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吴萍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201999

【摘要】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居民数量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逐年递增。高血压导致脑内细小动脉发生病变,患者在过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血压会出现剧烈的升高,从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脑出血。本文旨在对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研究。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护理综述

当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即为血压,当这种压力出现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时称为高血压。我国对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显示,每三个成年人中即有一人为高血压患者,且该病的患病率仍在持续增高。高血压早期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慌等不典型症状,易被忽视,如长期发展未能有效控制将会造成人体内脏腑、心脏、脑血管的损伤,其中因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的患者死亡率极高。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仍有较大的感染、再出血等风险。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1.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偏瘫或肢体感觉障碍、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局部压疮等。

  1.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后患者易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而发生术后再出血现象;因术后昏迷长期卧床、无法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压疮;因异物或呕吐物误吸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因神经受损出现胃酸大量分泌造成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或肢体障碍。这些并发症极大危害了患者的健康,对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预防十分重要。

3.针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1 术后再出血

蒋小兵[1]等研究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具有较高的再出血风险,其发生原因与未在合适时机内进行手术、术中未做到彻底止血、术后血压未有效控制等密切关联。为预防患者术后再出血给患者造成的损伤,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对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意识、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波动情况,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合理的舒张压波动范围为80-90mmHg,收缩压为150-160mmHg,在进行药物降压时注意避免因血压降低速度过快造成心脏供血不足。此外,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强调消除悲痛、愤怒等过度的不良情绪对于预防再出血的重要影响作用,指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平稳的情绪,防止因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导致血压骤升引起再出血。

3.2 下肢深静脉血栓

陈君霞等[2]研究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11.67%,主要发生原因可与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受到限制、血管损伤、血管受到治疗药物的刺激相联系。由于患者出血量较大,术后患者常处于昏迷状态,肢体活动减少,导致血液流速减慢,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待血栓形成后会带来较大的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的风险。为预防血栓形成,可在患者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使用气压治疗仪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或协助患者穿弹力袜。当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应尽早协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从被动的床上肢体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的床边站立、行走等,训练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为度。训练时注意加强防护,避免跌倒、磕碰等情况的发生。如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钙素进行治疗。

3.3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贾云飞[3]调查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概率为7.27%。脑出血患者由于机体遭受了严重创伤,脑内的植物神经中枢受损,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患者多感觉恐惧、焦虑、不安,这些变化引起了胃酸过度分泌损伤胃黏膜形成应激性胃溃疡,且由于出血量过大,人体内血压过低,如不能及时给予干预,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在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补液与氧气吸入,以维持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及有效的气体交换。还可指导清醒患者在术后6小时饮用少量温开水,术后第三日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通过鼻饲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并可经导管给予适量5%碳酸氢钠以此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胃粘膜的损害,从而达到预防消化道出血的目的。还可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安抚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缓解不良情绪造成机体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使溃疡加重形成消化道溃疡出血。

3.4 肺部感染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往往因昏迷或麻醉未恢复而无法进行活动,患者长期卧床,气管内的分泌物会随着重力作用而沉积在肺内下部,患者无法将其咳出而发生坠积性肺炎。另外脑出血术后患者由于吞咽功能的暂时障碍,可能会引起口腔内的细菌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且术后患者身体免疫力一般较为低下,故肺部感染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十分重要。在手术结束后,如患者麻醉作用未消退,护士可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因胃内容物反流出现呕吐导致误吸,或调高床头(15度)以利于肺部良好通气。对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清醒且病情平稳患者可指导其用软毛牙刷刷牙。若患者术后无法自主排痰,可用吸痰管进行负压吸痰,吸痰后协助患者漱口。口腔有感染者可取口腔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处理。

4.结束语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且术后并发症较多,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避免并发症带来的二次伤害,减轻身心负担,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活动中。这表示护理人员应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护理质量,切实做到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对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蒋小兵,高文文,赵海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18(2):209-213.

[2]陈君霞,王慧梅,吕雅飞,等.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性护理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5):171-174.

[3]贾云飞.经颞部双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7):75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