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

梁青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市401520

摘要:时代在改变,能平视世界的年轻人也在改变,思政教育也要相应改变。“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基本遵循,以问题为导向,举全校之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一线教学为根本,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以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真正将“三全育人”理念内化到全校教职工观念之中,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平视世界的一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1“三全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育人为中心,重点在“全”上下功夫,体现高校育人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人尽责的工作思路。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育人新模式、新体系,营造育人新生态、新格局。

全员育人指的是高校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以外,承担育人职责的主体还包括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教职员工,都有育人职责。各部门应认真梳理该职能部门与学生受教育、管理、服务之间关系,充分挖掘其岗位育人因素,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集体联动,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为思政大格局构建基础。全过程育人指的是包括从招生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社会,从群体到个体,从教材到环境,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国民教育各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指的是努力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多途径、多渠道、立体化的育人格局。

2“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措施

2.1创建网络教育平台

各个高校可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平台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学校在构建校内网络教育平台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热爱。网络平台的创建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创建咨询和服务的模块,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并能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咨询教师或者其他同学,便于第一时间解除疑问,同时,教师也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有价值性的建议。其次,网络具有双面性,在开展网络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不要沉迷于网络,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认识。最后,要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自行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

2.2凝聚育人元素,整合育人资源

高校在推进“三全育人”过程中,要突破场域限制,通过挖掘各类育人元素,依托各类育人载体,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育人格局。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要注重整合育人资源,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起来,坚持知行合一,推动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统一。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中,由于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职能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的教职员工在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可以结合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等挖掘这些育人主体所具备的育人元素。通过明确各条线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捋顺彼此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中的关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题的有效衔接。育人场域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场域的渗透和适应,全面打造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占领网络育人主阵地。同时,还要加强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优势,将育人元素渗透在学生接触的各类信息的第一面,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发挥网络场域的独特育人功效。

2.3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意识,凝聚育人力量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构建“大协同”工作体系,首要是要达成协同育人的理念共识。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引导不同育人主体根据自身岗位职责、所处的环境、所掌握的资源能动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树立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育人主体方面,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一线,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道德品质。

2.4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原则。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的角色。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影响下,要确保学生在教育的全过程中都能得到引领。其次,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成应当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过程性评价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要确保学生已经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最后,要注重师生互评,过程性评价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以思政工作者互评的方式进行开展,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出现,要将学生也作为一个评价的主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果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偏差,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正确的指引。

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推进“三全育人”思政工作大格局的构建,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地落实,唱响育人最强音,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守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

[2]叶佳.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9(15)

[3]荀振芳.高校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理论审思[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