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

于渊

身份证号码210504198601190013

摘要:在时代的进步中智能技术的应运越来越广泛,面对这样的形势建筑事业也紧跟时代步伐。传统建筑电气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是电磁设备进行控制调节,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安全隐患比较大。但是,智能建筑中的电气主要利用光纤电缆对各项设备进行调控检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安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对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进行分析研究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引言

电气系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建筑中电气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电气施工时,仍存在技术要点不明确、施工质量把控不严的问题,导致建筑电气系统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由此可见,相关人员在了解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原则和有效策略,对于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增强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1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

1.1灯具以及装备装置

在进行灯具设备施工时,可能会遇见以下几点问题:灯具的种类和尺寸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难以达成一致,商品质量未达标;灯具的方位和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不一致;装备的位置在方位上与工程项目设计要求不一致。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预防:一是需要对灯具进行严格检测,明确其是否达标;在进行灯具装置时,需要综合工程项目的设计方位,尤其是进行灯具排序时,综合考量最后的装饰装修成果,确保符合楼板的装饰特征。吸顶灯的安装需与核心位置需要保持一致,并要求灯具位置误差维持在5mm以下;装备装置方向和预留管道的方向若是不同,需要安装保护软管,并要求软管的长度在1m以下。

1.2接地系统保护装置设计要点

在房屋建筑电气工程中,接地系统保护装置主要有基础接地装置、防雷引下线、屋面避雷带等,这些防雷接地设施具有保护接地系统的作用。随着用电设备的迅速发展,当前,房屋建筑对接地系统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的要求,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房屋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水平;结合房屋建筑的具体要求做好安保系统的设计工作,以切实增强房屋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1.3配电箱安装及接线要点

配电箱安装及接线是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在“A住宅区建设项目”中,电气工程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要点:(1)通常情况下,应将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开设置。若合置于一个配电箱内,必须对动力电路和照明电路进行分路设置。(2)配电箱必须安装在通风性良好、常温干燥的环境中,且具体安装位置的选择应保证周围具备二人同时作业的空间和通道。(3)固定式配电箱下底面与地面的垂直净距应在1.3-1.5m之间,移动式配电箱子则在0.6-1.5m之间。配电箱安装水平度偏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4)安装箱内电器时,应先将电气元件安装在绝缘电器安装板上,待电气元件全部安装完毕后,再将绝缘电器安装板整体嵌入安装到配电箱中,安装板应与金属配电箱箱体做可靠的电气连接,最后要做好配电箱的整体防锈、接地处理。(5)进行配电箱接线施工时,需注意:配电箱配线时应按电线的颜色埋配置,以黄绿混色线为地线;箱内上线应整齐、绑扎成束并用长钉对活动部分进行固定;接线时应预留出适宜长度的盘面引进导线;箱内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存在松动或裸露的情况。(6)完成成套配电柜安装施工后,应在柜接线端子板外,利用500V摇表进行测试,确保回路绝缘电阻值小于0.5MΩ。

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2.1施⼯组织模拟

在实际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技术交底不透彻、不全面的问题,有些施⼯人员并不能掌握施⼯技术要点,更多的是依赖以往经验进行安装,可能会出现施⼯顺序颠倒的问题,比如,先安装下层管线,后安装上层管线。利用BIM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交底⼯作,通过可视化的施⼯组织模拟,能够提前发现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着重进行强调和演练,保证施⼯成果与BIM模型中的设计效果⼀致。电气设备安装施⼯模拟的主要步骤为:根据施⼯计划,明确⼯期节点;模拟机电安装过程,生成可视化文件;对视频文件进行后期渲染,方便开展组织学习,让施⼯人员掌握施⼯方法。施⼯单位可以根据施⼯模拟效果更加精准地进行施⼯进度控制,做好施⼯资源安排,避免出现安装顺序错误的情况,减少返⼯、误⼯问题的产生。

2.2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强化施工团队整体素质

人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六个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人员和施工团队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为此,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确保管理人员能按照现场施工的相应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严格执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保障建筑电气工程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强化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进行质量意识的专项培训,对其详细讲解验收规范、施工工艺规程以及鲁班奖的要求。在施工中,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尽量减少作业人员变更,有变更的及时进行质量和安全培训,提高管理质效,强化电气工程质量监控工作,保障科学、规范施工。

2.3加强房屋建筑电气施工材料管理

房屋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除了受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外,还会受到电气施工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在采购环节,采购人员应优先选购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的电气施工材料。同时,在完成采购工作后,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同批次的电气施工材料进行抽检,以检验电气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检验合格后,施工管理人员要以电气施工材料的存放要求为依据,科学储存这些材料。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正式安装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落实材料复检工作,以全面保证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上述环节一旦发生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吃回扣等违法行为,采购部门、仓库管理部门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进一步明确职责,保证电气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电气施工材料的种类来划分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

2.4严督各项施工质量检查

强化各项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力度,也是保障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对此,该工程施工单位通过关键施工节点旁站监督、建立健全施工质量巡检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等方法,来进一步加强各项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力度,确保各项质量控制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结语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对智能建筑中各种电气化系统的正常使用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各个电气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智能建筑整体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充分发挥出智能建筑的智能水平,为智能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使用功能,提高居民的使用体验,最大化实现智能建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祥.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业,2022(6):34-36.

[2]苏亮.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0(7):117-118

[3]李亚强,代子键.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2020(10):310.

[4]张得永.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