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

陈雪梅

浙江浙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邮编314000

摘要:智能建筑主要是通过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中,例如:电气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使之与建筑本身成为一个有机的集合体,给用户带来一个智能、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了更科学和合理地建设智能建筑,本文就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智能化建筑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日本就开始建设智能化建筑,并且有超过60%的建筑类型为智能化建筑,在建设内容上,智能化建筑更突出高效性、节能化及智能化,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水平。但是目前看,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整体水平不足、施工不规范、电气系统运行不达标等。

1智能建筑技术概述

2.1智能建筑技术的内涵

GB/T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定义为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于一体的建筑,此类富有智能化特色的建筑可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健康、节能环保的环境,有效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智能建筑技术是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形式,除建筑技术外,还融合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建筑高度重视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升级施工方式,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智能建筑技术贯穿建筑工程始末,在设计、建设、管理等环节均有所体现。智能建筑系统的核心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等。

2.2智能建筑技术的作用

智能建筑技术有效突破传统建筑发展方式的束缚,具有的多重作用如下:(1)在设计阶段应用智能建筑技术:例如,依托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以更具直观性的方式判断设计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2)在施工操作阶段的应用:依托物联网促进数据的共享,发挥出数据对建筑工程的指导作用;联合采用动态监控、数据检索等方法,明确材料供应、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等具体情况,结合工程需求动态调控资源,推动建筑工程建设进程。

2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

2.1配电箱安装技术

智能建筑中会设置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耗电量非常大,并且很难估算,这就对电源和配电箱的可靠性及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智能建筑的配电箱安装,要先对建筑用电负荷进行精准估算,由于其实际用电负荷很难估算,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在图纸会审阶段采用系数法、负荷密度法进行用电验算和核验,从而准确预估用电量,选择合适的配电箱。要严格遵守相关监管部门制定的规范要求,同时还要按照智能建筑对配电箱的设计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装技术。

2.2防雷接地技术

智能建筑中有很多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这些设备对抗干扰性要求非常高,所以防雷接地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设备防雷接地施工中,需要保障整体良好的接地体,要将防雷引下线设置充足,对等电位要实施多层屏蔽。另外,还要对电位笼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所有连线点以及电气连接状态处于一个高位水平。此外,还要在智能建筑的各个楼层设备之间预留和建筑结构设置的防雷引下线直接连接的连接板,将接地的主干线进行紧密连接,避免那些电子设备受到雷电流的干扰。最后,还要结合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接地干线,对电子设备起到防雷保护作用,同时在进线端位置设置专门的阀型避雷器、保护器,减少雷电干扰。

2.3电气插座、、开关施工技术

在进行电器插座和开关施工时,要按照清理、接线、安装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要先对预埋盒中残存的杂物等进行清除,之后用湿布把盒内的灰尘擦拭干净,如果出现锈蚀问题,需要再刷一遍漆。其次,在接线时,单项双孔插座连接线,如果插座横向安装,插座的右极接线柱要和相线连接,左极接线柱要和中性线连接;竖向安装,插座的上极接线柱要和相线连接,下极接线柱要和中性线连接。单项三孔和三相司空插座连线时,单项三孔插座接线,插座上空的接线柱要和接地线连接,面对插座的右极接线柱要和相线连接,左极接线柱要和中性线连接;三项司空插座接线,面对插座上孔的接线柱需要和地线进行连接,下孔极和左右两极接线柱要分别和相线连接。接地和接零线不能串联。开关接线时,相线需要由开关控制,接线时要认真谨慎,线对导线的相线和零线进行连接,并且开关要控制电源相线,开关断开后,灯具上不能出现电能。扳把开关的两个静触点,要由两个接线柱连接。接线后,把开关芯固定到开关盒上,把扳把上的标识向下安装。盖板和建筑表面要贴在一起。双联和以上的暗板把开关,每一联为一个单独的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具。接线时,要把相线接好,分别和开关上与动触点连接的连线桩相连,并且开关线连接到开关静触点的连接柱上。安装的开关需要使用专门的开关盒,专用和的周围不能出现空隙,盖板需要保持端正,并且和墙面紧贴。

3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要点

3.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要与土建施工相互配合,做好强弱电的设计与安装工作。从施工流程上看,主要在土建工程做好墙体防水处理后开展,避免电气施工破坏墙体结构的防水层,且埋件应及时安装,避免遗漏,只有对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培训才能够确保电气基础施工质量。

3.2主体施工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工程配电装置,电力及电缆装置类别、型号等,配电装置、电力和电缆装置、配电箱三者要相互交接、协调,制定优化安装措施,按照安装施工计划,做好超前监控,进而达到安装施工技术质量应用的预控分析。在主体施工的过程中,要遵循“以点带面”的施工原则,与土建施工紧密结合,做好电路管线的铺设。例如施工过程中选取使用剔槽埋设施工过程中要事先确定电缆弯曲半径、埋设绝缘导管时所采取使用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接地线时要依据材质确定接地范围。

3.3电缆敷设

①施工前对电缆等设备型号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对规格等进行查找,并做绝缘性测试,测试的结果已经要可控,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接头位置应做好醒目的标志标记处理。电缆顺序的配置及管理过程中,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配置,保证敷设地下环境干净、整洁、干燥。②插座、开关等安装。线盒内引出导线及开关设备,插座面板结构应做好高效连接,将开关与插座对应的导线应置于线盒中,面板结构应端正等。③烟雾电气监控。

3.4设备的安装

例如在配电箱设备的安装中,由于其设备型号相对较多,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问题,如配电箱的型号与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不一致,配电箱的箱皮相对较薄,容易在安装及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形损坏,该用端子的位置未使用端子,塘锡的地方未进行塘锡等。针对上述问题,在配电箱安装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安装图纸的要求选取配电箱,货物接收时要仔细检查,尤其是对于型号、规格等,确保箱体结构厚度符合设计基准要求。

结束语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对智能建筑中各种电气化系统的正常使用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各个电气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智能建筑整体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充分发挥出智能建筑的智能水平,为智能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使用功能,提高居民的使用体验,最大化实现智能建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云峰.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1,17(36):132-133.

[2]李亚强,代子键.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2020(10):310.

[3]张得永.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