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突发事件的抢救护理内容分析

/ 2

麻醉突发事件的抢救护理内容分析

程素莹

四川广元剑阁县人民医院628300

人们在手术中,为了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通常会进行全麻或者局麻。麻醉产生效果后,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皆感受不到疼痛。不过若是麻药的剂量过小,则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患者感知觉恢复的情况,但若麻药剂量过大,则会引发一系列危险,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做好面对麻醉突发事件的准备,保证能够及时抢救与护理,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

一、麻醉的简述

麻醉是指用药物等手段,使患者全身和部分的知觉短暂丧失,从而达到无痛苦状态,从而为外科或其他医学检测手段的应用。局麻是一种在病人意识清明的情况下使用局麻药物,暂时切断人体某个部位的神经冲动地传递。全麻是一种全身麻醉方法,可以让病人的意识消失,无痛,遗忘,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一种麻醉手法,通常为综合使用多种麻醉手法。复合麻醉是为了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而采用两种或更多的麻醉剂和辅助性的麻醉剂。综合麻醉是一次综合运用两个或更多的麻醉手段来满足基本的麻醉需求,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比如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的结合。

二、麻醉的应用范围

2.1临床麻醉

临床麻醉包括麻醉前和术后的所有治疗。做好麻醉的前期工作,如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认识,并根据外科的情况,选用合适的麻药和麻药等。在进行临床麻醉时应在术中应用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药物,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确保麻醉及手术的顺畅进行。麻醉之前必须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等并发症。病人被送进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麻醉。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病人在完成手术后可以被送回病房或在麻醉复苏区进行监护和处理,直至病人的身体机能完全恢复。做好手术前和术后的麻醉记录。

2.2急救复苏

在手术麻醉时,偶尔会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而且在病室和急诊室中会因为若干原因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等,这时需要立刻开展心肺复苏处理,为保证抢救质量,需根据情况进行麻醉处理。

2.3重症监护

危重病人或在麻醉手术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如循环、呼吸、神经、肝、肾、代谢等器官机能有明显障碍者,需要将病人聚集在一间专门配备有价值的医疗器械的 ICU病房中,接受专门的医疗护理,在此期间麻醉十分重要,需要承担起抢救病人的责任。

三、麻醉的操作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麻药对患者的影响为无法保证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处于正常范围内。所以在进行麻醉之前,一定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准备好急救药物和仪器,在手术过程中要遵守无菌性的原则,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术后要仔细地检查,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舒服,就要马上进行治疗。麻药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全身麻醉,一种是局麻,其中局麻会出现药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损伤,穿刺部位感染,出血等风险。而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有反流误吸、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梗阻、术中苏醒延迟、恶性高热等。同时,在术后也有可能会因为麻醉而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在实施麻醉技术时要注意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预防。

四、麻醉突发事件的抢救护理内容

4.1抢救麻醉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首先,快速反应。有关部门在收到抢救麻醉突发事件时,要迅速赶往事故地点。随后,统一指挥。让资深的麻醉科医生,负责记录、保存和病人所用的药品。所有医生都要遵循指挥,一切都要按照主班医生的吩咐去做。紧接着,技术到位。让具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师参抢救护理工作,同事之间互相协助,互相扶持。最后,实事求是。按照病情的实际情况,完整真实地记录整个抢救过程,详细记录全部情况与内容。

4.2麻醉突发事件的抢救护理方法

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昏迷情况,应为其静脉注射40g人血蛋白和250静点甘露醇注射液,每间隔2h进行一次注射,将总次数控制在4次。在抢救过程中需要留意患者的呼吸状况,其在咳嗽时会出现痰液堵塞的症状,因此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同时要监测CO2值,一旦高于50,则代表患者体内存在一些CO2,这时需要为患者注射250 ml的碳酸氢钠。并给患者上呼吸器,以此降低储存后呼吸暂停,引起脑梗死的概率。在完成抢救工作后,应每天晚上给患者服用一粒二戊酸钠,以避免出现严重的脑性水肿和痉挛。此外,在抢救过程中和抢救后,要时刻观察脑电图,观察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

4.3科学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常出现逆流、误吸等并发症,特别是在妇产科及儿科手术中。在出行并发症后,尽可能清除口腔内的杂物,把气道打开,给予支气管解痉药、抗生素和呼吸辅助。舌后坠、口腔内分泌物会引起喉痉挛,而异物堵塞是由呼吸道梗阻引起的,这时轻微的喉痉挛可以通过加压输氧来缓解,严重的话应在使用肌松剂之后进行通气控制或者通过环甲膜穿刺导管进行输氧。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收缩压降低到20%以上,或者是在90 mmHg以下,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比如通过增加血液的体积来维持血液的紧张程度,以及对因的处理。在舒张压大于100 mmHg或者在低于基本数值20%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插管过程中,可以使用芬太尼等止痛剂来减轻插管时的心脏反应。在麻醉后如果患者出现窦性心搏过速,并伴有高血压,往往是浅层麻醉的表现,这时要适度加大麻醉剂量。若是患者出现低血容量、贫血、缺氧以及心跳加快时,要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对儿童进行麻醉时若出现高热、痉挛、痉挛等情况,要及时给予适当的降温处理。

在进行局部麻醉时如果医生的操作不到位,会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有疼痛感,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与病人谈话、放音乐等方法来减轻病人的焦虑心情,让其放松。当出现局部麻醉药物过度、不小心进入人体血液或鞘腔中时,会导致血浆中药物的含量高于某一临界点,引起局部麻醉药物全身中毒,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一旦出现毒药性反应,应及时停止用药、吸入氧气,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治疗,如果为轻微的中毒症状,可以用地西泮、咪哒唑仑等药物,如果出现低血压,可以使用麻黄碱。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有时会出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以及静脉水肿等过敏反应,严重威胁到病人的健康。一旦出现药物过敏,要及时停药,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血管加压剂,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抢救。此外,在进行局部麻醉时会发生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等神经阻断并发症,这时可以通过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物理治疗等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