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交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大数据在交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张明霞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2009年起,为了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压力,增强城市道路交通科技管理手段,以“科技交通”为指导思想,交通管理部门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实施了城市道路智慧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智慧交通发展,许多技术和应用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但在发展“大数据+”应用的政策指导下,结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进程,当前对通过大数据应用来加强交通运输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深化综合运输协调机制、提升辅助决策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交通;技术变革;数据资源

引言

在每个特定区域中,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会直接影响经济情况。因此,各城市都应重视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投入,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共同建设智慧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助力。

1大数据的概念与特点

1.1大数据概述

数据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海量数据给数据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远远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1.2大数据的特点

(1)海量数据规模:大数据收集、存储、计算的数据规模非常大。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用互联网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数据的来源也越来越多,导致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2)数据流快大数据不仅增长快,而且处理速度快,时效性强。在信息时代,人已经成为网络的核心,每个人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数据。这些数据被政府、互联网公司、银行、电信运营商等相应机构收集,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系统,为了保证其及时性和高价值,必须对大数据进行快速处理。(3)数据类型多样化:大数据的种类和来源多样化,数据的多样性给数据处理带来了挑战。从数据结构上看,大数据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从数据类型上看,大数据可以分为文本大数据、音频大数据、图像大数据、视频大数据等。(4)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价值密度相对较低。数据的值密度与数据的大小呈负相关,数据的大小越大,数据的值密度越低。大数据的最大价值在于从大量低价值密度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

2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参考专家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发现,目前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相关工作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明显存在偏差,而且不够系统。部分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信息化建设等同于“上网办公”,认知方面的偏差会影响交通管理资源的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除此之外,因为实践经验匮乏,工作人员仅为了完成上级的安排和政绩要求,信息化建设过程显得较为盲目,新型科学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国内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是没有制定统一性的标准和规范。各省市信息资源依然相互独立,并未进行整体规划,信息资源开发程度有待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较低,共享性不足。交通管理信息网络还未实现互联互通,各部门较为分散且各自为政。高素质的人才。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交通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高素质人才能进一步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促进交通领域的发展。但通过了解实际情况发现,目前交通信息管理建设方面高素质人才明显不足,相关单位对已有的人才也并未展开相应的培训,行业内人员离职率整体较高,大量管理人才流失,这导致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3智慧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对措施

3.1实施统一规划

无论是领导还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应紧跟时代潮流,明确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正确看待交通信息化建设,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纠正不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策略,重视科技在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统一规划。在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需实事求是,根据当前的交通发展现状,以确保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和兼容性为基础,选择最佳软硬件,尽可能满足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在选择软硬件设备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先进原则以及使用原则,明确系统规划后制定分步实施计划,以实际情况为前提,尽可能量力而行,从而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增强交通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3.2推进数据标准化

交通系统涉及货运、客运、海事、航道、公路等多个方面,覆盖范围广,同时与公安、气象、水利等其他部门交叉也较深,为解决交通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标准不统一问题,应当由市级层面出台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发布数据标准化措施,规范交通各系统平台甚至是全市所有信息平台的统一化布局。

3.3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障

在打造智慧交通信息网络系统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者需严格遵守国家提出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并结合行业情况转变自身的认知,正确看待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打造安全保密体系,促进内外网的分离,强化安全保障。同时要合理使用数据备份,强化身份认证等,最大程度保证交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首先,应建立信息安全体系,提高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质量,防止因为工作人员操作过程出现失误而造成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转,这会影响交管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国家需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规定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各单位和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共同促进智慧交通管理信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3.4保障数据真实度

对交通大数据的利用在于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从而提炼出有效的信息进行总结、预测以及决策。只有在交通大数据的真实度足够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使用错误数据得出的总结、预测以及决策不仅是无价值的,更有可能因此而造成损失与危害。同时在对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时,应当加强数据之间的审核,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剔除失真数据,或是将失真数据通过处理得到真实度可靠的数据。此外,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减少在交通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人为干扰,也能降低交通数据因人为因素带来的数据失真风险。

3.5完善考核制度

为了实现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对于各级交管机构而言,必须积极参与建设过程中,并完善考核制度。针对信息化建设成效突出的单位和部门,有必要及时嘉奖,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帮助其分析原因,纠正问题的同时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以此产生威慑作用,鼓励更多的城市投身于交通信息化建设过程。此外,还应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考核体系之中引入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使其任务紧迫感更强烈,促进交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大数据作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将进一步助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发挥城市交通效能。交通大数据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性高的工程项目,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通力协助。以交通大数据的来源及使用特点入手,通过结合现阶段大数据应用的实际,就如何提高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的协同共享,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刘玲.交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2019,No.307(07):136.

[2]肖强.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3):170-171.

[3]宋伟东,祖琪.辽宁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6):18-22.

[4]李凯,陈垦,范庸等.交通数据可视化技术探析[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9,No.232(06):128-129+133.

[5].《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赠阅申请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9(S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