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地下工程中的施工穿插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3

浅析大型地下工程中的施工穿插提效

许恩光

浙江嘉兴福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施工穿插是指将多个施工工序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进行的操作,以达到提高工程效率的目的。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推进,大型地下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施工穿插也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大型地下工程;施工穿插;提效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等大型地下工程也开始大量兴建。在大型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如何实现施工的穿插和有序衔接,对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在实际进行中,通常是将其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各部分之间不会进行有效的交叉作业。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增加了现场的工作强度,还会降低工程进度。此外,这种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不利于对地下管线进行有效保护,且后期维护工作也十分复杂。

1施工顺序优化

为提高施工效率,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提前进行施工部署,做好施工规划。对于大型地下工程来说,不同阶段的施工顺序对其工程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地下结构施工主要包括开挖、支护、结构主体、装饰装修和通风空调等多个步骤。以某大型地下工程为例,该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设计采用逆作法施工,且开挖深度较深,需按照“先竖向后横向”的顺序进行开挖。

在确定了施工顺序之后,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减少人工、机械作业量及材料消耗量。施工顺序优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提前对已完成的结构进行封底处理,减少支撑工程量;第二种是对后续工序的施工顺序进行优化,以缩短后续工序的工期。

例如某地下工程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在封底之前,先将基坑内的土方开挖至-6.0m高程左右,并利用基坑内已完成结构封底的条件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工作;待基坑开挖至-3.0m高程左右时,进行支撑体系、防水结构及模板安装等工作;最后再对基坑外进行封底处理。

2钢筋绑扎施工

钢筋绑扎施工前应进行钢筋加工,其数量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钢筋加工完成后,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在相应部位上标注加工的编号、尺寸和数量;钢筋绑扎前应检查现场安装情况,确认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绑扎施工;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的间距和数量进行绑扎,同时确保钢筋间距及保护层的准确性;钢筋绑扎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出钢筋绑扎图,并以此图作为指导进行施工;对于有复杂节点或结构形式的部位,应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加工和调整,保证钢筋安装的质量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必须选择质量可靠的焊条,应经过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长度超过20m的焊缝,焊接前应在坡口或坡面上垫好钢板或铜皮以减小焊缝厚度;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对各工种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关系,以确保各工种作业人员能够很好地配合施工;对于钢筋绑扎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和解决。

3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由于工期紧、施工面狭小,因此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浪费,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进行模板选型时,必须考虑到工期的要求,选择工艺成熟、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产品。

在进行模板施工时,可以采用一种新型可调节式活动板架。这种活动板架由两根直径为1m的钢管支撑、两根长2m的木方、两个滑轮和一个活动轨道组成。由于该模板架是活动的,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楼板;而且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将模板固定在楼板上,以防止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移位。这种活动板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并且具有很强的刚度和很大的承载能力。

为了达到施工效率的提高,在进行模板施工时应该尽量减少二次倒运。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活动板架立起来进行二次倒运。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要移动。另外为了减少模板重复周转次数、提高施工效率,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普通钢材制作模板。

另外,为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还可以采用一种新型钢模系统。该钢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上层为钢模板系统、下层为钢支撑系统。上层为钢模板系统的特点是可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和跨度;下层为钢支撑系统的特点是安装简单、承载力高、稳定性好。

4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前一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进行,同时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同时,对于墙体或板面较高的部位应采用串筒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连续布料。

2、在浇筑墙、板时,应先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 cm的水泥砂浆,并将钢筋固定在砂浆上。为避免钢筋下坠,可采用竹片或木楔将钢筋顶紧。同时,可通过使用水泥浆或其他措施保证墙体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对于顶板浇筑时应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应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此外,对于顶板梁、柱等受力较大的构件在浇筑前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3、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宜采取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浇筑。同时,应保持底板混凝土面与顶板混凝土面的高差不大于30 cm,防止出现裂缝。

4、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对其进行二次搅拌。为保证泵送混凝土的质量,可适当增加掺加高效减水剂的量。

5、在浇筑墙、板时,宜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第一层应从上而下或从中间向两边进行浇筑;第二层则在第一层的基础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浇筑。对于地下室结构复杂的部位可适当增加分层厚度。

6、对于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用跳仓法施工;对于梁、板等受力较大的构件应采用多点对称振捣和插入式振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振捣处理;对于钢筋密集的部位可适当增加插入式振捣的次数。

