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活点聚人才 科技创新助发展

/ 2

强心活点聚人才 科技创新助发展

奥淇仑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010020

电科院认真落实自治区、集团公司揭榜领题部署,紧盯三引进一培养推进人才工作强心活点’”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人才建设提速升级,坚持在人才引、育、用、留全环节发力,奋力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把稳人才管理方向舵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党委抓人才工作力度一是坚持思想领航,充分利用党委会第一议题、中心组等学习制度,集中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要求,立足实际,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提出举措,全力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党委牵头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院领导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职工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三是以制度领航为保障,聚焦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需求,制定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管理实施方案青年员工培养实施方案《青年科技人员支持计划项目》等配套管理制度,突出授权松绑、完善评价体系、创新激励机制让人才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最大作用、体现最大价值

二、坚持外引资源内挖潜力相结合,注满人才蓄水池

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搭建人才共育桥梁。一是加大与战略合作单位在科研攻关方面的合作力度与6家战略合作单位联合开展8项科研攻关项目,涉及金额2013万元,在战略合作中进一步实现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的多赢局面二是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结合电网实际需求,以人才+项目方式,引进6名握关键技术的博士后进站开展科研工作,落地科研攻关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三是紧盯电网发展需求,聚焦数字蒙电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重要生产任务实践、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为抓手,在电网稳定分析、电网故障远程智能诊断、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应用、电力电子装备灵活控制技术等方面委我院本土人才团队以重任,实现国内多个首次,在提升内蒙古电网安全水平的同时,人才团队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现已培养草原英才11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4个、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人,还有多人获评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人才称号,人才蓄水池作用显著。

三是坚持搭台筑梯政策激励相结合,激活人才强磁场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汇聚人才创新发展合力。一是优化专家人才成长路径建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形成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轨并行齐头并进的局面,各类人才在核心业务拓展、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明显,取得较好管理实效二是加大薪酬分配引导通过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常规工作有管控、专项任务有考核、重大成果有激励的薪酬分配方式,通过正、负向考核手段鼓励人才立足岗位出业绩、出成绩三是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台建梯通过实施成长之星评选《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机制有3名青年拔尖人才成长为电网黑启动、系统仿真计算、过电压计算等重点生产任务和科研项目技术负责人,近3年入职的青年员工得以在电科院调试工程中快速成长,为青年人才创新创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二十大再一次强调,在国家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并且强调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自主研发、人才引入等措施在科技创新中均需要得到更为积极的应用,并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规范以及要求。

一、科技自立、技术自强的尝试以及实施

我国科技企业均极为重视企业科技的自立以及自强,我们科技企业已经基本能够实现技术的独立,使得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目前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当前的科研团队主要包含两个层次:基础研究的青年团队以及本行业当中研究能力且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核心技术人才。自党的十八大开始至今,电科院建立了核心人才的团队,当前企业创新研究的核心人才团队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而企业的青年人才团队,则为企业独立培养的人才,自十八大开始企业通过与国内各大高校合作,积极引入了大量具有研究能力的青年人才,这一批青年人才通过在实验室当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并且能够承担执行实验的相关责任。目前人才梯队的主要问题在于,经验相对较为丰富、能够承担中层管理责任的人才相对较少,即创新人才团队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二、重视基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为真正解决基础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同时相应国家基础研究加强的倡导,当前在基础研究、充分尊重个人研究成果以及科研合作方面同样实现了系统性的加强。

党的二十大,多次强调科技强大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对企业而言一旦无法掌握核心的技术则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建设必然受到相对较为显著的限制。在科技发展以及科技研究进行过程中,已经开始将重点方向偏向于基础技术的研发,即使得企业的基础技术为企业当前的发展赋能,并使得企业在本行业的竞争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目前针对企业技术的核心需求,已经建立了专门性的研究室以及研究团队,进行企业核心技术的研究。

促进科研以及创新的同时,企业同样充分尊重个人的研究成果,充分激发了企业员工创新以及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企业当中所有青年研究人员包括非研究岗位的员工,员工均能够与企业一同共享研究的成果。尤其对企业青年研究人员,在企业当中青年研究人员并非单纯的研究辅助以及实验辅助人员,而是能够独立承担研究责任甚至能够独立运行研究项目的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凭借对研究人员个人成果,尤其青年研究人员的充分尊重,企业当前已经形成了能够正向循环科研环境,因此企业研究成果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除建立企业自身的独立研究团队以及研究中心外,由于企业的业务涉及较为深入的专业内容,因此完全依赖企业研究团队无法完全满足研究的需求,考虑到该种实际情况,根据国家鼓励科技合作等相关政策,企业同样积极寻求协同以及合作,当前企业已经各业务方向相关的多个领域的研究结构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并通过积极的对外合作,有效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模式的优化。

科技创新是二十大对我国所有行业以及所有企业的要求,在我国当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各个行业以及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电力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主动尝试,尝试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改变企业经济增长点,使得能够在掌握核心科技的情况下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以二十大的精神规范企业的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企业过去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主要道路,同样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