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

唐双奇

沈阳师范大学美  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文字是人类用表意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 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 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 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关键词:汉字;文字;四大文明古国

一、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

四大文明古国是一个世界发展历史上最早可以进入文明建设社会的四个不同国家,分别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现在只有中国文化流传下来,其他三个古老的文明已经消失了。人类今天所拥有的科学,哲学,文化传统艺术教育等方面的丰富学生知识,无不源于它们的古典主义文明。它们都起源于流域,建在易于生存的河流平台附近。这些地方有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特别是河流,提供肥沃的冲击平原和强大的灌溉条件,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其他技术,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于世界的美索不达米亚最伟大的文明是不同的,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四种人类文明的主要领域,最早诞生的发源地,后来在爱琴文明,不包含在其中。四大文明的意义研究并不在于通过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社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他国家地区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影响。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中国的汉字,古代以及巴比伦的契形文字,古代对于埃及的象形语言文字,祭祀体文字,世俗体文字,科普特结合文字,古代传统印度的印章进行文字。

二、四大文明的文字

(一)中国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殷商甲骨文。后来,西周将金文译成大篆,秦朝将六国统一为小篆。隶书出现在晚秦,草书出现在西汉,楷书和行书出现在东汉。甲骨文,金文,篆书笔画进行连续婉转,到了很多隶书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成了一个纯粹的方块字,便于学生书写,成为了中国古今汉字的分野,汉字发展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企业使用不同时间最长,没有系统出现断层的文字。古代的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造币唯一传承至今,唯一剩下的文本,从中国文字产生的文字,越南,西夏,女真,契丹文的语言已经消失,日语汉字知识的记忆部分,分为传统和现代中国文字简化。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够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则已达到99%。简体字和繁体字的计算分析结果差不多一样。汉字它自型优美,辨识度高,意动且具有一定关联性,形象更加直观达意,信息数据量大,这五个特点是汉字的书面语在感知理解的各个管理方面我们都有较高的速度和效率,能够有效实现自己阅读教学速度,理解速度,基于网络速度的协调经济发展。快速阅读也是中国崛起的自然因素,汉语将永存。

(二)古代巴比伦契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属于象形文字。大约公元前3400年前后,契形文字的字体开始渐渐的形成,开始多为一些图画的样式,大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契形文字逐渐变得慢慢成熟,字形不再是一些图画而是变得更加简洁干练。文本形状已被发现写在挡泥板,几个写在石头或金属板蜡。许多古代文明的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语系的关联。契形文字的字形也随着社会文明的演变发展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进行统一固定为一个音节符号。在2000多年间,契形文字一直是古巴比伦唯一的文字体系。文本形状已被用于年前公园公园后,丢失后,自19世纪以来,它才被陆续发现古代形成亚述科学学科的研究。

(三)古埃及象形,祭祀体文字,世俗体文字,科普特文字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可以构成一个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是象形文字,根据了解,大约公元前3000年才产生了这种文字体系。来自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符号系从原始图片演变。象形文字就是为了我们使用和方便,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设计加以分析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世俗书写是僧侣书写与祭祀书写的比较,它比较简单,不具有图画的特征。它的写作方向保留了祭祀性写作、固定的从右向左、科普特式写作的传统,这是古埃及写作发展的最后阶段,深受希腊和圣经文学圈的影响。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经常被雕刻成坟墓,石棺,调色板,雕像,洞穴悬崖和其他石头材料,有时雕刻在陶器,木头和纸莎草纸上。

(4)古印度印章文字

印度河有古文字,主要是在石头或泥雕上进行的,所以又被称为是印章文字印记。其中存在很多文化符号系统都是通过象形的,可能还处在一个象形文字发展阶段,但又有因为表音节和重音符号,所以也被称为是像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印章上刻有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白,据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是车主标题的印章名称,篆刻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密封多用途皂石,粘土,象牙和铜制成,大多刻有没有20余个铭文,有很多生动的浮雕,其主要议题是在动物中常见的,古印度河流域的人狩猎,导航,娱乐等神话场景和宗教内容。共发现通过这种文物2500种左右,自制符号共400到500个,这些信息符号系统一般由直线条组成,文字可以清晰,这种雕花和文字是什么关系发展还不清楚,根据我国学者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是我们应当主人的姓名和头衔等掉话,可能是由于他们所崇拜的事物,这些问题应当本身来说就是这样一种雕刻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更加丰富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教育内容。

三、文字的意义

文字的产生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得以长久保存,使社会群体的记忆有了飞跃性的增长,异代之间的交际成为可能。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与几代以前后和几代以后的人接触。文字产生之前,前人的思想只能靠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后人不可能直接了解和感受,因此前人的思想在传递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变异。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思想可以通过书籍世代相传,使得后代能直接感受到前人的思想。文字的产生突破了语言在空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得以传到远处,使社会群体的活动范围和交往飞跃性的增大,异地人们之间的交际成为可能。群体内部人际间的社会联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广泛的、多种类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促使了社会整体的迅速发展。

在人类进化史上的文字是无知从发蒙人类文明的野蛮的区别,文本显示,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钥匙。文字见证了人类的发展研究历程,使得企业各种具有重要数据信息技术得以保存为后续的考就留下了可靠的证据,促进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学生思想教育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让人类方便的生活学习交流,因为有文字的出现,才有后世精彩纷呈的艺术传统文化,所以通过文字的出现拥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简介:

唐双奇(1997.12),男,汉族,籍贯:江苏连云港,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

术与设计学院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