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3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文莲 陈元英,杜翀,通讯作者:黄少容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汕头, 510141

【摘要】目的:分析在食管癌患者中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选择,共计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应用术后常规护理,对比术后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护理前后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结果: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对比对照组均较短,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低于对照组,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应用在食管癌患者当中,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使患者机体营养功能改善。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营养指标;快速康复护理;

食管癌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目前,手术治疗属于食管癌最为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消化系统结构相对复杂,手术难度大[1-2]。同时,由于患者恢复慢,手术创伤大,会对于术后并发症产生严重影响,针对于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营养不良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80%,术后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饮食过渡期有关,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营养不良的状况主要是来自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IgA、ALB、PALB、IgG)各个指标低下,则说明营养缺乏,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营养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营养的问题,从而能有效地干预后进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核心为针对于患者为手术期采取加速康复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全方位角度恢复,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本次对于我院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联合肠内营养应用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6-2022.12期间,共计食管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排除基础病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②已被确诊为食管癌并具备手术指征者;排除标准:排除患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试验组,男患者50例,女患者40例,年龄45-77岁,平均65.91±1.23岁;对照组,男患者51例,女患者39例,年龄44-78岁,平均65.85±1.32岁,剔除标准:中途退出调查者,针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对,两组为P>0.05,则分组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①术前戒烟、戒酒。②有效的咳嗽、咳痰及腹式深呼吸锻炼或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锻炼。③加强口腔清洁和护理。④术前前一晚禁食禁饮八小时。⑤锻炼床上二便。⑥每周检测体重。⑦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术前准备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的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让患者能够快速的康复。

试验组为患者结合快速康复护理:1)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护理人员应利用健康手册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针对于护理内容可能产生的问题结合相应干预措施。②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应避免大量食用不易消化、过硬的食物,为患者结合心理疏导对患者内心顾虑进行了解,同时,积极安抚内心紧张情绪,避免术中过度紧张,无法积极配合。同时,为患者进行既往成功病例讲解,使患者提高疾病康复信心。③术后护理:术后床头建立患者个人系统健康宣教路径表和防脱管评估表,加强术后全程宣教和全程评估。术后体位宣教:取去枕平卧位,告知不可垫枕头,以免呕吐误吸。饮食宣教:手术当天不可进食包括水,除非医护人员有特殊交代。吸氧宣教:告知家属床头吸氧装置已开放,患者术后未清醒时不可添加氧气湿化水,以免湿化水进入气道,导致误吸呛咳等。镇痛宣教:告知家属镇痛泵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过度疼痛时可报告医护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管道护理:详细介绍各种管道的名称及作用。强调除了尿液需要由家属倒掉之外,其他管道皆由护士处理,尤其是胸瓶里面的液体切记不可倒掉,否则会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气胸。所有管道不可牵拉,不可折曲,保持固定,确保引流通畅。因患者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家属应注意病患者无意识拔掉身上的管道,必要时用手套或约束带约束患者上肢,确保管道安全,避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5]。陪护、探视宣教。病房空间有限,为保障空气流通,提供安静环境予患者休息,应合理安排轮流陪护,避免聚集。④康复护理:患者回到病房后家属或护工应进行四肢按摩,麻醉清醒后依据患者的情况,鼓励患者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向患者强调早期活动锻炼的重要意义说明,并为其结合康复指导,循序渐进地为其进行下床活动以及站立活动,预防错误信息诱发意外。术后第一天开始指导患者勤翻身,2h更换一次体位,预防压疮。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每天坚持至少两次的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锻炼,并有效拍背咳嗽、排痰,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因患者术后身上管道较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一份非计划性拔管方案,评估患者术后留置各管道的不适和重要性,多倾听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能尽快解决不适,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应注重加强肠内营养干预,主要方法为护理人员首先针对于患者结合整体情况评估,并进行肠内营养方案制定,遵医嘱予鼻饲肠内营养液或肠内营养粉等。术后常规肛门排气后遵医嘱予指导鼻饲流质,第一次鼻饲清流先少量推注,可以先鼻饲管推注100ml-150ml/次,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或者腹泻的表现,没有异常就可以正常鼻饲。鼻饲后第二天无异常可鼻饲流质,白天2小时鼻饲一次,最多200ml/次,鼻饲速度需缓慢推注,夜间患者休息可不必鼻饲。如患者合并糖尿病应监测其血糖水平,适当应用胰岛素及药物干预。

1.3研究工具:

