评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3]

1.3.2采用我院自制满意调查表对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满意表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25×100%,排除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2检验;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对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护理前甲乙两组生存质量差异不明显P=0.7>0.05,在护理后甲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09<0.05。如图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甲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96%>80%。如表2所示。

图1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25

76.19±11.29

86.55±5.09

25

77.46±11.87

82.01±6.54

t

-

0.388

2.739

P

-

0.700

0.009

(护理前P=0.7>0.05,护理后P=0.009<0.05)

图2  甲乙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25

21(84)

3(12)

1(4)

96

25

12(48)

8(32)

5(20)

80

(甲组护理满意度=96%,乙组护理满意度=80%)

3.讨论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一般最显著的肾病综合征症状为患者出现尿蛋白定量增高、血浆白蛋白降低、食欲下降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急剧提升,有研究表示[4],规范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意义重大。因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既可以强化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率,又可以为医学护理领域打造较好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常规护理的方法较为简单,仅是在住院环境和用药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但效果并不明显[5]。本次研究表明,在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反响较好。在生存质量量表可以看出,护理前甲乙两组生存质量差异不明显P=0.7>0.05,在护理后甲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09<0.05。;在护理满意度可以看出,在甲、乙两组在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上,甲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96%>80%。得出结论:规范性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规范性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规范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重大临床意义[6]

参考文献

[1]李丽萍,陈李玲,高梅萍.规范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1):41-44.

[2]马淑贞,李梅,李婷婷.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肛周脓肿预后的应用价值[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01):102-104.

[3]吕扬,陈罡,何新华.行动研究法在构建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3,58(01):108-112.

[4]陆小双,赵纪玲.规范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1(14):157-159+163.

[5]张宏云.循证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8):99-100.

[6]高英.个性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