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师范精神的时代特征——以南通清末创办的四所师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3

 近代中国师范精神的时代特征——以南通清末创办的四所师范为例

孙红兵 ,刘锋 ,张松祥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伴随着新式师范学校的创建,近代中国师范精神逐步呈现出可贵的务实精神、超前的启蒙意识和浓厚的红色基因等时代特征,集中体现在新式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校徽校歌、教育教学和师生的思想言行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师范教育  近代中国  师范精神  时代特征   

师范精神是向完美教师形象、理想教育目标奋发进取、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师范教育人修身正己、自我提升、奉献教育、爱岗敬业的品质与追求,是他们灵魂深处体现的为他人全面发展无私奉献的理念、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1]师德师风佳、知识技能高、示范传承好、奉献意识强等,共同构成了师范精神的内核。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师范精神具有几乎同人类文明进化一样漫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师范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在中国近代史上,伴随着新式师范学校的创建,近代中国师范精神逐步呈现新的时代特征,它集中体现在新式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校徽校歌、教育教学和师生的思想言行等方方面面。

20世纪初,中国多地开始积极创办新式师范学校。在江苏南通,有1902年张謇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沙元炳创办的如皋公立师范,1905年创办的通州女子师范,1906年创办的海门民立师范(四所师范校名后来多有变更,下文将四所师范依次简称为通师、如师、女师、海师)。在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短短的四五年间密集创建四所师范,这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创举。这些师范属于全国最早的一批师范,是中国近代师范学校诞生和初步发展的历史缩影。

在中国近代史这个特殊的大背景下,我们对这些师范学校从清朝末年创立到民国初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会发现近代中国师范精神至少具有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开启民智的启蒙意识和救国救民的红色基因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可贵的务实精神

中国近代的师范学校从创办开始,就讲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视差距,发愤图强。这些师范为此采取的改革措施很多,例如强调男女平等,女子也可入学;重视师资建设,甚至引进外籍教师;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重视师范特色等。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成为师范精神中的重要因素。

张謇创立通师之初即确定“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为校训。[2]无独有偶,沙元炳创建如师之后也以“真实”为校训。校训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办学宗旨、教风学风的另一种体现,目的在于使师生随时注意、随时实践,共同达到认同的目标。两所学校都强调“实”是最高追求,要求师生的思想、行动时时力戒虚伪,事事力戒浮夸,求真务实,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堂堂正正人。校训使师生深受影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真者,伪之对也;实者,虚之对也。人心风俗之大害,皆此虚伪之一念误之……常以虚伪为戒,作座右铭焉耳!学者苟能体此意,则悟厥真理,而事事不尚浮夸;持以实心,而念念皆能纯一,胥于此校训端其始基矣!” [3]

通师建成后,1903年,张謇赴日本进行了一次长达70天的考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等多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其中,日本师范学校的办学情况是他高度关注的内容之一。在这期间的日记里他有十多次关于师范学校的记录,如参观桃山女子师范、大阪府立师范后,在日记里记录了学校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课程设置、教学人员分工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謇还细致地记下了师范学校教室的长宽高矮、学生座位的间距尺寸、操场的面积、教具的质地,食堂餐具的摆放位置,甚至寝室里厕所、浴池的摆布情况等。务实精神体现在细致入微的文字记录里。参观之后,张謇写下了“师范者,兴学之本”的切身感悟,还对国内不重视师范学校的守旧观念进行了批评:“日本初效美国学制,全国建师范学校……今则每府、县各建一师范学校,又增建女子师范学校……凡事入手有次第,未有不奏成绩者,其命脉在政府有知识,能定趣向,士大夫能担任赞成,故上下同心,以有今日。不似一室之中胡越异怀,一日之中朝暮异趣者,徒误国民有为之时日也”。[4]沙元炳在建校之初也派副手张藩去日本考察教育。张藩用50多天认真考察了日本师范学校、中小学校、幼稚园、女子学校、盲哑学校办学情况,回国后整理出版了日记体裁的《甲辰东游纪略》,师范学校是日记关注的焦点之一,日记最后还附录了日本各类学校的办学章程。[5]这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创办者,没有学习守旧官僚的“中国他事不如人,何至读书亦向人求法”的盲目自大,而是从实际出发,虚心学习,归而仿效,继而创新,大大推进了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务实精神还表现在学校办学的诸多方面。例如教学内容方面,几所师范学校都没有完全对照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等制度安排学科。他们从师范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了国文、算学、教育学、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乐歌、图画、兵式体操等科目,甚至开设英文、日文、手工等让学生选修。政府规定必学的例如读经、讲经等学科,学校只在国文有关章节中做了一些安排而已。有的教师上课使用幻灯、手风琴教学。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令时人惊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师资建设方面,创办者都认同师资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弥补学校新式师资的不足,通师早年聘请8名日籍教师,如师聘请了4名日籍教师,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师范学校的教学水平高点起步,受益很大。这全然是正视差距、放下架子的正确心态,是虚心学习、务实开拓的实际行动。

