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周文妙,王丽萍

371329199312174240  371329199411051529 山东中科新锐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现阶段常用的食品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光谱法等,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能够将气相色谱与质谱2种技术的优势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在食品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时,除了要熟悉食品检测的基本操作流程外,还应重点做好样品预处理、配制标准溶液、科学设置仪器设备参数等工作,才能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精确可靠。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食品检验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种类日益增多,食品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食品安全贯通生产、流通、销售的全过程,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产品抽检是重要环节。现阶段,相关部门严格遵照要求,选取食品样品进行检验工作,明确主要物质成分、营养元素、食品添加剂情况以及食用安全性等,继而分析食品的市场前景,明确食品是否满足进入市场的质量要求与安全要求。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积极采用更先进、优良的技术,才能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既往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多应用单一的检验技术,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但检测结果缺乏可信度,不利于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今食品检验主张联合应用检测技术。例如,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的有效联合使用可提升检测技术的性能与价值,有效弥补单一检测技术的缺陷,提升检测效率,更快、更好地完成食品检验工作。

1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质联用仪(GC-MS)是指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合起来使用的仪器,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既能定性又能定量,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同时具有气相色谱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优点。气相色谱—质谱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广泛,同时在检测塑化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分析

气相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高效分离,从而获得单一的组分;质谱是一种谱学方法,用于对化合物的鉴定。在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就是将2种技术结合,对检测的食品样品进行分离后得到单一组分,然后送入质谱仪离子源进行电离处理,使物质变为离子,再使用质谱检测仪对离子进行测定,最终结果以质谱信号的形式传送给计算机,由计算机完成分析后输出定量的分析结果。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食品检测,能最大程度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保证最终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可靠。

3应用特点

在食品检验中,相较于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或气相质谱检测技术单一应用的效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可有效弥补单一检测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还可充分发挥该技术独有的超强定性能力及高分离效率。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检测技术用于食品检验可获得非常显著的优势,包含以下3点。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可满足质谱分析单一性样品的实际需求,还可简化样本制备、转移等多项烦琐过程,有效提升技术应用效率。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保留时间等多种信息,检验信息丰富全面,有利于食品质量判定。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技术水平日益升高,呈计算机化发展、自动控制化发展及智能化发展;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可进一步提升技术应用效能;还可简化技术检测操作环节,让食品检验逐步自动化;还可让食品检验操作难度下降,促使食品检验常态化,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4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般而言,大型和专业化的食品加工企业都有合法的证书,他们的生产往往比较规范,食品的安全风险也比较低。但是,一些规模较小、检查管理不到位的小作坊,有的甚至是非法经营,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些小作坊常常隐藏在经济落后、监管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其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些小作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为此,我国一直在健全有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和制度,加大监管力度,采取严格的监管方式,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超标,以及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过高。因此,在食品检验中,要特别加强对添加剂、微生物等的监测,以达到规范食品安全的目的。对于食品生产厂家,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标准,而食品检测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每一家公司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食品检测部门的权威信息有三个方面。①食品检验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能够根据试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②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后,应出具检验报告,以检验结果来判定产品是否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以数据为依据,确定是否合格。③食品生产厂家依据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对有关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品质,使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

5.1检测食品农药残留

食品农药残留主要指在食物原料种植过程中使用了过量的农药或者未遵守休药期的要求,导致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超出了国家及相关标准的规定。我国主要的食品农药残留包含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类别的残留。积极进行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分析农作物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国家标准明确指出,黄瓜、生菜、苹果等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应控制在0.02~0.20μg·g-1。欧盟国家对食品中的有机氯、有机磷等多种农药残留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农药最大残留限定值为0.01μg·g-1。但因为检测样本基质具备复杂性这一特点,采用普通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并不能准确检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较高,可明确农作物中的有机氯以及有机磷等多种农药残留量。

5.2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运用

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观感及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通常会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各式各样的添加剂。例如,加入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食品的氧化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增稠剂或乳化剂,能够明显改善食品的口感;加入着色剂则能够改变食品的颜色。但是,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食品检测中需要分析食品添加剂的成分及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能够准确测出具体成分和含量,然后对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即可判定该食品所用添加剂是否超标。例如,由于保质期较短,烘焙类食品会使用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而为了提升食品的色泽与口感,又会使用着色剂、乳化剂等添加剂,因此烘焙类食品经常出现添加剂超标的情况。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推动了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通过食品检测,能够获取第一手食品安全数据资料,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及隐患,全面把控食品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东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783-784.

[2]牟钰,吴楠,孔鲁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有效应用[J].食品界,2019(2):121.

[3]郭灵飞,庞阿倩,张迎春,等.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19(12):11.

[4]尹文婷,师瑞,马雪停,等.葵花籽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21,46(1):42-47.

[5]张亭妍,王宏雁,刘钟栋.酵母和酵子馒头的感官及风味物质GC-MS分析[J].中国酿造,2020,39(6):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