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在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在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乔敏敏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2月-2022年12月期间诊治的肺癌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呼吸锻炼专项训练患者为观察组,39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获得更加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呼吸锻炼专项训练,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吸锻炼专项训练;肺癌手术;肺功能;并发症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方式,但是由于手术创伤比较大,手术之后患者的呼吸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1]。为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改善患者肺功能,我院对患者实施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取得不错效果,具体分析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22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肺癌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51-79岁,平均(66.56±5.64)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2-78岁,平均(66.21±5.33)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具体措施如下:手术前的一到两周,教授患者学会腹式呼吸方法,指导患者取坐位或者站立位,具体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指导患者用鼻腔吸气至最大肺活量,屏气2-3s,接着缓慢的将气体用嘴呼出。呼出气体时,需要保持腹部收缩状态,重复进行此训练,每次训练15min左右。随着训练时间延长,可以适当的将摒气持续的时间延长。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方法之后,指导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咳嗽排痰训练,在腹式呼吸时,指导患者双手环抱胸部,然后以最大的肺活量将气体呼出,直至咽喉位置感觉有痰液后将痰液排出。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体操训练,即呼吸时结合肢体运动,主要包括蹲起、迈步、抬腿、上下楼梯等。具体的训练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确定,连续干预两周时间。另外,还需要借助扩充器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卧位,呼气之后口含住训练器的喉嘴,然后指导患者吸气,达最大肺活量,每次训练10min,每天训练三次。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肺功能指标各计量数据以(±s)的方式进行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其间的差异性;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表示为%,比较其间的差异性行卡方验证。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1知,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获得更加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

时间

FEV(L)

PEF(L/s)

FEV/FVC(%)

对照组

39

护理前

1.65±0.37

4.24±0.14

54.53±5.12

护理后

1.73±0.28

5.23±0.25

56.62±6.23

观察组

39

护理前

1.66±0.39

4.32±0.36

55.41±5.14

护理后

2.23±0.41*&

6.64±0.67*&

68.72±6.15*&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肺不张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发生率

对照组

39

1

3

2

6(15.38)

观察组

39

0

1

0

1(2.56)

X2

8.954

P

<0.05

3讨论

临床实践发现,对于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以及肺部感染等症状,导致预后不理想[2]。而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肺功能,帮助患者在手术之后更好的进行康复锻炼[3]。我院对患者实施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取得不错效果,分析原因如下:在呼吸锻炼专项训练中,腹式呼吸训练是重要的训练内容,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腹部用力呼气训练,从而提高患者肺泡的通气量、换气量,并提高气道内压,有助于肺泡中的气体排空,从而有效缓解患者气体分布不均的状态,提高患者肺功能[4]。并且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肺组织血流关注量,这对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另外,采用扩充训练器对患者进行训练,可以让患者提前适应手术之后的呼吸方式,从而有利于患者在手术之后尽早尽快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6]

研究发现,采用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将呼吸锻炼专项训练用于肺癌手术患者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玉贞,陈梅贞,张玉惠,等. 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改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效果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8,40(3):166-167.

[2]黄玉贤,张有为. 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训练器与腹式呼吸锻炼效果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17,32(4):29-31.

[3]沈灵姿,郭海谢,叶敏华. 呼吸训练器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81-84.

[4]周婷,刘瑶. 引导呼吸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教育,2021,18(10):930-934.

[5]王秋萍,俞明娜. 多元化健康指导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9,26(7):889-892.

[6]徐威宁,孙琳. 呼吸锻炼专项训练在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婚育与健康,2022,28(2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