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口蹄疫病的特征与防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牦牛口蹄疫病的特征与防控策略

尼珍

阿里地区改则县改则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859200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饮食需求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畜禽食品的价格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的生产中,牦牛养殖业占据重要位置,其中牦牛口蹄疫问题是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是一种由口蹄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一旦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控,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对此作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牦牛口蹄疫病的特征,具体包括症状表现和病因以及传播方式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牦牛口蹄疫病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牦牛;口蹄疫病;症状;防控

引言:

口蹄疫是牦牛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出了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此牦牛养殖人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了解口蹄疫病的特征,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有效降低口蹄疫在牛群中的发病概率。

一、牦牛口蹄疫病的特征

1.牦牛口蹄疫病的症状

牦牛口蹄疫病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通常情况下养殖人员只需要简单地观察,就能断定患病情况。患上口蹄疫之后,牦牛体温会出现迅速上升的情况,高至41℃左右,导致其食欲不振,出现厌食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其正常行走,甚至无法站立。从外表上来看,牦牛口唇部和蹄部会出现明显的溃烂或者水泡,排出的粪便中伴有红褐色液体,也有病牛会出现腹泻、脱水等情况。一般情况下,成年牦牛在患口蹄疫之后,相较于幼牛来说死亡概率要更低一些,大致在1%—3%之间,一旦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增加牦牛的死亡率。此外,相较于成年牦牛来说,幼牛的患病率也要高出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幼牛的抵抗力低下所导致的。

2.牦牛口蹄疫病的病因

相较于散养牛群来说,养殖场的牛群患口蹄疫的概率更大,通常情况下,牦牛患口蹄疫并不会受到环境和季节因素得太大影响,因为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口蹄病毒,口蹄病毒又分为多种,在养殖场患有口蹄疫病的肉牛中。当前比较常见的口蹄病毒有亚洲I、南非I、II、III和O、A、C等等,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口蹄病毒,主要原因是病毒的血清型不同。除此之外,目前有60多种病毒的亚型,亚型病毒之间能够发生交叉免疫,因此在当前的养殖场中,口蹄疫病毒通常会通过扩散式和跳跃式两种方式传播,而且表现出了较强的传染性和易变性特征。由此可见,口蹄疫病的发病病因也是比较复杂的,表现出了较多的传播途径。

3.牛口蹄疫的传播方式

一般情况下病牛和潜伏感染牛会携带大量的病毒,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患病问题,并立即进行隔离,就会引起该口蹄疫的迅速传播。期间,病牛排泄的粪便和唾液等都存在大量的病毒,也会威胁到其他牛群的健康。该病主要通过牛的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如果牦牛的身体皮肤损伤也会导致传染的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口蹄疫病的发病时间主要以春季为主,除此之外,在鸟类的迁徙和风的作用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该病的发生概率。 

二、牦牛口蹄疫的防控对策

1.及时治理病牛

牦牛口蹄疫病的诊断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想降低该病造成的危害,养殖人员必须采取严密的防治措施。一旦养殖场牛舍中出现疑似病牛之后,要马上进行隔离,将疑似病牛单独转移到其他空间,从根本上切断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对于出现病牛的牛舍要做好卫生处理,及时进行消毒工作,确保做到经常通风,并把养殖室的温度控制在正常温度标准上,减少喂食量,为牦牛创造一个采光、通风、温度均为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效避免其他牦牛被传染。对于疑似患有口蹄疫病的病牛的喂养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好对于这些牛的进食量,采取分次投喂的方式,并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尽量增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保证疑似病牛的营养摄入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它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慢慢促进病牛的康复。最后,当已经确定牦牛患有口蹄疫病之后,要对病牛进行快速的、全面的隔离,同时做好对于病牛的扑杀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确诊病牛身上的病毒快速蔓延,否则就会给其他牛群带来不良影响。

2.重视防疫工作

(1)完善口蹄疫防治制度 

在开展口蹄疫防疫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虽然口蹄疫病目前尚未出现人传染的情况,但是牛群之间的传播也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性。所以,相关负责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完善现有的口蹄疫防治制度,并在后续的工作中严格执行,明确工作责任,有效提升口蹄疫的防治水平。

(2)保证养殖环境良好

对于畜牧养殖业来说,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做好养殖场的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定期对养殖场中的牛群进行放牧,有效保护牛群的机体。关于日常的生活场所,要有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按时对养殖室进行紫外线消毒,过程中要有专门的动物卫生防控人员在旁指导,同时也要认真做好对于牛群的粪便处理,将消毒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将防疫工作做得更多,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只有保证养殖场的卫生环境符合防疫工作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卫生防控功能。由于牦牛养殖场中的防疫工作量较大,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也需要养殖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丰富的牦牛养殖经验,从细节之处做起,做好养殖过程中的一切防控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牦牛口蹄疫的患病几率,为养殖场的生产提升经济效益。

3.加强疫情管控

(1)定期进行牦牛的疫苗接种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降低口蹄疫病的发生率,同时加强对于牦牛养殖厂的各项工作管理力度。

(2)一旦养殖场的任一牛圈舍内出现口蹄疫现象,必须立即报告上级检疫部门,如实汇报疾病发生情况。然后由上级部门派出专业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控制,避免疫情快速蔓延,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牦牛养殖业来说,牦牛口蹄疫病的发生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不能及时做好防控工作,就会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此,养殖人员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认识到口蹄疫病防治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了解口蹄疫病的特征以及病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加以防治,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杨玉亭.如何做好牛口蹄疫的免疫工作[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06)

[2]侯志英.防治牛口蹄疫措施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 2018,(06)

[3]单彦宁. 浅谈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畜禽业.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