7、在浇筑墙、板时,宜采用斜面分层法或跳仓法进行施工;对于梁、柱等受力较大构件应采用斜面分层法或跳仓法进行施工。在浇筑墙体时宜采用水平分层法或垂直分层法进行施工。

5钢结构安装

1、钢结构安装施工主要包括场地清理、测量放线、钢柱安装、钢屋架吊装等几个环节。

2、钢柱安装主要包括标高与位置的确定以及对预拼装部位的处理。标高是指钢结构安装的基准面,位置是指钢结构安装的定位线。预拼装部位是指钢结构在吊装之前的校正工作,一般需要先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对预拼装部位进行校正,然后才能进行钢构件吊装。

3、钢梁安装是钢柱吊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包括对钢梁进行调平、校直,保证其垂直度及标高误差满足设计要求。调平是指将预先制作好的平面钢平台吊到对应位置,然后用水准仪校正钢梁各平面位置。

4、钢屋架吊装是指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主要包括吊装准备工作和吊装工作。吊装准备工作包括对吊装方案的设计以及对吊装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等;吊装工作包括将钢结构构件按顺序吊起到指定位置、用吊车将其缓缓放下以及焊接。

5、钢结构安装工程需要采用大型履带吊配合人工作业,履带吊设备要求高、重量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履带吊与吊车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出现碰撞事故。

6土方开挖

在大型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土方开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施工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因此,在实际进行土方开挖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基坑周边土体的保护,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出现由于基坑周边土体变形而引起的基坑失稳现象。此外,在土方开挖前,一定要对周围的建筑等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因开挖施工而对周围建筑造成损害。在土方开挖时,应遵循“三排、三放、一坑”的原则。首先是排土的方式,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适的挖土方式;其次是放坡;最后是放坡边坡坡度。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需要对土方的分层厚度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对土方边坡进行及时支护。

在土方开挖时,一定要保证各工作面之间的相互协调。如果各工作面之间不能实现有效衔接,就会导致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在土方开挖之前,应对施工区域周边建筑物等进行保护和监测;在土方开挖后,应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对其进行及时支护;当工程完成后,也应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只有在各个施工环节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才能有效提高大型地下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1]

7竖井开挖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竖井开挖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施工中,如果竖井开挖不合理,就会对整个工程造成较大的影响。首先,竖井开挖对地下结构物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竖井开挖不合理,就会对基坑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如果竖井开挖不合理,就会导致管线损坏。再次,竖井开挖不合理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因此,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合理确定竖井开挖方案,并通过对竖井开挖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来提高竖井开挖效率[2]

在竖井开挖时,应综合考虑地下结构物、管线及周围环境等因素。首先是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考察,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是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最后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结构物发生沉降或者开裂等问题。在竖井开挖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如果竖井挖得过深或者过浅都会对地下管线造成影响。此外,还应对竖井开挖深度进行准确把握。竖井施工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在竖井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提高竖井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3]

8临时支撑拆除

在大型地下工程中,临时支撑拆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完成临时支撑的拆除,不仅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度,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临时支撑的拆除工作,保证其安全可靠。

一般来说,临时支撑拆除主要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分段拆除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分块拆除,再将各部分进行连接。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施工条件、作业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拆除工作。其二是整体拆除法。这种方法是在整个地下工程中设置多个支撑结构,再进行整体拆除。其三是整体拆除与分段拆除相结合的方法。临时支撑的拆除是地下工程施工中比较关键的一环,要想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加强对临时支撑的有效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临时支撑拆除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做好对各阶段工作内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保证地下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4]

结语: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大型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穿插提效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空间布局优化、施工工艺优化以及交叉作业优化三个方面对施工穿插提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空间布局优化需要对复杂的施工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局;而工艺优化则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交叉作业优化则需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实现不同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工程整体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彭耀平,张俊彦,周会迪.浅析大型地下工程中的施工穿插提效[J].四川建筑,2020,40(06):202-203+205.

[2]王召.穿插提效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1):126-127.

[3]徐大为,潘峰,金韬.某高层住宅结构施工与室内装修穿插提效管理[J].上海建设科技,2020(02):82-85.

[4]高春利, 穿插施工在高层建筑中的提效应用研究. 湖南省,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