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评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评论

孙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透患者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平均分入研究组(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依从性高于参照组,护理后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患者中应用个体户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关键词:血透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评论

引言:临床中对肾功能衰竭和肝胆疾病的治疗,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血透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较高,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在护理中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应用后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还能够使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临床纠纷事件的减少有着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血透患者中个体化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一部分加强个体化健康教育,统计不同结果后,对以下报道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3年1月从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例分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各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47.48±8.56)岁,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纳入参照组的接受血透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在患者透析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透析期间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了解有无出血或肿胀;完成透析后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监测,了解血压、呼吸和体温情况,对患者的透析情况进行检查。

纳入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除了采用常规护理外,还加强个体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估,保证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在透析期间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告知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对患者的主诉要耐心倾听,帮助患者解决相关困惑或问题。具体措施如下:(1)对治疗知识加强教育。护理人员将透析治疗的主要目的详细向患者讲解,并告知透析治疗的原理和作用,提前说明透析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说明并发症发生的前期征兆,并将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方法告知。依据医嘱对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补铁剂等药物时进行指导。(2)加强饮食教育。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以此为基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果患者为首次透析,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的水钠潴留和高钾血症,若有则指导患者饮食期间禁止食用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将高钾血症的相关症状及表现告知患者,使患者能够对该症状进行自我识别。如果患者处于诱导期,且存在多种症状,如高血压、少尿、水肿、无尿或钾较高、血清钠较高的情况,需要了人员对患者的演示就行控制,减少水分、钠盐、钾盐的摄入。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饮食限制较多,需要患者以低盐低钾、低磷高钙、高热量和优质蛋白的食物为主,并对水溶性维生素进行补充,对水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3)对患者的自我护理加强指导。护理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宣传手册,并制作视频,供患者阅读和观看,在此期间,详细讲解导管的护理方法和静脉内瘘的护理方式,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答,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1.3.1依从性分析

患者接受护理后,对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个疾病,分别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统计依从人数,并计算依从率,记录相关数据后进行比较。

1.3.2护理满意度分析

通过多个方面护理工作的情况制作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发放到受检者手中,问卷中关于满意度的分级分别为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分-89分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分数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满意例数和基本满意例数的总和与总例数相除后乘以100%可计算出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x±s)是研究中的主要数据组成部分;处理和分析时均采用计算机SPSS 23.0软件完成,分别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即计量资料采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完成检验,如果发现数据有明显的区别,则说明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依从性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依从性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研究组

40

30

9

1

39(97.5%)

参照组

40

25

8

7

33(82.5%)

X2

12.235

P值

<0.05

2.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满意度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40

31

7

2

38(95.00%)

参照组

40

24

7

9

31(77.5%)

X2

8.965

P值

<0.05

3 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针对血透维持患者的护理,利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担。本研究对研究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显示无论是患者的依从性,还是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血透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嘉.血透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3):368-369.

[2]高超.探讨血透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5):111.

[3]廖淑媚,朱丽芳,周珍俐,刘旭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10):2406-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