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姚浏

靖江市中医院外科科  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目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收诊的52例胃癌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康复情况上臂肌围、前清蛋白、清蛋白、总蛋白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数据为7.69%、26.92%,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为(2.45±1.02)d、(10.32±2.54)d和(3.74±1.47)d、(14.58±2.87)d,有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支持状态,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理想,住院时间缩短,这对患者病情改善有较大帮助,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效

胃癌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渐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生率在不断的身高,对于人们生命安全也有较大的威胁危害。胃癌患者往往是采取手术治疗切除恶性肿瘤部分,但是在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让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在胃癌术后患者中运用存在一定的应用效果差异,需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1]。以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收诊的52例胃癌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收诊的52例胃癌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38-78岁,平均年龄为(52.12±14.21)岁,体重(70.32±8.54)kg;观察组患者(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年龄为(52.64±14.23)岁,体重(70.34±3.26)kg,患者信息比较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病理资料完整,患有患者没有其他心脑血管等严重性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障碍问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长的营养支持方案受术后,24小时经过患者静脉滴注,氨基酸、微量元素、葡萄糖等营养物质[2]

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手术中在患者空肠上段留置肠内营养管,手术后12小时抬高病床经肠内营养管注入500毫升等渗水,控制灌注速度和时间[3]。术后24小时经肠内营养管注入5%GNS,输入的过程中控制灌注的速度和温度,并且要结合患者需求进行灌注量,一般在一小时内不能超过120毫升[4]。在患者输入液体后仍存在能量不足情况,可以采取肠胃营养支持方案,这样能够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上臂肌围(cm)、前清蛋白(mg/L)、清蛋白(g/L)、总蛋白(g/L))、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口瘘)和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s)使用t工具进行检验,对比数据差异。而(%)表示的数据使用χ2工具检验。最后的检验结果是使用P进行分析,对于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其中0.05为分界值,大于0.05的数据没有差异,小于0.05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研究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康复情况上臂肌围、前清蛋白、清蛋白、总蛋白对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上臂肌围(cm)

前清蛋白(mg/L)

清蛋白(g/L)

总蛋白(g/L)

观察组

26

22.45±2.65

248.57±5.32

40.12±5.32

59.65±8.12

对照组

26

19.35±2.47

238.45±16.35

37.48±5.02

56.32±6.57

t

--

6.785

4.524

8.754

6.457

P

--

0.013

0.037

0.003

0.01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数据为7.69%、26.92%,对比有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吻口瘘

并发症

观察组

26

1(3.85)

1(3.85)

0(0.0)

2(7.69)

对照组

26

3(11.58)

2(7.69)

2(7.69)

7(26.92)

χ2

--

8.457

4.021

7.524

19.484

P

--

0.003

0.046

0.005

0.001

2.3两组患者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为(2.45±1.02)d、(10.32±2.54)d和(3.74±1.47)d、(14.58±2.87)d,有差异,(P<0.05)。

3 讨论

近些年胃癌的发生率在不断的提高,胃部是人类消化吸收运输食物的部位,可以维持机体营养均衡,在发病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并且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5]。临床上针对胃癌患者治疗通过胃癌根治术改善,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肠胃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在术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满足患者需求,尤其是部分患者机体消耗能量比较高,长期禁食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状态,因此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康复情况上臂肌围、前清蛋白、清蛋白、总蛋白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数据为7.69%、26.92%,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为(2.45±1.02)d、(10.32±2.54)d和(3.74±1.47)d、(14.58±2.87)d,有差异,(P<0.05)。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输入途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腹泻、误吸等概率,并且能够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支持状态,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理想,住院时间缩短,这对患者病情改善有较大帮助,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欣.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路径及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6):106-107.

[2]曹子谦,李树营,任宏,刘海珠.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其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对比[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10):1272-1274+1293.

[3]关美云,施尧,李景倩,陈梅,侯韦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0,41(07):705-707+723.

[4]黄国平,蔡丽生,沈俊涛,吕陈彬.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7):37-39.

[5]吴芳,叶再元,陈振光,吴松阳,罗瑶.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20,42(02):161-16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