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理情绪改善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理情绪改善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31±2.62)、(39.81±2.13)、(51.30±2.65)、(40.18±2.63),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更好,对于护理人员的配合程度更高,保证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急诊胸痛;心理情绪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是逐年增加,进而导致急诊胸痛患者人数出现升高的趋势[1]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46.17±2.38)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5岁-69岁,平均年龄(45.97±2.2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2]

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3]。即:(1)首先开展好急救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区域内的医院进行联网,或者建立好患者微信群,一旦发现急诊患者也需要立即的将患者资料进行上传,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抢救准备工作进行落实。(2)当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当患者入院之后,急诊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沟通渠道,并了解患者的基本你情况,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预约好相应的心梗以及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一旦发现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则需要为患者进行用药。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患者开展心脏指标检验,确认患者的肌钙情况等等。(3)建立好急诊通道。为了能够让所有的急诊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内都能够得到入院抢救,医院需要在急诊科内建立好相应的绿色通道,并通过联系的群聊,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搜集,一旦患者入院,则需要与相应的急诊科医生进行候诊,对于部分情况较为紧急的患者则需要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在抢救结束之后,和患者家属办理好相关的急救手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pacer.gif±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比,在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31±2.62)、(39.81±2.13)、(51.30±2.65)、(40.18±2.63),对照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66±2.27)、(49.25±2.79)、(51.14±2.77)、(48.28±2.3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pacer.gif±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52.31±2.62

39.81±2.13

51.30±2.65

40.18±2.63

对照组

40

52.66±2.27

49.25±2.79

51.14±2.77

48.28±2.35

t

/

0.834

17.261

0.337

14.871

P

/

0.515

0.000

0.761

0.000

3讨论

伴随着护理学的逐年发展,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4]。优化急诊护理的优势在与通过将急诊科护理和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针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促使护理工作的合理性,提高护理的针对性,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31±2.62)、(39.81±2.13)、(51.30±2.65)、(40.18±2.63),对照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66±2.27)、(49.25±2.79)、(51.14±2.77)、(48.28±2.3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而言,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能够让护理人员的护理有效性得到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情况更好,进而促使护理效果的提升,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恢复,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更好,对于护理人员的配合程度更高,保证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梁小碧.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及心理状态评价[J].罕少疾病杂志,2021,28(06):38-39.

[2]石玉莲.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和心理情绪改善的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1):165-167.

[3]李霞.优化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焦虑心理情绪的改善[J].心理月刊,2020,15(24):120-121.

[4]吴莎.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21):163-164.

[5]檀丽,梁添玉.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和心理情绪改善的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0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