二、超前的启蒙意识

近代中国启蒙思潮内容丰富,既包括中国古人的思想成果又积极吸收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内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启蒙主张。这些内容包括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宗教迷信等旧的传统与观念,传播民主、科学、文明、主权、国家、重视工商业等新思想、新观念,乃至救国救民的革命的新追求。中国近代的师范学校从初创开始就积极开展“启蒙教育”,很多师范师生不仅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启蒙,而且成为了先进思想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现象成为近代师范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们可以从上述四所师范学校的校歌来感受这个显著特征。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是反映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发展方向的宣言。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等等,在激励学生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03年,张謇亲自撰写通师校歌“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校有誉兮千龄始朝。”歌词首先让人有一种在天空俯视学校的壮观感觉:狼山巍峨耸立,环顾海阔天空;长江滚滚东去,气势锐不可当。苍茫大地风起云涌之中,师范学校诞生了,教育振兴国家就此开端!然后三次重复“民智”才能“国牢”的道理,振聋发聩。强烈的启蒙意识不仅表现在“始觉今朝眼界开”的感官层面;还体现在引领师生立足江海之滨,放眼世界,为启迪民智、振兴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理性思考。张謇在《师范学校开学演说》中强调“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为”,表达的也是这个理念。

如果说通师的校歌有些豪放的味道,那么1919年创作的如师校歌似乎是婉约的风格,其歌词是“湉湉泮水,巍巍学宫,我校位其东。经义治事,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思潮涌,两端执乎中。奠定邦家,化育童蒙,责任在吾躬。”歌词首先如同一位长者将学校的历史、方位娓娓道来,接着循循善诱,期望后来者学习各种才能并融会贯通,不因循保守,不盲目崇洋,既注重继承传统文化、又广泛吸纳外来文化,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化育童蒙、奠定邦家”。启蒙意识体现在教育师生不仅要有“体用贵兼通”和“两端执乎中”的独立思考和富有哲理的抉择,还要自觉担当通过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提高素质、确立爱国思想、国家意识的崇高责任。

20世纪初海师的校歌是“启发民智兮,教育为先。欲改进教育兮,师资是贤。辟孔庙之余宇,我居我迁。求学识之广瞻,冀腹笥之便便。本革命之精神,其凌厉而无前。光我国兮我乡兮,於万斯年。”而女师不同时期的校歌里也有“师有范兮范女子”“女学欣欣兮俱棣通”“女子有学兮邦家之隆” [6]和“女权发展,教育提高”等语句。这些歌词里也强调了启发民智、改进教育、学识广瞻、振兴家乡、振兴国家、女权等思想,甚至把革命精神写进歌词。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刊词中率先提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时间相隔不久,南通的师范学校几乎都在歌词中强调启迪民智、振兴邦家,让师生在反复传唱中印记心头,成为毕生追求。不能不说,近代中国师范精神中的启蒙意识在当时的中国是比较超前的。近代中国师范精神对师生启发现代意识、振奋精神面貌、开始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三、浓厚的红色基因

在中国近代史上,诸多师范学校在普及教育、传播科学的同时,以罕见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浪潮中,自觉地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培养了无数革命志士。最早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中,有许多是师范师生,不少地区的第一位共产党员、第一个党支部都出自师范学校。这使得近代师范精神中具有了浓厚的红色基因。

