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养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以营养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齐玉雪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000

【摘要】目的:探究肠胃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分组对比的方式,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干预的80例肠胃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两组,将行常规营养管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行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肠内营养达标率、营养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给予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机体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肠胃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改善患者各项机体营养指标,保证患者机体维持在良好的营养状态下,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肠胃肿瘤患者;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肠内营养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

胃肠肿瘤患者往往因为自身疾病的原因,会对患者的肠胃功能带来严重的损伤,多会出现肠胃功能衰弱的情况,且会促使患者产生严重的肠胃应激反应,影响到患者的进食和消化,无法满足患者机体营养需求,很多胃肠肿瘤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对肠胃肿瘤患者护理中,必须要注重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不良情况,提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的良好预后。基于此,本文针对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在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干预的80例肠胃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两组,将行常规营养管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行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调研的标准要求,并对本研究调查内容、目的、方式方法等给患者进行了详细论述,参与调研的患者均表示愿意配合护理调研,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具体情况比较,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士患者23例,女士患者17例,所选取的患者年龄主要是48-85岁之间,这些患者平均年龄在64.33岁±5.46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士患者21例,女士患者19例,所选取的患者年龄主要是48-86岁之间,这些患者平均年龄在65.12岁±5.1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营养管理护理干预,予以观察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护理小组构建。积极建立肠胃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肿瘤科、心理科、手术室、营养学等专家及医师等组成,定期进行联合会诊,对肠胃肿瘤患者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共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解决措施,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

(2)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制定。结合临床患者的疾病治疗,对临床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充分掌握,深入分析,结合患者营养支持护理需求实际,根据相关专业科室的建议给予制定针对性营养方案和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营养的合理供给。

(3)护理方案实施。小组成员必须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到护理分工明确,共同做好对患者的高质量护理干预。专科医生需要培训护士,设计护理内容;心理护理师需要根据患者心理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制定,通过有效的指导安抚患者消极心理。营养师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和自身吸收情况等,对患者营养液使用情况对营养液配送方式及频率进行不断调整。针对于能够自我进食的患者,可以制定营养且合理的饮食计划,予以患者科学饮食指导。对于责任护士需要落实改善措施,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指导,强化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交流,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以便有效促进患者护理效果的优化。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肠内营养达标率、营养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 3 .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肠内营养达标率对比

给予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观察组40例患者中,肠内营养达标率为31例(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例(57.5%),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给予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比较情况(IMG_258±s)

组别

例数

ALB(g/L)

PA(mg/L)

TRF(g/L)

Hb(g/L)

观察组

40

42.26±1.15

305.16±20.46

2.94±0.05

126.79±3.14

对照组

40

34.15±1.19

246.57±11.62

2.26±0.13

109.78±2.36

t

-

25.961

23.288

27.817

31.543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给予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反流

腹泻

呕吐

发生率

观察组

40

0

1

1

2(5.00%)

对照组

40

3

3

5

11(27.5%)

-

-

-

-

7.252

P

-

-

-

-

0.002

3、讨论

胃肠肿瘤患者会出现严重胃肠功能性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和营养吸收,促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自身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给患者疾病治疗和控制带来很大的阻碍性。肠内营养是胃肠肿瘤患者疾病治疗中一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应激反应,给予患者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然而,常规营养管理过程中,患者配合率不高,营养支持的效果不理想,患者多发生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带来一定的阻碍性。而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通过组建专业化的营养管理小组,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营养、营养液配送、治疗风险、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方式对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在肠胃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的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机体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给予肠胃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改善患者各项机体营养指标,保证患者机体维持在良好的营养状态下,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应朝晖, 胡泽盈.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脑转移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14):1257-1260.

[2]王永洪, 王依宁, 王健,等. 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在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35):212-214+217.

[3]廉雅男. 营养管理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 2021, 35(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