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

刘苇

湖北省荆门市园林科研所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城市总体空间结构趋于紧凑、稳定,城市规划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型发展。当前,城市中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空间闲置,造成城市空间浪费。口袋公园也被称为袖珍公园,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于城市结构中,如小型绿地、街角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通过利用口袋公园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绿化更新,打造富有城市特色的口袋公园,能够显著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

关键词:口袋公园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特色实践

引言

2021年8月,我国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意味着过去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改建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转而被更为经济、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微更新”方式所取代。过去传统大拆大建式城市更新,既容易出现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交通不便等问题,又会为将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而城市微更新采用织补式、碎片化的更新方式,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优点,同样能起到完善空间功能、满足市民需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城市微更新是城市规划设计者、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破解的问题。

1口袋公园

在进行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时,必须要对其内涵及特征进行全面的剖析与研究,以便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现实的设计目标和效果。城市口袋公园,也就是袖珍公园,一般都是以点状分散在整个都市中,以达到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城市口袋公园是一种很普遍的形式,所以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口袋花园的规划时,要考虑到它的内涵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既可以对城市的景色起到一个很好的绿化效果,也可以帮助到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

2城市微更新

城市微更新主要是指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公共空间进行微小而精确的更新改造,起到改善社区面貌、满足活动需求、完善绿化环境、提升社区活力等作用,一般包括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建筑的修补、交通的重新梳理等内容。相比于传统城市更新方式,微更新强调从细微处入手,通过渐进式、碎片式的除旧布新,用小而美的方式进行改造,使空间焕然一新,实现激活整片区域活力的效果,为居民带来身边的“微幸福”。

3口袋公园的功能

3.1促进人与人的交往

城市口袋公园是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口袋公园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身心需要,又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人提供社交活动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2改善生态环境

口袋公园虽然很小,但是分布在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生态网格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一定的绿化空间,改善小区域的空气环境。首先,城市口袋公园的绿化能有效地隔绝噪音,过滤灰尘,净化空气,是增强城市“绿肺”功能的重要途径。其次,把城市口袋公园的户外家具与植物搭配起来,起到遮阴纳凉、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利用植物自身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城市口袋公园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使城市口袋公园中的生物得以存活,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结合海绵城市、公园城市等设计理念,对公园内部及周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及再利用。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毛细血管”,口袋公园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口袋公园建设思路和设计策略

4.1以点带面,整合碎片空间

城市中的碎片空间遍布各处,从街头巷陌到社区景观、城市绿地,呈点状分散布置。在改造时,如果仅着眼于单独的点,而不能着眼于全局进行系统梳理,容易导致整体布局杂乱无章。所以,在设计初需要对整体空间环境有全面的认知。通过“以点带面、连点成面”的方式,在旧城区、旧社区内嵌入口袋公园,整合大量分散空间,从而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做到整体布局科学合理,节点选址恰当、面积适宜,各节点之间功能互补、距离舒适,使得各节点服务半径能最大限度覆盖到周边居民,由点及面,串联起城市脉络,更好地释放城市活力。

4.2植物多元化

在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中,有关工作人员要进行景观设计,植物不仅可以维持城市的生态,而且还可以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环境,其中植物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植物的配置有很多种,设计师可以根据植物的颜色来搭配,也可以用单一颜色的植物进行混合,根据景观的功能和生态特点开展日常的工作。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景观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对不同景观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冬季夏季的采光和遮阳问题。为增强城市口袋公园植物,道路两旁植被组成设计为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高龄树种与低龄树种相结合,使得整体绿化的绿色落叶植物增强固碳和释氧能力。在道路两旁沿线风景开阔的草坪上,装饰少量大中乔木,既可以增加植物群落的美感,又可以减少草坪的开阔感,起到美化整个环境的效果。有限的花卉数量,可以满足公众长期观赏的需求,又可以起到设置整个公园景观的作用。为保证封闭铺装道路的雨水问题,可以统一通过雨水管网的集约排放。

4.3融入文化建设,提升口袋公园建设内涵

为避免建设形式、内容雷同的口袋公园,需挖掘提炼地方历史文化,通过设置城市雕塑、景观小品等文化设施,赋予不同区域口袋公园的文化建设内容;结合诗词、楹联等多种形式,与口袋公园建设有机融合,提升文化内涵,让游客在短暂游憩中既能观景又能感受文化的熏陶。可以通过雕塑、园林小品、景石等多种形式,体现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休闲园,实现集文化、生态、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环境、功能整体和谐统一的建设目标。

4.4改善环境,完善生态功能

(1)口袋公园因其面积较小、选址灵活等特点,能够做到“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可极大改善老旧城区内公园覆盖不足、绿化面积小、缺少树木遮阴、绿化景观单一等问题。当建设一定数量的口袋公园后,这些口袋公园在城市中呈网状分布,能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2)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口袋公园中,用绿地吸纳城市雨水,既能缓解城市排涝压力,避免城市出现内涝,又有利于调节城市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3)在人口密集的城区,绿地还能作为小动物的栖身场所,有效丰富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如一些口袋公园设计了“小鸟之家”“昆虫之家”,不仅能保护生物,还能作为特色景观、儿童科普设施。口袋公园虽小,却能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在城市中形成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效益的同时,对促进城市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结束语

通过充分利用、改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突出场地优势,营造富有景观特色的口袋公园景观,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绿化、美化、香化,为城市居民休憩、观赏、健身、娱乐提供了便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绿化理念。在以后的口袋公园设计中,相关从业者应进行更多的元素探索,创造出适用性、归属感、特色性口袋公园,从而增加市民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蓉蓉,赖鸿洋,钟莹,等.微更新视角下茂名市口袋公园适老性设计调查与建议[J].现代园艺,2022,45(12):167-169.

[2]夏旖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维度开展公共空间“微更新”[J].城乡建设,2022(10):20-23.

[3]王植芳,袁伊旻,张帆.城市微更新中生态智能口袋公园营造——创新路口袋公园设计[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1,44(05):53-57.

[4]周蓉.“微更新”理念下的老旧社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5]宁静.基于防灾避险功能提升的口袋公园更新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