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研究

左静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邮编255100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服务于学前教育的职业教育活动,专业教学质量对幼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传统学前教育模式,对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对此,为解决学生技能水平发展过慢的现实问题,本文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不足的表现,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优化的策略,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

引言

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关注逐步提升。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中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关注学前教育需求,并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满足幼儿教学质量上的要求。而职业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学习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弹奏能力上出现较多的不足,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与发展。对此,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工作展开研究,通过创新建设,解决学生弹唱能力存在的不足,推动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不足的表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岗位的后备人才,学生具备较强的弹唱能力,是更好的服务与学生的前提条件。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弹唱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造成学生弹唱能力发展受限。首先,学生弹唱基本功不扎实,不能具备完整的弹唱能力。很多学生在弹唱过程中,容易出现慌乱、停顿、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在相对复杂的曲目演奏中,学生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不能正确的使用演奏指法,造成演奏不够流畅,弹唱的效果难以满足学前教学的需求。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弹唱基本功不够扎实,过度关注歌曲本身,而忽视情感和技能的融入,造成弹唱出现较多的问题。其次,学生不能协调弹与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唱功较好,钢琴弹奏经验也较为丰富。但是在同时进行弹唱时,就容易出现不协调的问题。部分学生过于重视弹唱训练,将更多的注意力放置在乐器的演奏上,而忽视歌曲演唱,造成弹与唱不能有效融合。最后,不能灵活的调整音乐调性。很多学生对C大调掌握较为充分,而涉及到其他调性的曲目,学生不能掌握基础的三升三降,使自身演奏水平存在限制,难以服务于学前教育发展。部分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完备,自身的弹唱技能存在短板,影响音乐弹奏的效果。

二、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对策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弹唱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应积极采取任务引领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由教师充当指导者,引导学生先通过演唱训练,对乐谱、歌词、曲式、音符等熟练掌握,铭记于心,在心中有了基本的旋律。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乐谱,了解基本编配步骤,在任务驱动下开展弹奏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李清学习思路,让学生有序进行弹唱结合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采取情景创设教学法,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教学《小鸟小鸟你真好》这首弹唱歌曲是,可是先播放与内容有关的“乌鸦反哺”“小羊跪乳”等视频、图片,创设“感恩母亲”的教学情境,为激发学生弹唱情感做好铺垫。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背后蕴含的情感元素,促使学生弹唱出具有浓厚情感的歌曲,对于提升学生弹唱能力,增强歌曲感染力具有重要帮助。

(二)加强伴奏与演唱技巧训练,提高学生演唱协调能力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弹唱协调能力,必须要重视加强对学生钢琴伴奏与演唱技巧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演唱技巧,加强伴奏训练。并重视培养学生即兴创编能力,以此来强化学生独立视唱儿歌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伴奏训练,提高学生音乐伴奏能力,在新时期下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学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钢琴伴奏、乐理以及声乐知识,最为重要的钢琴伴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基于此,应重点训练学生钢琴伴奏能力,使学生在借助钢琴弹奏儿童歌曲时能够应对自如,弹奏出优美的钢琴乐曲。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针对C大调、F大调、G大调、a小调、d小调等钢琴基础伴奏技巧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练,观看各种与之有关的钢琴伴奏现场视频。模仿、学习、吸收优秀钢琴音乐家的伴奏技巧和方法,不断开拓学生钢琴伴奏视野。同时,还可组织趣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播放学生往期学习过的钢琴乐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乐曲中的伴奏旋律、特点和音型。促使学生在盲听训练下,逐渐形成扎实的钢琴伴奏技巧与听力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演唱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协调弹奏与演唱能力,以达到理想的弹唱效果。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应事先指导学生了解自身呼吸器官,学会正确利用胸腔、腹腔进行吸气和吐气,将声音传的更远、更集中。然后,组织学生熟读谱子中的各种标识,并进行考核,保证学生认真学习。在此基础上,以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目的,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围绕歌曲调性、调式、和弦编配与伴奏音型,进行自主创编与所学歌曲结构相似的音乐作品。并在课堂中弹唱出来,引导学生单独弹唱儿歌,有助于提升学生儿歌即兴创编能力,增强学生儿歌弹唱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弹唱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是学生未来服务于学前教育岗位不可缺少的音乐技能。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使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立足于幼儿学习与成长,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音乐弹唱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别,造成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弹唱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弹唱上出现不协调、不流畅、不自然等问题。对此,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教学理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演唱、伴奏、弹唱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弹唱的协调能力,并能够配合音乐抒发自身的情感,提升音乐弹奏的艺术效果,进而满足学前教育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金光发.“双导制”在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运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1):106-108.

[2]熊林杉. 专业化视域下不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2.DOI:10.27711/d.cnki.gtjgc.2022.000210.

[3]苏卫东.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改革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21(12):65-66.DOI:10.16773/j.cnki.1002-2058.2021.12.030.

左静,女,汉族,1982-2,山东淄博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级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