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李杰尊, ,张晓燕  ,程志斌  ,吴玉桃 ,柴娟

新疆冠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841000

摘要: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是主要工作之一,人们对食品健康安全问题愈加重视。尤其是在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推广过程中,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现阶段,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食品检测技术逐渐被创新和应用,推动了食品检测的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质量,有必要对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本文分析了食品检测的特征与现状,指出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分类,并提出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建议,为进一步提升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实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现代分析仪器;食品检测;检测方法

引言

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管理还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力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严格、规范的食品安全政策,以减少频发的食品卫生问题,保证食品安全检测能与时代同步发展,保证检测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检验技术也会变得更便捷快速。在食品科学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内容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1食品检测的意义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食品工艺和食品种类不断涌现,丰富的食品种类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食品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部分食品企业为获得更高利润,盲目扩大经营范围,甚至添加劣质有害成分来降低成本,导致许多“科技”食品出现。如被曝光的“瘦肉精”火腿肠、“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咸鸭蛋和“染色”大米等,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不仅严重影响食品市场的经营秩序,也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食品检验检测可为食品有效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执法效率,有效避免存在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细节问题分析

2.1检测人员检测水平不高

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会关系到检测结果。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食品检测已经得到发展,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在培养人才这一方面还存在不足。与此同时,虽然进行食品检测工作,所应用的方法单一,这不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还难以提升食品卫生检验工作的水平。一直以来食品检验行业得不到重视,就业前景不广,发展空间不大,这种情况难以吸引到年轻优秀人才的加入。除此之外,所开展的职业培训工作显得流于形式,所训练的内容单一,与此同时,也没有全面考核培训教学成果。

2.2实验仪器试剂的影响

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和有关试剂在食品理化检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硬件基础对检测结果有着直接影响,加之仪器、试剂较多,用法用量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有人员对仪器和试剂的用法用量掌握不准确,在实际检测时出现了差错,便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在部分实验中经常会用到的萘胺盐酸盐溶剂,其对储存环境有一定要求,必须在通风环境好且阴凉的地方进行存储,避免阳光照射或受潮,否则会影响其有效性。工作人员在使用中如果发现该试剂颜色发生变化,则表示该试剂已失效,是无法使用的,必须重新配制才能保证实验准确性。目前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检测仪器的精准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准确性,然而在实际检测时,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提前校准好仪器设备的精密度,也会对食品理化检测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3应用于食品检测的现代分析仪器分类

3.1光谱分析仪器

光谱分析仪器是利用光谱分析法检测食品中的金属离子及稀有元素的含量,是对食品的分子结构进行检测的一类分析仪器。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分子、原子的光谱学理论建立的仪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普遍应用,主要包括紫外线、原子吸收光度分析法两种。可以用紫外线吸收光度分析法鉴别食品中的铁、铜、锡等微量元素离子的含量。通过紫外线吸收光度分析法分析不同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波长,在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内被电波辐射到的物质能产生特定的吸收值,即特定的吸收值对应不同的物质来检测食物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在光的照射下,通过实际参数的对照,不同原子、分子呈不同的吸收参数,对物质内原子、分子对光线的吸收程度进行分析与实验,从而得出各类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度分析法是在技术人员挖掘原子光谱规律之后掌握的一项技术。利用高感应型联合等离子体是原子光谱放射器的原理,借助等离子体对食品样本中的原子进行检测,并利用光谱差值测定食品中所含物质。此外,还可对食品中的蛋白质等组分进行检测。该技术被用于现代分析仪器中,对食品检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2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是一类分离和鉴定化学物质的方法,其原理是依据化学物质在两种介质中的不同分配系数(或其他的不同行为,如吸附、渗透等)进行检测,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检测法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的差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检测器产生的响应信号与被测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根据响应信号的大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液相色谱法是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检测过程中携带待测组分移动,常见的流动相有乙腈-水溶液、乙腈-醋酸水溶液、甲醇-水溶液等。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沸点过高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进行分析,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处理。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无需进行气化处理,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原则上都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实际工作中针对已知化合物,可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占70%~80%。液相色谱法可应用于饮品检测中,如目前市面上多种多样的饮料、乳制品,可快速检测出其中的糖、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也可以用于检测蔬菜、水果中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气相色谱法可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由于现代农业种植大量使用农药、化学肥料,导致农作物出现有机磷、硫、氮等化学成分残留,利用气相色谱法可以快速检测出残留成分;还可用于检测多环芳烃、丙烯酰胺含量,食品加工中多环芳烃污染最为严重的食品为烟熏、烧烤类,气相色谱技术可对20多种多环芳烃进行快速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对烟熏食品多环芳烃污染程度进行检测,对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亦需引入数字技术,达到有效使用与维护仪器设备的目的。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会影响到实验室食品检验的综合质量,应用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助推管理活动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继而提高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春雷,张志华,张树振,等.食品检验检测中的问题分析和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22,28(19):79-81.

[2]王鹏星,周凯.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J].食品界,2021(4):105.

[3]朱辉.浅谈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J].中国食品,2022(8):130-132.

[4]张国莹.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食品工业,2021(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