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华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719000

摘要: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泼尼龙组和环磷酰胺组,各37例。甲泼尼龙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环磷酰胺组在甲泼尼龙组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环磷酰胺组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甲泼尼龙组的70.27%(χ2=4.097,P=0.043)。2组治疗1年后SCr、BUN、β2-MG及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血清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环磷酰胺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甲泼尼龙组(P<0.01)。2组治疗1年后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环磷酰胺组较甲泼尼龙组低(P<0.01)。环磷酰胺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2%,与甲泼尼龙组的5.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1,P=0.261)。结论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环磷酰胺冲击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

引言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患有肾病的人大约有350多万,患有肾病的人如不及时得到治疗大概率会转化为慢性肾病,严重者容易转化为尿毒症,且有许多成年人的肾病都是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患病期间会出现营养不良、皮肤干燥、发育迟缓等状况。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复杂,随着大多数人在饮食上不规律的表现使肾病综合征逐渐高发,部分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病情反复以及对药物产生依赖的情况。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在近代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泼尼龙组和环磷酰胺组,各37例。甲泼尼龙组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5~67(34.95±5.37)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0.79±0.23)年。环磷酰胺组中男28例,女9例;年龄24~66(35.42±5.21)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0.81±0.24)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0007,规格:40mg)15~20mg/kg+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药物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mg/d,持续用药3d,每3d为1个疗程,每疗程中间间隔7d,在疗程间给予甲泼尼龙片(PfizerItaliaS.r.l.生产,国药准字H20150245,规格:4mg)0.4mg/kg,口服,1次/d,共用药8周逐渐减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将10mg环磷酰胺加入1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2w进行一次治疗,积累量不超过120mg,治疗3d内增加饮水量,增加排尿次数,以减少环磷酰胺对于膀胱的刺激。每周定时检查患者尿常规以及肾功能。观察患者用药过后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1)肾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以3500r/min进行离心处理10min,分离血清置于试管中,-20℃中冻存待检。(2)免疫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处理同(1),而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3)不良反应:统计2组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环磷酰胺组中显效12例(32.43%)、有效21例(56.76%)、无效4例(10.81%),总有效率为89.19%(33/37);甲泼尼龙组中显效6例(16.22%)、有效20例(54.05%)、无效11例(29.73%),总有效率为70.27%(26/37)。环磷酰胺组总有效率较甲泼尼龙组高(χ2=4.097,P=0.043)。

2.2肾功能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的SCr、BUN、β2-MG、Alb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年后SCr、BUN、β2-MG及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血清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环磷酰胺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甲泼尼龙组(P<0.01),见表1。

表1甲泼尼龙组与环磷酰胺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x±s)

2.3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年后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环磷酰胺组较甲泼尼龙组低(P<0.01),见表2。

表2甲泼尼龙组与环磷酰胺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s,g/L)

2.4不良反应比较

环磷酰胺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2%,与甲泼尼龙组的5.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1,P=0.261),见表3。

表3甲泼尼龙组与环磷酰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环磷酰胺作为临床上主要治疗肾病的常用药,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或者口服,再加之抗感染药进行辅助治疗。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毒性抑制剂,近些年来临床上流行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使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比常规治疗方法的治疗率更高,而且方法简单、便捷。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因使用药物剂量大,增强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加快过滤膜愈合程度,减少激素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但在环磷酰胺临床常用治疗上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所以使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间隔长短,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使用辅助性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减少环磷酰胺在膀胱中的时间,避免膀胱炎的发生,因此观察组患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治愈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磷酰胺治疗患者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良好,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减少病情复发的现象。该方法不仅便捷,用药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俊业,李乐乐,江素鑫,范红艳.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及其毒性防治[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06):449-451.

[2]涂娴.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4):151-153.

[3]黄忠,冯杰.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21+123.

[4]陈晓丽.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4):41-42.

[5]李华兵.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