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型流感病毒在儿童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探讨血常规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甲乙型流感病毒在儿童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探讨血常规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

刘娟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在儿童中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估血常规相关指标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儿科甲乙型流感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甲型流感(甲流组)400例,乙型流感(乙流组)80例,均进行流感病毒抗原和血常规检测,分析流行病学特点并对比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甲型流感阳性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乙型流感阳性率,P<0.05,4-6岁属于流感高发群体。甲流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均显著高于乙流组,P<0.05,但是两组淋巴细胞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以中甲型流感发生率更高,甲型与乙型流感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中4-6岁儿童阳性率较高,对于疾病的诊断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儿童;流行病学;血常规

    流行性感冒病毒类型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均属于正黏病毒科,其中感染率较高的是甲型流感病毒,乙型病毒则在局部流行。常见的一种具有强感染性的病毒类型,人体在感染病毒会出现1-4d潜伏期,后出现畏寒、高热、头痛、闭塞、咳嗽等症状[1],如情况严重则导致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和呼吸急促,对生命安全的威胁较大。对该病的高发群体进行分析,发现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感染率高,其中儿童因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流感季节,约40%学龄前儿童,30%学龄期儿童发病[2],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需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在儿童中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比血常规指标差异,内容具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儿科甲乙型流感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甲型流感(甲流组)400例,乙型流感(乙流组)80例。甲流组男206例,女194例,年龄区间3d-12岁,平均年龄(6.12±1.23)岁。乙流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区间4d-12岁,平均年龄(6.08±1.19)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指标:①实验人员均自愿参与至本次实验过程中;②实验方案得到医院审批;③各项检查完整。排除指标:①精神类疾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中途退出实验。

1.2方法

受检人员均接受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使用采集棉棒在咽后壁、上颚扁桃体位置进行擦拭,获取检验样本,放于封闭试管中,及时送检。在将样本送至检验室后,将其放于样本提取液中,充分混合后将棉棒完全浸润,后不断挤压,将其中液体挤压结束之后,放于装有100μLd的移液器中,置入试剂版样本孔中,等待10-15min后获取结果。

对受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测,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获取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不同年龄段流感检出率。

(2)分析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不同年龄段流感检出率

甲型流感阳性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乙型流感阳性率,P<0.05,4-6岁属于流感高发群体,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例(%)]

年龄段

甲型流感阳性率

乙型流感阳性率

χ2

P

1n=162

306.25

22.00

27.195

0.000

1-3n=148

285.83

22.00

25.075

0.000

4-6岁(n=90

8016.67

55.00

28.785

0.000

7-12岁(n=80

428.75

11.00

44.113

0.000

2.2分析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

甲流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均显著高于乙流组,P<0.05,但是两组淋巴细胞对比无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分析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109/L)

组别

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

血小板

甲流组n=400

7.87±3.12

1.14±0.43

188.76±46.11

乙流组n=80

5.88±2.11

1.19±0.65

168.21±31.23

t

5.458

0.905

3.813

P

0.000

0.366

0.000

3讨论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患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感染病毒后出现持续高热、肺部炎症,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威胁,因此需及时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干预[3]。在对该病的诊断中,流感病毒抗原的胶体金检测方法属于检验的金标准,其中甲型流感阳性率更高[4],这与病毒的自身特点存在密切的联系,甲流主要因H1N1病毒感染导致,该病毒传播性更强,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均可传播,传播的途径较多,速度更快,而乙流主要因乙(B)型流感病毒引发,该病毒的传播性较低,只在人和猪中传播,传播途径减少,因此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检测的阳性率更高。而4-6岁儿童所处于学前阶段,自身的免疫系统较差,无法较好的抵御病毒,聚集后感染的概率较大,而7岁以上儿童自身免疫力发育完善,3岁以下儿童则较少聚集,因此阳性率较低

[5]

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血常规检测发现,甲流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更高。这是因为甲型流感症状严重程度高,甲流抗原容易发生变异,而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了的新病毒多无效,炎症程度高,较乙型流感在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上,指标更高,差异显著[6]。但是该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特异度较低,无法对疾病进行确诊,因此可作为疾病初步判断的一个检查项目,需与流感抗原检测结合,提升诊断准确率[7]

综上所述,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以中甲型流感发生率更高,其中4-5岁儿童阳性率更高,血常规对于疾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用于初步诊断,需要结合流感核酸检测等方法对疾病进行确诊,以明确疾病。

参考文献

[1] 曹焕萍,彭银花,叶江艳,等. 上海漕河泾地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致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1,35(4):453-456.

[2] 余成强,何家花,段晴晴,等. 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1):31-33.

[3] 杨芝芝,杨洁,邓建军,等. 血常规指标及比值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流感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20):2876-2880.

[4] 贾兴旺,吴云风,陈泽衍,等. COVID-19患者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结果比较[J]. 生命科学仪器,2020,18(4):73-76,67.

[5] 孙华宝,王涛,赖启南,等.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血常规分析[J]. 江苏医药,2020,46(6):557-560.

[6] 唐强,张伟兰,李辉.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免疫细胞变化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41(12):745-749.

[7] 章海峻,茅利明,陆春琴. 甲/乙流感病毒感染患儿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J]. 浙江临床医学,2020,22(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