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模式探索

吴晓芳

日照市特种设备检验科学研究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特种设备监管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庞大的数据资源,如何利用多种手段把这些资源转变成有价值的成果,并用于指导特种设备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

引言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法规标准是国家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化建设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和引领性作用。《纲要》中提出了各行各业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要通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加强标准实施应用,完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1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现状

1)很多检验机构均未建立与自身业务相对应的标准体系表。对企业自身在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是很清晰。制定的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无法很好地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导致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体发展战略支持力度不够。2)检验机构检验业务多样化,导致法规标准的量大面广。检验机构主要业务包含八大类特种设备,细分有上百种。每类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维修等法规标准并不相同,导致整体涉及法规标准基数大、涉及面广,收集相关法规标准相对困难。

2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模式

2.1检验管理体系标准化

相关检验机构要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方面的质量管理要求与规定,本着因地制宜,持续改进的原则,紧密结合自身的检验工作实际情况来构建配套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然后要将其贯彻落实于特种设备检验的整个实践当中,保证全体检验人员都可以对管理体系的内容形成深刻认知,了解检验工作开展的要点、注意事项等。而借助这种专业化管理体系构建,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检验机构本身的工作范围、工作能力以及检验合理性等。或者说,构建的这种面向于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本身是指导检验机构工作人员开展检验工作的基本制度与规范,避免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依据与规范而出现违规或者其他不合理操作行为,保证更好提高检测工作实效性。

2.2设备仪器管理标准化

在特种设备检验实践中,检验仪器与设备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保证检验活动高效开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科学构建面向于检验仪器与设备管理的标准化作业全流程,保证可以有效地管控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与设备的配备、采购、质检、存储管理、运输、校准、维护、运用以及报废等各项工作。如果检验的仪器与设备本身符合规定要求,并且质量达标,符合检验指标的相应要求及规定,那么可以将它们应用于特种设备检验实践当中。但是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认真校准和鉴定它们的质量与性能,确保可以满足检验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那些存在校准需求或检定需求的检验仪器与设备,要借助恰当的标识来对它们现阶段的校准或检定状态进行标识。针对那些影响检测结果的仪器、设备或软件,也要注意相应地粘贴唯一性的指示标识,以及构建专门的档案来保证整个设备仪器管理活动高效地开展。设备、仪器应确保其性能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必要时采购人员应到厂家进行现场考察、监督、装箱。应购买有制造资质的厂家生产的计量仪器、工具和标准物质(参考标准)。设备仪器、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参考标准)到货后,按合同、说明书或装箱清单检查验收。如发现有缺件或损坏,由负责采购人员及时向供应商索要或退换,直到完全符合合同要求。计量设备仪器、工具在验收时应检查有无计量授权单位检定合格证书。标准物质(参考标准)必须有证。设备仪器使用、保管人员负责调试、校准,确保满足技术要求后,填写设备仪器验收单。经验收合格的设备仪器、工具、标准物质(参考标准),由设备管理员分别建立台帐。设备管理员应逐台建立所管设备仪器的档案,认真填写设备仪器档案记录,设备仪器和计量器具、标准物质(参考标准)编号方法原则上要求统一,并具有唯一性。设备仪器一经编号,不再更改。若设备仪器调出或报废发生空号时,不需用新增设备仪器填补空号;新增设备仪器用新增编号,对附属配件不另编号;可在主机编号上附加编号,并以“-”与主机编号分开。计量设备仪器、工具在投入工作前应进行检定(校准)、核查,以确保其达到要求的精确度,并符合相应检验检测规范要求,满足检验检测需要。有检定(校准)要求的检验检测设备,应当使用检定(校准)标识表明其检定(校准)状态。检定(校准)记录或状态要附加或载入检测原始记录归档保存。

2.3特种设备相控阵超声检测监督检验方法

相控阵超声的检测人员应该符合NB/T47013.15-2021第4章的规定,即相控阵超声波的检测人员在从事相应资格等级规定的检测工作并且承担了相应的技术责任之前,应当具备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专用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第二级资格;对于原材料、压缩元件与简单几何形状的铁素体钢对接接头进行了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金属材料、焊接、热处理等基础知识。监检员在审查相控阵超声报告时,检查仪器的原始设置记录,并且提取了多张图纸,以便与过程或者操作说明书当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了比较。查看地图集时请注意:(1)分析检测数据的有效性评价。在分析测试数据之前,应该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数据至少应该符合下列的要求:①采集的数据量应该满足焊缝长度检测的要求;②数据的丢失不得超过扫描长度的5%,并且禁止连续数据的丢失;③扫描图像中的耦合长度不得超过总扫描长度的5%,单次扫描中的耦合长度不得超过2毫米。(2)数据丢失应该控制(适当放宽对T接头数据丢失的检查,根据当前的情况,让数据直接,不丢失是不现实的)。(3)地图集中数据中的连续扫描,不在本地返回。(4)灵敏度不应该过高或者过低,应该符合标准的要求。(5)恢复部分的数据扫描图像应该与原始扫描的图像进行比较,使恢复图像的评价更加真实与准确。(6)相控阵超声检测对缺陷的性质判别比常规超声检测更准确,在焊接接头相控阵检测中,缺陷的性质判别主要考虑焊接方法、缺陷的方向性、波幅,以及在焊接接头中的位置,再结合A扫描中缺陷的动态和静态波形。缺陷的性质可以分为未焊透、未熔合、裂纹、气孔与夹渣等。

结语

总之,当前,针对各个竞争主体技术条件参差不齐、综合能力差异性大的现状,要提高特检的整体社会化水平,就必须对各个机构进行资源整合,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服务集团化发展,发挥专业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集团化优势。总而言之,要逐步形成核心能力强大、有国际竞争力的特种设备检验集团,改革就要不断提升“放”的含金量、“管”的有效性和“服”的满意度,以提升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的整体社会化水平,保证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中的难点究[J].文渊,2021,23(9):132-133

[2]吴燕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标准化研究及与HSE管理体系融合实践[J].城镇建设,2021,14(19):45-46

[3]于佳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中的难点探讨[J].中国机械,2020,46(20):176-177

[4]张兴旺.小议特种设备的检验与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2(01):22+31

[5]刘学琼.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常见风险及对策[J].机电技术,2019(0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