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业务数字化转型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港口业务数字化转型趋势

孙日新,孙勇,孙丕华,王浩,李建欢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我国港口吞吐量逐年递增,但过往依靠码头进行装卸的单纯盈利模式已出现根本性变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港口业务不断拓展商业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新时代背景,港口业务需全面且快速展开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无人化”和“远程化”。因此,本文在分析港口业务数字化转型概念的基础上,详细探究了港口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化港口业务无人化;数字化转型

科技发展为港口降低实际运营成本、拓展业务版图、提升竞争能力带来了有力保障。港口使用全新技术赋能业务关键表现在于数字化转型,最大程度上推动贸易、物流、航空运输以及港口等环节资源的整合及共享,从过往能量创新渐渐转变成港口发展及竞争关键且必要的条件。我国各大港口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迫切发展“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化”以及“自动化”等码头作业。

1分析港口业务数字化转型概念

港口业务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是物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和业务融合使用的成果,将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类型的资源全面数字化,推动港口在口岸服务、物流运输、调度运营以及码头作业等方面优化升级,构成一体化、智慧化、标准化以及网络化的全新发展动能,进而实现以数字化模式打造获取利润能力以及独特竞争力的目标[1]

2港口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2.1重视协同上下游产业链

港口是物流枢纽及节点,针对强化上下游物流产业链多方协同合作,整合、集成物流资源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全世界港口企业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从本身数据链整合以及数字化转型,向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角度优化,进一步

拓展全新产业生态圈[2]。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是,现阶段各大港口更注重物流运作体系朝着数字化方向改造,重视突破过往港口行业“信息不对等”、“信息孤岛”等多种问题,使产业链中各项资源和不同利益获得者快速完成业务协同及对接,提升港口物流不同环节整体运营成效,对港口基于大数据拓展全新服务业态来说十分有利[3]。例如,深圳盐田港区经过构建“易物流盐田”这一智慧物流相关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仓储运输企业、船公司、海关、码头、货主、堆场以及停车场等不同环节数据的共享以及交换,利用大数据展开联动管理,有效降低了扎堆排队、空载运输以及无效等待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提升运输整体成效,同时减少物流成本以及给城区带来的干扰影响。

2.2重视使用自动化技术

新时期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给港口使用自动化技术带来全新动力,更多应用场景

得以逐个实现,并且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在于通过自动化集成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能力、AI处理能力、计算机网络能力,

于数字运营平台协调统筹,赋予大量自动化设备一同完成某一具体工序业务,逐渐减少人工参与度[4]。港口自动化大多体现在港区集装箱流转的环节,其中包括水平运输、装卸以及识别等,并且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从识别环节考虑,近场通信、光学字符识别以及应答器成熟方案可以针对集装箱和集卡展开精准信息识别,

从装卸环节考虑,于真实生产环境中无人操控岸桥吊车已步入商用阶段。从水平运输角度考虑,无人拖车计划、自动搬运车已获得全方面使用。相关报道指出,

全世界首创高智能、全自动运行的示范段空轨集疏运智能系统已于山东青岛港建设完成,此系统集水平运输及港口装卸为一体,实现运输港口集装箱全流程自动化,并且改善了水平货运车数量较多占用道路引起道路安全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情况。

2.3重视落地感知智能化建设

数字化转型关键的一项内容即智能感知体系,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给港口建设智能感知体系带来了有力支撑,利用物联网各传感器实现采集信息、广泛互联以及深入交互,同时具备实时高效、安全保密、高效准确的特征,符合现场码头作业交互、管控需求,可以实现在现场作业背景下显示信息、更新数据。智能感知

在协助应急指挥、监管危险码头作业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例如,宁波舟山港通过智能感知各类终端系统,打造全程监管危险货物的体系,构建智能化、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的信息管控平台[5]。针对码头危险物品有关生产活动展开动态、全流程管理,给港口带来决策、预警、管控以及调度的依据,进一步提升全方面监管港口危险物品的能力及水平。

2.4重视构建大数据平台

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港口在安全防控、应急、环境、运维、物流、航运、设施等方面的数据,打造统一的数据库。针对数据展开标准化处理,深入挖掘数据存在的有效价值[6]。打造港口大数据相关引擎,实现“一张图管理”这一目标,并使其变成港口日常运营的关键基础性设施,进一步达成数据无缝共享,协调管理更加统一,作业效率得以提升,同时减少成本。

3结语

港口业务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任务,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各项技术不断升级,社会不断发展,转型内涵得以丰富,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建议方面,首先需要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由政府主导展开系统化布局,统筹掌握不同环节、阶段、领域的战略任务,进而推动全方位协调发展。其次,加快打造港口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及评价体系,确定行业技术标准,合理统筹专业力量处理转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鼓励各大港口企业构建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确定实施路径并不断优化。最后,加速发展远程操作控制、统一调度、智能化预警、无人驾驶等技术,促进处理方案成熟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鲁强,王宪刚,张晋,等.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世界一流港口技术管理模式[J]. 港口科技,2020(6):21-27.

[2] 侯贵宾,杨鹏南. 大型散货港口数字化应用实践[J]. 港口科技,2020(2):1-5.

[3] 罗本成. 港口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及实现路径[J]. 中国远洋海运,2021(9):48-53.

[4] 安萍. 港口数字化采购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 物流时代周刊,2022(8):42-44.

[5] 杨凯,邓志鹏. 内河中小型港口"智慧港口"发展需求及建设方案研究[J]. 中国水运(上半月),2022(5):97-99.

[6] 李飞,彭捷,布少聪,等. 数智算法驱动的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业务可视化运营[J]. 港口科技,202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