这些被称作“红色师范”的学校包括通师,北京高等师范,直隶第一女子师范,直隶省立第二师范,湖南省立第一、第三师范,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武昌高等师范,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山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山西省立国民师范,陕西省立第四师范等等。[7]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师范学校也体现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8人具有师范学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占总数的61.5%其中毛泽东、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李达、包惠僧等6人在此前都曾是师范学校全日制的学生,且基本上都是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开始接触革命理论,坚定革命思想,甚至开展革命活动的。出席中共二大的12人中,有陈独秀、向警予、蔡和森、邓中夏、施存统、王尽美、李达等7人在此前都曾是师范学校全日制的学生,占总数的58.3%。此外,我们所熟知的任弼时、李维汉、邓颖超、毛泽民、徐向前、臧克家、陶铸、黄克诚、薄一波、刘清扬等等,都有师范学校学习的经历。

在南通,四所师范同样具有浓浓的红色基因。五四运动后,四所师范的师生应潮而动,纷纷成立进步团体,传播马列主义、创建并发展壮大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声援五卅、支援北伐、反对国民党右派等,革命活动声色浩荡。

南通甚至整个苏中的革命形势因师范师生的革命精神、革命实践而焕然一新。

在通师,学生联合女师等校学生组成南通学生联合会,宣传爱国思想。学生徐家瑾、丛允中、杨文辉、王盈朝等成立以研究社会科学为宗旨的晨光社。学生刘瑞龙、丁瓒、陈国藩、袁锡龄和顾民元在恽代英弟弟恽代贤的帮助下成立革命青年社。1926年春夏间,南通最早的党支部——中共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通师)支部成立王盈朝任书记,直属中共江浙区委领导。其后的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多个斗争,如南通县“博物苑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斗争、震惊全国的南通“三·一八惨案”等,都有从通师毕业的共产党员参与。

在如师,1922年入党的学生吴亚鲁与学生魏建功、吴俊升等在如皋成立平民社,是南通地区最早的进步团体,还创办《平民声》半月刊宣传革命思想。学生陆景槐、苏德馨等成立劲社。1926年夏,如皋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如皋独立支部在如皋西乡成立,陆景槐任书记,直属中共江浙区委领导。1926年冬,中共江苏省第二代用师范(如师)支部成立。支部书记是学生陈其理,支部成员王汝舟、马鹤松、刘季平、石俊、汤藻、张兆山等都是如师学生。1927年秋,刘季平、马鹤松、石俊、王汝舟等7人因反对国民党“清党”被开除,他们转学晓庄师范后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夏,中共晓庄师范学校支部委员会诞生,刘季平任支部书记。

当时海师是海门地区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1927年春,海师校长张冠今依靠横板桥、三和小学和海师的骨干发展海门第一批共产党员。当年夏天,张冠今建立海门第一个中共支部——三条桥支部,1928年,又在海师组建了党支部。1927年10月,张冠今领导海师、海门中学等10所学校学生冲进国民党海门县党部抓住省特派员游街示众,振奋了海门人民的斗志。

可见,近代师范精神中浓厚的红色基因已经超出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范畴,成为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师范学校在培养革命人才、传播革命思想、领导革命斗争方面都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为革命事业开天辟地下了汗马功劳。

从古到今,人们对师范精神有多种表述,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经师人师”再到“传道授业解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等,但表达的师范精神内核本质上一致的、延续的,[8]包含了奉献精神、道德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诸多元素,[9]师范精神在历史的每个时间段都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笪佐领.论师范精神及其新的目标追求[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63.

[2]朱嘉耀.《南通师范学校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校史》编辑委员会.《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校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4]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八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45.

[5]张藩.甲辰东游记略[M] .通州翰墨林印书局,1907:30.

[6]詹皖.民智兮国牢——对张謇为我国早期校歌文化所做的贡献的研究[J].中国音乐2011.(04):222-223.

[7]耿耿.革命大潮中的红色师范[J].党史博览.2012.(04):42-46.

[8]朱小蔓.论师范精神及现代师范教育的专业化特征[J] .江苏高教1998.(1):15-19.

[9]李三红.师范精神内涵的时代矛盾与目标追求[J] .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7):168.

作者简介:孙红兵(1974.2-),男,汉族,江苏如皋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

刘锋(1965.1-),男,汉族,江苏如东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管理理论。

张松祥(1972.11-),男,汉族,江苏如皋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教师教育理论与应用写作理论。

研究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中国师范精神研究——以南通清末创办的四所师范为例”(2019JSA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