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育观背景下的小学音美融合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大美育观背景下的小学音美融合教学研究

杨晓玮

济宁市北湖第三小学 272000

摘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和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探索学生的审美兴趣,但它们各有优点,相互补充。艺术注重视觉刺激,能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艺术感受,而音乐更注重节奏和节奏,虽然对学生的影响不如艺术直接快捷,但学生的动作更加动员,能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营造丰富的艺术氛围,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课堂体验。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大美育观背景下的小学音美融合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美育观背景下小学音美融合教学

引言

美术作品记录着岁月流逝,在色彩交融中谱成一曲曲时代的歌,音乐是作家创作的流动美景,在音符的奏鸣中留下一幅幅绝美的画卷,二者都担负着帮助学生感受和创造美的职责。大美育观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能将美术作品的定格与音乐作品的灵动进行有机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育,还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感受。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注重因为音美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充沛学生术情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一、大美育观概述

在大审美教育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的声音与审美融合了中国美学的精神。在新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审美教育,以教育伟大的人,培育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以善为媒介,促进社会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用理解世界的感觉,通常有三个标准:真、善、美。也有信仰的尺度,信仰是新时代中国美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方文化的观点来看,灵魂的自由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即美是自由的象征,而西方美是追求外在的克服。教育构建了大审美教育的观念,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一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都是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和艺术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是直观的。学校要更新审美教育观念,普及艺术理论,为审美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大审美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声音与美的融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用艺术语言表达价值观。艺术作品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丰富的心情,有创意的线条和色彩,充分表达学生的审美意识。伟大的教育形象有效地融合了美学,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主义,民俗和地域特色。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专注于小学音乐和艺术是不够的,更不用说两者的整合了。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音乐课和美术课,这不仅对许多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唤醒了学生的心理。因此,没有专门的教室和设备供学生学习和训练,甚至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很多教师处于多重职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很多家长不认识这两种教育的重要性,通常学生上很多学习辅导课,但很少有家长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上述情况对音乐教育学与艺术教育学的整合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没有通过整合来发挥更大的优势,而且阻碍了教学的正常发展。

三、大美育观背景下的小学音美融合教学研究

(一)丰富教学形式,展现音美融合教育魅力

音乐与美术拥有密切的艺术关联,在开展音美融合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进一步感受作品倾诉的情感与作者当时的创作情绪,还要让学生结合作品与音乐的共通之处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创作、审美、解读、实践等融入其中,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音美融合背景下的教育魅力。这不仅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还有助于学生艺术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动物装饰画》为例,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与动物相关的声音,如:鸟儿翱翔天际时,翅膀扇动的声音、海浪与海鸥的声音、马群奔跑的声音、蝉鸣的声音、大象长鸣的声音、夜晚蛙鸣与虫叫的声音、鲸鱼的幽鸣、狗在炎热的夏天哈哈喘息的声音等等。教师让学生形容这些声音与什么动物相关,越详细越好,而后为学生展示与声音相关的图片。其次,教师为学生展示动物的图片,如:蜻蜓伫立在荷花上、熊猫在吃竹子、鱼儿畅游在水中、蜂鸟在吸食花蜜、猫儿在睡觉等,让学生说一说如果给这些图片配音的话,声音会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线条,并说一说自己认为这些动物最突出的视觉特点是什么,如:熊猫的黑眼圈、鲸鱼的庞大身躯、蜻蜓透明的翅膀等等。意在借助动物叫声中的音与图片中动物的形态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对比性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轻柔的钢琴曲《奔赴星空》,让学生根据动物身上具有创造性因素的内容设计自己的美术作品。丰富的教学形式是基于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而灵活变换的,这不仅能为学生带来截不同的新鲜体验,也有助于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

(二)用音乐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灵感

音乐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和感受。比如,在教授“我设计的服饰”时,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小黄帽》,学生们听了音乐,对帽子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讨论中,学生们说出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帽子。音乐确保学生立即对课堂内容感兴趣,并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音乐的运用标准化了学生对绘画主题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此时学生将有更多的创作思路。这样,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还可以使绘画课程变得有趣。在“我设计服装”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少数民族服装,所选歌曲也可以是少数民族的歌曲,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少数民族服装和音乐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创造回、苗、茂的服装和绘画,以达到在大审美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目的,增加学生对地域特色、民俗和民族主义的认识。

(三)音美融合,以音乐增强情绪感受

许多小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活跃,有自我想象的能力,往往能从新角度解读音乐作品,这为教师的教学和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与学生一起欣赏《草原赞歌》这首作品时,教师在绘画艺术课中加入一些音乐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乐器演奏的魅力,尽可能为自己培养专长,提高综合音乐能力。《草原赞歌》意境豪迈,曲调悠长,具有蒙古艺术风格的特征,让学生在欣赏时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老师在整个课堂上为学生在钢琴上演奏这首歌曲,让学生以小组作业的形式用简单的乐谱演奏部分歌曲,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深刻体会歌曲的情感变化。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钢琴演奏主旋律和字幕,而学生则学习使用鼓,三角杆和唱片等柔和的打击乐器来强调特定的口音或情感曲折。不同的音符有不同的音量和音量,学生在演奏时需要多加注意。经过对课堂的提前精心准备,学生们已经可以从视角绘制蒙古包、牧场、赛马、赛跑等各种历史题材,绘画质量和绘画效率大大提高,许多学生的构成更加宏观、大气。

结束语

在发展音乐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遵循一定的艺术意识外,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他们的个人表达,经过对现行教学方法的综合考虑后予以纠正。虽然目前在声音和美容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改变传统观念的意识,促进教学的调整,以鼓励学生走向全面发展,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栋栋.浅谈大美育观背景下的小学音美融合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132-134.

[2]白文俊.基于大美育观的小学音美融合教学实践[J].家长,2022(04):134-136.

[3]马艳.对音美教学有机融合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Z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