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脑出血(CH)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叙事护理对脑出血(CH)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彭建荣

重庆市忠县乌杨街道卫生院  404338

摘要目的观察叙事护理对脑出血(CH)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度我院所收治的56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28人/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叙事护理组(研究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及叙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相关指数。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且生存质量指数无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够缓解脑出血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护理依从性。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期;叙事护理

脑血出是复发率极高的急性脑血管类疾病,多数病人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由于多方面因素会出现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致使病人治疗配合度不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1]。因此,对脑出血康复期病人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必要。其中,叙事护理作为临床常见的护理手段,临床发现[2],此种护理模式够有效缓解脑出血康复期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旨在观察叙事护理对脑出血(CH)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度我院所收治的56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28人/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叙事护理组(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60.27±5.66)岁,经核对两组病人男女比例等信息无差异(P>0.05);可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予以所有患者基础治疗,包括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及药物治疗等。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给予饮食、运动等多方面指导。

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叙事护理:①制定护理方案 整合叙事护理的相关资料,并对病人信息进行核对与补充,例如病人的年龄、家庭背景、职业、心理状态等,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针对性叙事护理方案。②开展叙事护理 在病人状态良好时,与其深度交谈,尽量避免讨论疾病,鼓励病人畅所欲言,通过交谈过程中的眼神、神态、肢体动作、语气等多个细节获取病人的信任度,给予充分的情感鼓励。确定病人心理障碍种类及形成的原因后,使用叙事资料对患者进行护理访谈,通过总结疾病对家庭的影响来激发病人主动叙事的勇气,在病人畅所欲言的过程中获取病人的内心渴望、想法,及时调整护理方向。叙事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充当聆听角色,并保持态度认真,给予病人尊重。对于受病痛折磨较严重的病人,首先通过环境、人文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使病人逐渐注意自身对病痛的注意力,同时对其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使病人正视自身疾病,消除恐惧,从而更好的缓解心理压力。③巩固护理效果 设立疾病咨询平台,并定期对病人及其家属发放知识图文手册,由专人负责调查知识教育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模式。另外,鼓励病人多参与户外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锻炼,同时对病人制定有利于疾病恢复与预防的饮食计划,病人家属及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从而科学、严谨的干预手段缓解病人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生存质量指数。

1.3.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工具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SF-36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且生存质量指数无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效果更好(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SF-36评分对比 [(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SF-36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8

50.22±2.30

36.46±2.27x

51.68±1.80

32.70±1.36x

62.67±2.33

79.20±2.68x

研究组

28

51.03±2.25

21.20±1.09x

51.72±1.57

23.02±1.27x

61.85±2.07

89.63±3.42x

t

-

0.106

3.285

0.142

2.610

0.029

2.573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护理前比较,x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n(%)]

组别

例数

抗拒

一般

比较依从

完全依从

依从率

对照组

28

2(7.14)

5(17.85)

13(46.42)

8(28.57)

21(77.77)

研究组

28

0(0.00)

1(3.57)

15(53.57)

12(42.85)

27(96.42)

x2

-

-

-

-

-

6.385

P

-

-

-

-

-

<0.05

3讨论

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经手术后生存质量急剧下滑,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意识障碍等风险[3],对此,叙事护理的主要作用在于搭建关系,良好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同时能够激发病人交谈欲望,对叙事护理的后期开展极为有利[4]。本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且生存质量指数无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叙事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

综上,叙事护理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霞.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康复期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1,21(18):122-124.

[2]蔡志华,付云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8):239-241+245.

[3]林家虹.不同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4):88-90.

[4]张玲,谢小娟,车梅芳.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3):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