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解析

寿贺影

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110024

摘要: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将对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基于此,国家及相关领域必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视程度,加大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化学检测技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切实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负责。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化学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1化学方法

理化技术是最早应用于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比色卡和比色管法,将检测需要的试剂预先固定到试纸卡或一次性检测管中,在使用现场只需将样品液滴加到试纸卡或检测管中摇匀,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并与相应的色阶卡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样品中待检物质的含量值。该方法具有使用简单、准确度较高、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方法学验证的检测项目有亚硝酸盐、甲醛、甲醇、硼酸、食用油过氧化值和酸价、水产品中的组胺和面制品中的铝等。其中,盐酸萘乙二胺法对肉及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中,方法检出限为1mg/kg,远低于食品中的允许添加量,能够满足日常检测要求。采用色酸法和乙酰丙酮法检测白酒中甲醇,检出限分别为0.4g/L和0.6g/L。硼酸用姜黄素比色法,检出限达到2.5mg/kg。水发产品中的甲醛使用AHMT比色法,检出限可以达到固体样品的5mg/kg和液体样品的5mg/L。面制品中的铝检出限达到25mg/kg,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也有用比色卡法检测的产品。

2我国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方式单一

从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条例中可以发现,我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检测方式单一,主要运用色谱法、酶法、生物法、化学法和免疫法等技术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方式单一,检测难度增大,检测准确性受到限制,无法在庞大而又复杂多样的食品中进行多元化、精细化、准确化和技术化检测。

2.2化学药剂因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化学药剂也应运而生,尤其是针对病虫害防治的化学药剂,给农作物以及果蔬等产品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化学药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控制药剂用量,一旦超过定额标准,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会给相关衍生食品的食用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3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3.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检测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利用专业的色谱仪器,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或其他安全检测的应用,目前取得的实际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现阶段,在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双重支持下,气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被广泛应用在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污染物检测之中。与此同时,该方法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检测的种类较多,局限性小,除此之外,对于检测样本的需求也相对较低,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且检测结果较快,效率高,质量好,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2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光谱检测技术中,近红外线光谱技术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通常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检测。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方法也逐渐趋于成熟,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一些液体食品进行检测,对液体食品检测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高度的保障,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技术之一。

3.3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技产物,集结了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学科理论知识,如分子生物技术、微加工技术、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等。在实际应用时,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主要是采用大规模列阵形式对食品中的不同生物分子进行排布,以便使其形成可进行预目的靶向分子,并将其反应到固相表面,这样才能与芯片产生化学反应。随后还要利用同位素法、化学发光法或酶标法等显示反应结果,同时还要采用精准度高的扫描仪对反应结果进行全面记录,再利用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汇总结果信息,真正达到对食品中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分析与检测的目的。目前,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常见的生物芯片分析技术形式一般体现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以及微流控芯片等分析技术上,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绿色食品和放心食品。

3.4化学分离法

针对油脂以及含脂肪食品样品采用磺化法或皂化法,将油脂从憎水性转化为亲水性,进而提取样品中所要测定的非极性成分,或是采用沉淀分离法,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促使被测组分或干扰组分有效沉淀,经过实施过滤以及离心处理后,将其与母液分离。

4未来有望获得较大发展的新技术

(1)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技术在传统免疫层析技术的基础上引入荧光微球增强技术,使得该技术不仅具有快速检测技术的便捷快速、成本低廉,同时还实现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定量。在定量检测方面已接近化学发光法,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兼具快速检测技术和定量检测技术的优势,已经有个别项目通过了方法学的验证,未来势必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2)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与常规的PCR核酸扩增技术相比,该技术不需要PCR仪复杂的程序化温度循环控制,不需要电泳和紫外来观测结果,只要保持60~65℃恒温、15~60min即可实现109~1010倍的扩增。在核酸扩增过程中快速地产生大量的白色焦磷酸镁沉淀,凭肉眼就能判别是否扩增。但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LAMP需要设计4种特异性引物,而常规PCR只需要2条引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成本低、耗时短、操作简单,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优势。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难题之一,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增加食品安全技术检测支持,促使我国落后的检测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提升,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经验,精细化进行食品检测,从而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与高效性,减少食品健康安全隐患,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吴迪,高伟哲.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36):184+186.

[2]韦丽妮.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20(23):196-197+217.

[3]李新玲.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0(20):209-211.

[4]费莎.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技术的应用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26):40-41.

[5]苏小平.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0(17):133-13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