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策略思考

张欣,田芳雯 刘亚魁

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清水河县水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1600

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人民政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1600

摘要: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恶化趋势,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形势严峻,除了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构成威胁外,还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弥勒市小塘小流域内坡耕地展开详细分析,明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策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管理策略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国家经济水平稳步提升,群众生活状态变化明显,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值得关注,应该正视多种生产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长远发展【1】。水土流失是干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坡耕地则是其主要的发源地,需要结合区域情况加以分析,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完善管理方案,使得坡耕地水土流失得以有效控制。

一、项目概况

小塘小流域内坡耕地面积为245.59hm2(红石岩片区85.52hm2,大麻塘片区75.01hm2,白塘子片区85.0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0%。占耕地面积的81.22%。项目区为岩溶区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石漠化。虽然该项目坡度集中在5-15°,但是由于耕种坡面长,排水系统不完善,坡面出现明显的侵蚀沟,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本身比较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癌症,“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意义

在该项目中,石漠化问题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坡耕地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无任何灌溉措施,以至于降低了土壤肥力,实际产出率受到影响【2】。在该流域中,人均收入偏低,低于最低贫困线的建档立卡户共计105户,共427人,占总户数的28%,占总人口的25.3%,这就使得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的脱贫致富目标,也能改善群众的生活状态,避免出现其他的安全隐患。弥勒市小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属于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行动,也是全国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总体实施方案的需要,对于推动相关区域的长远建设意义重大,可以更好的规划及完善战略体系。当该项目落实后,可以优化农民生产条件,促使着土地肥力有所提升,强化产出率,改善水资源不匹配的情况,提高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的稳步调整。此外,还可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固基础,创造更为理想的条件。

三、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现状

结合该项目分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拥有了相对理想的支撑条件,但是实际建设环节还是反映出不足之处,如水土保持措施推广不到位、缺乏可靠的耕作系统和水土保持方案等,均能影响到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效果,甚至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需对相应的问题展开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保证具体工作的成效体现出来。

(一)水土保持措施推广不到位

考虑到坡耕地的特殊情况,所以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要求,还要通过适当的方案进行推广,以保证具体工作稳步推进,取得相对显著地效果。但是目前来说,该项目中并未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大力推广,以至于始终沿用着传统手段,这对水土保持非常不利,甚至阻碍了综合治理工作的进行【3】

(二)缺少水土保持和耕作系统

为将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及时处理,除了要结合技术手段详细分析外,还要在治理环节关注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结合多个角度详细判断,促使着建设工程全面强化,打造出完整的治理体系。水土流失治理阶段,该项目中不具备完善的水土保持与耕作系统,以至于实际的进展并不顺利,存在着诸多隐患和问题。

(三)水平梯田工程建设问题

在该项目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中,因水平梯田工程建设存在着不当之处,甚至反映出诸多隐患,使得水土保持的效果不佳,反映出更多问题。基于坡耕地水平梯田的建设情况,可以了解到部分项目并未结合需求加以落实,这就使得整体实践效果不够理想,无法推动后续各项活动的前进。某些水平梯田的土地资源面积较多,但收益并不尽人意,因此干扰了接受度,阻碍了后续运行。还有些水平梯田中虽然保留了表土,但是回填工作中的分配不均,未能灵活使用深翻技术和增肥改土方案,最终阻碍了水平梯田的使用效果,使其无法从最大限度上发挥保土增产的效果,影响到群众收益水平。

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策略

(一)完善管理机构

弥勒市、镇(乡)各级政府针对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同时制定出各种措施予以支持,成立了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还要详细分析整体进度,结合项目区域的自然状态等加以判断,促使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果达到最佳,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弥勒市水土保持机制趋向完善,需进一步注入科技力量,让工作基础更为稳固。

(二)植被覆盖措施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需要关注植被措施的应用效果,由于实际的覆盖范围有限,还需根据具体的标准加以判断,由此让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得以解决。在该项目中,应该依照地表情况种植特殊植物,因地制宜的完善植被种植方案,促使着种植效果充分体现,保障后续的整体规划效果【4】。与此同时,也要分析植被种植环节对于原有植被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根据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状况,实现多措并举,保障水土保持效果更佳,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质量。

(三)强化工程控制力度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需要分析坡耕地的实际情况,要灵活选用坡面水系工程,使其发挥出一定的价值。一般来说,在坡耕地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时,还要考虑水系混乱的状态,若是可以提升控制实效,则能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降低整体的负面影响。坡面水系工程的相关人员要将坡面径流加以改变,使其符合具体的区域特点,以展示出利用效果。首先,要科学设置沉沙驰等,分段拦截坡面径流,以免坡耕地受到严重影响,产生严重的后果。还要通过具体方案强化土壤肥力,使得坡耕地农业稳步前进,保障经济效益成果更加显著。

(四)坡改梯管理

在该项目中,可以清楚了解坡改梯的面积,其一般是交由承包户自己管护,主张不可随意更改面积和土埂的高度,或者是采用人为操作的方式将田埂挖除,否则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在梯地地埂未稳定之前,或者是经过暴雨的冲刷之后,需要及时的检查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着倒塌以及沉陷等情况,根据具体需求加以修整,避免引发水土流失现象。表土层较薄的梯田,挖土部位的底土(母质)应挖深0.3m以上,使得活土层厚度明显提升,加速土壤熟化,给作物生长创造理想条件。项目区中的各个区域可以使用配方肥,增加有机肥规划种植经济作物【5】。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能够强化经济效益水平,也能开展培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经营目标。

结束语

总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是我国民生工程中的一种村民们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的工程模式,其优势显著,是村民们自主投入管理的创新实践、探索,在该模式下可以有效激发村民们的兴趣和动力,可以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创新思路和方法、优化流程,以此有效减低建设成本,提高效益,最终确保该工程顺利建成。

参考文献

[1] 李发鹏, 孙嘉, 杨研. 两手发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于贵州与重庆的典型案例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 2021(2):4.

[2] 李勇, 付磊. 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措施与对策建议[J]. 中国水利, 20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