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轴平面外技术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摘要】以实践工作为主要论述依据,结合权威文献报道内容,对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在穿刺置管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短轴平面外技术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超声引导;PICC穿刺;桡动脉穿刺

血管超声引导系统是最先进的PICC穿刺技术,快速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危重患者救治和体液复苏的关键,PICC管道既能监测血流动力又能肠外营养,现在超声下穿刺技术通用性强且适用于各类血管。传统穿刺常采用盲探触摸法进行,操作相对困难,并且伴有高并发症,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改良动态针尖定位,能够为可视化血管穿刺提供更多方便,在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及患者痛苦。

1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概述

所谓“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开展的动态针尖定位穿刺技术,利用超声引导对动静脉长轴图像进行定位,根据定位结果,在动静脉正上方以30-40°角度将穿刺针刺入皮肤,然后根据动静脉走向缓慢移动探头,从而始终保持针尖在血管正上方,以此为轴心获得最佳轴切面。观察超声图像血管内显示出高回声针尖后,保持穿刺针不动,移动超声探头直至其消失,使穿刺过程中针尖始终位于血管中央,观察针身到达血管后讲针芯退出,然后将导管置入其中[1]

2 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在PICC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在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时,多采用PICC穿刺置管术,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其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置管成为临床的首选。通过临床实践案例发现,需穿刺PICC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身体消瘦或过度肥胖、血管条件差、瘫痪卧床等状态,因此对PICC穿刺置管操作的难度及空间局限性增加,采用传统解剖定位及导针支架定位行PICC穿刺,不仅操作难度大,同时也极易出现穿刺失败、血肿、血栓、气胸等并发症。对于休克患者和长期禁食患者,外周血管和动静脉管径细弱,也存在穿刺困难问题。临床实践研究2022.1.12022.12.31日我科使用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在PICC穿刺置管40例中,有体位受限不能抬高上肢者,PICC穿刺标准需抬高穿刺上肢与躯干呈90°直角,采用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不用绝对受体位限制而放弃穿刺,有消瘦或过度肥胖患者找不到相匹配的导针固定支架,采用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能不受血管深度影响,在超声可视下根据血管深度找到合适穿刺角度,有效的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解决患者穿刺难题和痛苦[2]

该技术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手术中心的专家们结合临床应用和经验所开展技术,操作者需熟练掌握血管超声相关知识,取得PICC培训穿刺合格证书,临床结果显示,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穿刺进针次数、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技术之所以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解剖标志定位技术,原因在于通过穿刺针多次逐步微小距离的进针,对针尖位置进行反复确定,使其始终在血管腔中央位置,该项技术超声定位时间短可以更好地显示穿刺针与血管的关系,看清血管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于血管直径小或血管走行方向稍有改变的情况优势明显。

3 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在桡动脉穿刺置管过程中使用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的报道中,陈慧娜[3]认为,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主要是以短轴平面外超声技术为根据,相继移动超声探头、套管针,目的在于对针尖位置进行动态追踪,不仅能够对短轴平面外针尖定位技术进行保留,同时也发挥可视化长轴平面内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初学者实施桡动脉穿刺置管提供更多帮助。黄重峰[4]等在报道中,利用超声引导作用,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患者实施平面内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并与传统穿刺技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动态针尖定位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郭飞鹤[5]等认为,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的标志是成功穿刺和成功置管,与外周静脉血管相比,桡动脉距离皮肤的位置比较深,穿刺时需要依靠针尖来对动脉位置进行确定,因此刺入皮肤的角度更大,使用传统穿刺技术更容易将桡动脉后壁刺破,造成穿刺失败。而使用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在借助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动态追踪针尖位置,实时分析桡动脉与针尖的相对空间关系,规避短轴平面外技术的劣势,降低血管穿刺操作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穿刺成功。徐俏[6]等也对超声平面外技术联合动态针尖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良穿刺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穿刺置管成功率。

4小结

综上所述,传统穿刺进针方法操作困难,并且容易增加穿刺并发症风险。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对穿刺针进行调整,可提高血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风险。目前,相关报道多将研究方向集中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的应用上,在PICC穿刺置管中改良动态针尖定位法的应用报道比较少。

参考文献

[1]陈慧娜,郝玉民,杨立峰,.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在初学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效果评定

[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5):44-49.

[2]吴赤,彭哲哲,白洁.改良超声引导动态针尖定位技术与解剖标志定位用于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的比较[J].医学综述,2020,26(24):4968-4972.

[3]陈慧娜.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效果评定[D].河南大学,2021.

[4]黄重峰,潘闰梅,刘毅,.超声引导下平面内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1,22(03):20-22+106+108.

[5]郭飞鹤,胡春华.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0,21(04):24-26+108.

[6]徐俏,秦金玲,叶思琦,.动态针尖定位结合超声平面外技术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03):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