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韩立群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会进行一定的城市更新,现阶段城市整体形态就与20世纪80与90年代存在较大区别。在新时期下的城市更新面临着一系列管治困境,要想推进城市更新,提高城市改造成效,应针对不同时期体现出来的管治困境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因此,应当站在城市更新视角下,找到最为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意义及现存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并探讨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发展对策,以求能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受到过去城市建设诸多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使如今新时期环境下,以往的城市规划方式早已无法充分符合当下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因此,应加快推动城市的更新,进而妥善解决城区建设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而在城市具体建设阶段,应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作为切入点展开全面考量,在充分了解城市规划现状及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间互相作用的前提下,思索将城市规划作为基础的城市发展对策。

1城市更新的内涵和基本研究视角

城市更新,顾名思义,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其中既包括切实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土地效率、促进城市功能发挥和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等,又包括引导城市居民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贡献力量等等。其具体工作内容则指向相关工作单位或工作组织,在政策、理念保障和强调的情况下,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和方式获得政府、市场、社会、人民等的全力支持,以对城市破旧、低效、危险的存量建设进行整治改善、盘活利用和活化提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另外,其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以探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的有机更新,以及从城市形态学视角探讨城市更新两个角度,分别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芒福德的地域城市为杰出代表。

2城市更新中的设计问题

2.1未结合实际需要

部分城市在更新、设计过程中,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导致设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交通条件不佳的城市,设计了较大的商务区域,其商务活动可能因消费者不足而难以开展,那么这一设计是不成功的。

2.2设计方案不够合理

城市更新中的设计需要以设计方案为蓝本,部分地区城市更新工作目标明确,但方案不合理,同样影响工作质量。如设计投资较多,超过城市可承受的范围,或设计过于复杂,城市无法实现设计目标等,均属于不合理设计。

2.3设计过程管理不严格

设计完成后,需要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符合实际情况。部分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不能有效跟踪方案的全设计过程,不能在施工前做好模拟分析,会带来设计无法实现、局部返工等问题。尤其是重点区域的模拟,一般需要反复进行,以了解设计的合理性,避免设计付诸实施后出现施工困难,不严格的设计过程管理会增加该问题的发生率,需要予以重视。

3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3.1明确职能定位,确保城市更新秩序

首先,各地的城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对城市计划方案进行高度重视,并把城市规划视为基本前提,来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并以此使城市更新能严格地按照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执行,这同时也是城市部门在城市更新中的基本工作,并以此最大程度表现出公共管理属性;其次,城市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加强对城市更新中的市场监测和管理力量,对各竞争单位之间的市场收益分配作出科学平衡,构造出一种合理的工商企业、居民之间公允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合理、科学的市场机制系统,以便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的良好发展;最终,城市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对社会各个利益方之间展开统筹协调,打造一个有序、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竞争环境,持续完善与优化城市内部治理机制,以便为城市更新的全面完成,打造优良基础。

3.2发挥城市规划作用

在城市实际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作为最基础的原则,对城市更新的良好发展,具备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协助城市更新充分明确其具体更新目标,借此最大限度防止城市出现更新混乱、无序情况,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的规范性、有序性。通过本质上来看,城市更新是全方面贯彻落实城市规划设计内容的一个基础过程,其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也从某个方面上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整体更新品质和最终水平。鉴于此,政府必须将城市规划的具体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并对城市规划方案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定,同时把社会全局利益视为基本核心,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保证对城市规划工作具备相应的严肃性,在对城市进行具体更新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及实际内容,来展开有效的建设及更新,若是在此阶段出现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则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罚,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城市规划自身所具有的引导作用,以便可以为城市更新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3.3坚持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原则

首先,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时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在进行城市规划中不但应当充分满足如今新时期环境下人们的具体需求,同时还应最大限度避免为后代人带来损耗与伤害。简而言之,在对城市展开规划工作时,应当尽可能在不损坏城市固有生态人文环境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并且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借此进一步推动城市实现文明、绿色、节能发展;其次,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城市居住人口而言,其作为城市主体,在此情况下,则要求在展开城市规划阶段,应当紧紧围绕城市居民的实际要求而开展,在此阶段相关人员应当与当地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建筑风格等展开合理规划,并与城市特征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出城市的资源作用,展现城市独特魅力。在实际设计规划阶段,相关人员应当利用群众走访等方式,来加强对于城市居民具体需求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与基础性设施建设有关的方面,之后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大力支持下,来对城市展开科学的规划与改造。

3.4城市更新的主要方法

在一个城市之中的部分区域建设时间相对较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当时的城市设计与规划在如今现代化城市建设阶段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落后性,从而造成某个时期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全盘性恶化情况,这则会为市容市貌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带来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对于这部分城市区域,相关部门则建议需采用拆除重建的城市更新方法。与此同时,在部分城市之中的某些区域于服务水平及性能方面,早已无法充分符合现代化社会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其主体结构仍旧具备一定使用价值,只需将其作为基础前提来展开科学、合理的改造与升级,让原有低效功能取得显著提高,如此则可真正意义上实现整旧翻新的根本目标,让部分较为滞后的城市区域充分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城市进行全面更新,有益于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与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但由于城市更新涉及物质与非物质这两个方面,在此情况下,则要求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做好顶层设计,提升组织实施的整体水平,开拓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多方合作。同时,对城市更新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使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调整社会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荣荣.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2(4):69-70.

[2]魏春雨,李晓峰,谭刚毅,等.“建筑适应性”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7(1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