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有哪些误差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1

血常规检验有哪些误差问题

常昌志

渠县中医院 , 四川 达州 635200

血常规检验为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诊断、预后评估方式,此方式主要是对血液标本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展开检测,其可为医师疾病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但临床实践发现,血液标本检验存在较高的误差发生风险,易影响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致使患者病情延误,损害患者生命健康,引发医患纠纷,使医院形象遭受损害。因此,提升血常规检验结果精确性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了解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分析误差发生原因,才可针对性拟定预防与控制方案,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现象的发生。

一、血常规检验有哪些误差问题

(一)白细胞假性升高

有核红细胞和红细胞溶血不良为造成白细胞假性升高的重要原因,患有肝病或高血脂症等疾病的患者,其红细胞表面脂质代谢异常,正常浓度的溶血剂无法对红细胞造成彻底破坏,其生成的红细胞碎片具备与淋巴细胞接近的体积,易让检验人员误认为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从而被认为是红细胞计数假性降低;对于溶血状况不佳的血液标本,待置换血浆或稀释2倍后可实行精准的白细胞计数测定。从实质上讲,有核红细胞为未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稀释液难以对其造成破坏,因此在实际检查期间易将其误看作白细胞,从而致使白细胞计数假性升高,鉴于此情形,检验人员可利用XN9000、LH750等新式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进行检测,使用仪器对淋巴细胞分类值和白细胞计数值进行自动校准,或是采取手工形式展开镜检计数,并利用白细胞计数(校正后)=100×白细胞(校正前)/(100+有核红细胞)的公式予以校正。

1-19102514493QU

(二)白细胞假性降低

白细胞假性降低状况比较少,此种情形的发生多是由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疾病而造成白细胞聚集。对血液标本实施温浴处理(37℃;10min),便可将白细胞聚集问题解决,恢复白细胞检验结果。

(三)血小板假性升高

血小板是血液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血细胞,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的存在、白细胞大量碎裂均易造成血小板假性升高。其中造成红细胞碎裂形成碎片的原因众多,如抽血困难、血液样品储存不合理(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等)等,上述原因均会致使血液样品产生溶血问题;而小红细胞出现原因主要为患者机体营养不良,伴随贫血等疾病,红细胞蛋白合成量不足,从而产生直径在6μm以下的小红细胞;而白细胞大量碎裂原因则为患者存在淋巴瘤疾病或重度感染性疾病等疾病,或接受放化疗治疗,从而致使白细胞大量碎裂。针对上述三种问题,采集与检验人员可采取将血液样本尽快送检、低温储存、选用合适采血方式防止产生红细胞碎片等,通过荧光法对小红细胞所产生的干预予以处理,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精确性。

3-1306051P231M7

(四)血小板假性降低

采血不畅、血小板卫星现象、药物致使血小板聚集、EDTA依赖性、冷凝集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降低。以EDTA依赖性所引起的血小板假性降低为例,正常状况下,复合物内部有抗原抗体结合位点存在,如果遭遇EDTA此种抗凝剂成分,位点即会产生改变,从而激活血小板聚集机制,致使大量血小板聚集,在单位视域下,血小板计数即下降,通常而言,患有病毒(或细菌)感染、慢性炎症、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存在较高的血小板假性降低问题发生风险。针对此问题,检验人员可利用重新抽血联合调整抗凝剂、增添阿米卡星、不添加抗凝剂待样本采集结束即检验、稀释血液样本、利用手工方式计数等方法对结果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如果一种方式无效,可采取另一种方式。血小板在白细胞周围黏附称为血小板卫星现象,手工计数可对偏差进行纠正,同样此种处理方式也适合对因药物造成血小板聚集问题进行处理。冷凝集可经过对样本加温(34°C)方式进行处理。末梢采血易产生血液采集不畅或标本量不足等问题,若立即检验则会引起血小板假性降低问题,可静置5分钟、晃匀后再展开检验,或经静脉采血规避该问题。

二、如何应对血常规检验误差问题

(1)强化与受检者间交流:在开展血常规检验前,首先工作人员需将本检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受检者,如叮嘱患者检查前空腹、血液标本采集前禁止服药等,从而避免患者自身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2)强化人员培训:定期组织采血、检验人员接受相关培训,并对其展开考核,只有考核达标才可上岗。同时对检验过流程进行严格要求,加强检测、采血等流程的质量监测工作,强化对采血、检验相关人员的管理,从而保证采血与检验质量。

(3)规范运用检验仪器:检验开始前,需全面检查检验仪器,保证其精确性,且严格遵从实验操作流程,防止操作因素等影响检验结果。

(4)科学选用抗凝剂:在血液标本处理时,需选用合适浓度的抗凝剂,注意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规范运用检验试剂,采集完成的血液样本尽量保证于2h内送检,且样本保存温度通常为冰箱中温度,且样本送检期间要避免产生较大振动,防止影响检验结果。

三、结语

血常规检验为当下常用检验项目,在多种疾病诊治均具备重要价值。但在血常规检验中,其存在一些误差,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检验人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将各种影响因素消除,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