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领域新技术的应用

/ 2

骨科领域新技术的应用

朱海洋  ,王艺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科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生命线”,一家医院口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如今,随着医院对新技术的越发重视及我国医学技术的越发先进,骨外科领域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

一、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出血少,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楚,对脊椎稳定没有太大影响,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减少手术中麻醉和神经根的损害等,目前椎间孔镜技术已经在骨性狭窄、椎间盘摘除、腰椎融合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结核和肿瘤等骨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一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椎间孔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脊柱微创技术,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微创腰椎间融合与椎间盘再生即为微创脊柱外科重要发展趋势,将极大地缓解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尽快恢复健康。与常规的开放性手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对病变部位精准、创伤小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对椎旁肌肉、椎板、棘突和脊髓后面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对脊髓稳定带来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也很少,患者可以在手术结束后尽早下床做康复训练,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此外,这种手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能够保持清醒,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身体变化,以免出现意外伤害到神经等情况。与常规开放性手术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经济负担小,并发症少等方面。

腰椎间盘的感染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但却有着难以根治、易反复的特征。但近年来,由于脊柱手术的发展,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创手术越来越多,因此,腰椎间盘炎发病率逐年增高。手术处理以手术切除、引流加病灶切除为主。过去,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开腹手术来治疗腰椎间盘的严重炎症。通过经皮椎间孔镜术进行腰椎间穿孔手术,结合抗生素,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只不过这种手术对术者的解剖学和操作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手术的学习时间比较长。另外,这种手术一般都需要在 C型臂 X线或者 CT的引导下进行,所以经常进行该手术的话,会有一定的辐射和感染的危险。其对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脊柱运动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化等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二、关节镜技术在骨关节外科中的应用

关节镜在关节外科应用已久,最早主要应用在膝关节、肩关节,随后,肘关节镜、髋关节镜等各种微创技术也渐渐问世,这些技术对肘部关节炎的治疗,肘部滑膜的切除,髋关节疼痛、发炎、韧带损伤性疾病的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在关节病的治疗上已经逐步推广,而且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最近几年,腕关节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腕关节韧带受损的严重程度、范围大小、软骨受损状况、滑膜是否发炎等情况,并且在处理腕管综合征、三角纤维软骨病变时出血较少,康复快,与传统的手术比较,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除此之外,踝关节镜术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产生了一些较好的成果。随着关节镜微创介导手术的逐渐发展与成熟,在关节镜下进行骨科外科手术治疗变得更加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治疗费用,同时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三、肌骨超声在骨科领域的应用

肌骨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超音波检测技术。与常规超声相比,肌骨超声通过使用高频探针,扫描骨皮质及其周边软组织的病灶,并在移动过程中对其影像进行动态观测,实现对其影像进行实时定位,从而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低龄婴儿,肌骨超声更是显示了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能对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块大小以及关节内部的状况进行细致的观测,有着很高的诊断价值。近年来,肌骨超声已经与X光片、 CT、 MRI等多种成像手段相媲美,在骨关节外科、风湿科、康复科、神经外科等多个学科中具有无辐射、可重复、成本低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已有文献报道,肌骨超声波在检测胫骨远端骺板损伤时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且与 X线平片检测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可作为骺板损伤检测方法的依据。当然,它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其穿透力有的,不能深入到骨头里,不能完全展现出一个关节的整体解剖学。所以,在使用肌肉和骨骼超声波诊断后,如果还不能明确诊断,可以联合 CT和 MRI等其他可以更加直接地展示解剖学特征的检查来诊断。与此同时,由于肌骨超声对操作者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对检查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联系来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还要操作者提升自己的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四、在骨科微创技术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

利用计算机对患病部位进行断层扫描、血管剪影、核磁成像,能够对患者体内的骨骼构造进行详细了解,进而帮助医生成功地进行手术,提升手术的成功概率,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通过计算机对手术病灶等有关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整个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医疗仪器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并提高手术效率。其运用到的可视化技术以及友好的人机接口可以产生一个有关患者手术部位特征、状态等方面的三维场景,能够通过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仿真,从而提升手术质量,并提升手术的成功率。目前,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微创外科技术,在义肢制造、螺钉植入、关节置换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技术已受到普遍关注。其可以实现对手术中的一些操作进行智能化,在脊髓外科等有关领域的手术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减轻病人痛苦,并有助于病人尽快恢复。不过,常规手术方法很难清晰观察到病变部位,容易增加手术的困难程度,而随着导航和定位技术的积极运用,使得手术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治疗在颈椎、脊柱等单一部位上,能够极大地增强其稳定性,为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医疗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技术,每一次操作都有风险,而且风险也是无法预测的。新技有很多优点,但也避免不了的会有缺点,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适应证。虽然,许多新技术现在还处在起步或发展阶段,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