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

于泽

盘锦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辽宁盘锦124013

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诊断梅毒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疑似梅毒患者78例为分析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验操作均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参照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结果,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93.24%、75%、92.3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82.43%、50%、80.77%,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检验中,相较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而言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值得关注推行。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灵敏度

梅毒作为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性观念的改变,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分析发现,梅毒的早期检出,是控制疾病传播和危害的关键途径。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是临床常用的梅毒检验方法,前者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检验对象为抗心磷脂抗体,后者为特异性抗体检测,检验对象为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均具有良好的检验价值[2]。本文为探究梅毒检验的更有效方法,特选择疑似梅毒的60例患者展开分析,进一步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梅毒检验效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疑似梅毒患者78例展开具体分析,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标准:①生殖器存在无痛性溃疡软骨样硬结;②RPR检验结果为阳性;③未合并其他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④基础资料完整,无隐瞒、虚假;⑤本人认可实验,自愿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患有凝血异常或其他血液性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或患有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中途退出实验者。分析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人数48例、女性人数30例,年龄指标最大值62岁,最小值32岁,平均年龄(47.15±9.17)岁。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验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在检查当日保持空腹。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借助专用试管进行5ml肘静脉血液的采集。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率设置为1分钟3000r,半径设置为25cm,离心时间为10分钟。待离心结束后,将血清分离后置放于-20℃的冰箱环境中保存备用。①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及配套试剂均来源于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浙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379号),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于反应孔板上置入100μL的标本稀释液和10μL的备用血清,将其置入37℃的环境下进行为期30分钟的孵育。随后,借助洗涤液进行5次反应孔板洗涤后予以拍干,每孔内增加底物液,再次将反应孔板置入37℃环境下进行15分钟孵育,结束后在每个孔内置入50μL的底物液,终止反应。借助酶标仪进行波长450mm位置处的光密度值测定。其中S/CO值在1.0及以上的为阳性,在1.0以下的为阴性。②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试剂盒及配套试剂均来源于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械注准20152401292),检验操作完全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将备用血清50μL均匀置入卡片圈中,将1滴抗原液体置入试剂盒孔中,进行立体脱色摇床,以及卡片的离心震荡,等待8分钟后借助显微镜观察。如若存在凝集现象则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1.3观察指标

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及效能。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选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借助t检验分析组间的计量资料,以均值表示;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93.24%、75%、92.3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82.43%、50%、80.77%,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P<0.05,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两种检验方式结果(n,%)

检验方式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阳性

阴性

合计

酶联免疫吸附法

阳性

69

1

70

阴性

5

3

8

合计

74

4

78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阳性

61

2

63

阴性

13

2

15

合计

74

4

78

表2 两种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析(n,%)

检验方式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

93.24(69/74)

75.00(3/4)

92.31(72/78)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82.43(61/74)

50.00(2/4)

80.77(63/78)

2

4.048

0.533

4.457

P

0.044

0.465

0.035

3 讨论

梅毒作为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在病情发展中可向人体各器官组织入侵,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分析发现,采取手段早期全面地筛查出梅毒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疾病传播和危害的关键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梅毒可侵犯人体各个器官,导致其临床症状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临床诊断难度,使梅毒检出率较低。同时,由于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使得梅毒缺乏直接的诊断方式,也是导致其检出率低的重要原因。此外,梅毒检验的成本高,基层医疗机构或服务点的检测试剂盒有限,导致多数人口无法获得性传播感染的可靠诊断检测,也进一步降低了梅毒检出率[3]。在此情况下,掌握梅毒的临床症状,并进一步探究和比较不同检测方式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对辨别和诊断梅毒十分有益。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梅毒诊断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筛查方法,其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作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是一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结果相对准确可靠。但由于此种方式的检测对象为患者血清中产生的心磷脂抗体,并非梅毒螺旋体自身抗体,决定了该方法导致假阳性的局限性,抗原容易与其他的非特异性抗体产生交叉反应,从而增加漏误诊风险,特异度不佳[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相较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而言,是一种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检验对象为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高灵敏性、快速简便等优点,也是梅毒检验的常用方法[5]。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检验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使用价值。当然,梅毒的表达复杂,除依据化验结果外,更重要的依据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以及详细的体查。综合分析后慎重作出判断,才能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

综上所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诊断梅毒的灵敏度及准确度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行。

参考文献:

[1] 李春树.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9):98-99.

[2] 吴晓燕,蓝蔚蔚,谭晓霞,等.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价值对比[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34(5):577,579.

[3] 宋胜伟,曾茜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价值[J]. 医疗装备,2020,33(11):66-67.

[4] 周占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在各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9,26(5):582-584.

[5]陈昱文,谢欢. ELISA法与TRUST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作用[J]. 智慧健康,2022,8(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