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

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及年龄。营养风险最终评分标准:①表格总分7分,在疾病评分及营养状态评分中,各项评分取最高分作为该项评分。②分数≥3分:说明患者存在风险营养,需要结合临床要求制定营养支持计划。③分数<3分:则一周后重新筛查一次。

1.4观察指标

护理研究指标:术后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护理前后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

1.5统计学方法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干预采取SPSS23.0系统分析,术后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护理前后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应用()表示,t进行指标检验,对比获得P<0.05,则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比对

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比对;h

组别

首次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禁食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对照组(n=90)

65.24±1.93

50.24±2.61

12.63±2.72

65.21±2.62

试验组(n=90)

44.93±1.45

30.67±1.55

8.61±2.52

48.45±2.44

t值

79.8166

61.1608

10.2852

44.410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试验组、对照组护理前后机体营养指标比较

护理前,试验组护理前后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对比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与对照组比较,有对比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康复组、参比组护理前后机体营养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

IgA(g/L)

ALB(g/L)

PALB(mg/L)

IgG(g/L)

对照组

护理前

2.22±0.45

35.42±1.33

245.43±1.37

11.21±0.32

(n=90)

护理后

2.45±0.33

32.46±1.42

231.31±1.52

13.42±0.72

试验组

护理前

2.23±0.35

35.43±1.58

245.15±1.31

11.26±0.37

(n=90)

护理后

2.67±0.32

28.34±1.28

247.35±1.22

12.65±0.75

t/P对照组(护理前后)

3.9101/0.0000

0.0459/0.0000

65.4619/0.0000

26.6095/0.0000

t/P试验组(护理前后)

8.8019/0.0000

33.0780/0.0000

11.6590/0.0000

15.7678/0.0000

t/P组间值(护理后)

4.5404/0.0000

20.4449/0.0000

78.0732/0.0000

7.0261/0.0000

  1. 讨论

近几年,食管癌发病率逐年提高,临床一般采用放疗、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受到疾病影响,其营养摄入量较低,进食量少。同时,由于肿瘤疾病不断消耗会导致患者产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患者相比正常患者更容易产生术后吻合口瘘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营养支持属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术后营养首选结合肠内营养可在术后为患者尽早进行肠内营养管理,使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同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但术后患者容易产生内环境紊乱,对其患者肠内营养实施造成影响,部分患者容易产生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医护人员为其采取相应措施,但仍然存在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发症。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由于外科手术治疗产生的应激反应减少,并降低术后风险事件发生,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4]。本次对于我院食管癌患者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其中食管癌患病率主要为老年人,这些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胃肠功能降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由于老年患者依从性差、自身配合度不高,大部分家属患者缺乏手术支持,会对于手术效果存在怀疑态度。快速康复理念当中,注重患者的身体疼痛管理。同时,强调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能够结合心理疏导,并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向患者结合术后康复锻炼以及饮食讲解,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整体配合度。传统术前肠道准备要求患者术前禁食,但禁食时间注重严格把控,禁食时间过长会引发患者增加痛苦,使其肠道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出现,禁食时间过短会导致肠道准备不够充分,对手术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积极鼓励患者术后在身体条件允许下早期下床锻炼,使其胃肠蠕动速度加快。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术后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相应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避免患者由于疼痛阻碍下床锻炼。同时,营养液的应用方法以及营养价值高可有效刺激肠道,更有利于符合人体的生理功能,满足患者机体对于营养的整体需求,会对于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积极维持肠道酸碱平衡,使肠道内菌群失调情况发生概率降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使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由于肠粘膜细胞在营养液的作用下不断繁殖生长,更有利于促进粘膜修复,并维持改善肠粘膜的整体细胞功能,由于鼻饲管的进食方式一般与患者饮食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患者容易产生营养不耐受。管床护士实施向患者进行强调肠内营养制剂的整体耐受性,使患者能够积极接受肠内营养方案,并全面应对肠内营养后的整体胃肠道不适感,使其个人利益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研究显示,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对比对照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护理前,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与对照组相近(P>0.05),护理后,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IgA、ALB、PALB、IgG)相比对照组有意义(P<0.05)。

综上,在食管癌患者当中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钟燕清,梁和彩,伍淑儿.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行胃食管早癌内镜下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22,46(03):336-338.

[2]胡敏,崔苗,马家驰.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在胃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6):42-44.

[3]李浩. 肠内营养对胃食管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2):150-152.

[4]张缜,徐延昭,张月峰,等.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饮食及消化功能的回顾性研究[J]. 河北医药,2018,40(17):2711-2714.

[5]刘丽娟.胸外术后患者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 (2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