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人才管理工作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科研院所人才管理工作思考

丁,颉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湖北 宜昌  443003)

摘 要: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力资源配置最优状态,已成为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本文从“选、育、用、留”四个环节对人才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和分析,为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0 引 言

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确保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随着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科研院所当前还存在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人才效能不高高端人才不足,引进难、流失压力大等现实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人才工作水平,需要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留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改进。

1人才引进

1.1 加强人才盘点,精准识别人才需求

为了科学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应建立起企业和用人部门两级人才盘点工作机制,每年系统地开展人才盘点,详细分析人才数量、人才结构、专业发展及梯队建设需求、人岗匹配等情况,识别关键人才以及关键人才使用情况,掌握人才流失风险,精准识别人才需求。

1.2注重科学分析,编制人才需求计划

在人才盘点的基础上,基于当年及未来业务发展任务急需提出近三年人才滚动需求计划,并针对盘点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拟定出实施计划逐步实施。在计划拟定过程中,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深度参与,科学把关,确保人才需求计划实际业务相匹配与战略发展相适应

1.3 创新招聘宣传,提升雇主品牌形象

在信息化时代,还要借助新媒体宣传、高校现场宣讲、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企项目合作等形式,统筹组织企业高管、技术专家到高校作专题报告,与毕业生座谈交流,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对企业的了解度,提高吸引力,打造雇主品牌形象

1.4 优化招聘过程,提高人才引进质量

用人单位是用工主体,如何招合适人才,深度参与招聘过程。用人单位要统筹安排品德好、业务精、待人处事公道正派、与人沟通顺畅的技术专家参与招聘过程,严把入口关,提升招聘质量。企业要建立招聘专家库,加强培训,提高专家的面试技巧和选人的精准度,严把招聘入口关。

1.5 灵活招聘政策,提高人才吸引力度

建立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灵活招聘政策。科研院所的招聘对象一般是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因此要制定有吸引力的招聘政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并且对于紧缺、急需专业的硕博士,还可以给予特殊政策,实行协议工资,对标市场行情,提高薪酬竞争力。

2人才培养

2.1 实施导师带教培养,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新员工入职后,要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和专家作为培养导师,对新员进行一对一带教,实施新员工培养导师责任制。压实导师责任,签订培养责任书,制定激励与约束配套措施。实施导师补贴,进一步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严格考核;用人单位要搭平台、任务、担子、方法,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人才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2.2 强化试用期考核,提升岗位胜任力

强化新员工试用期考核,严格标准和程序,对不合适的人员采取转岗、内部调配或解除合同等方式处理,及时淘汰胜任人员,提高员工队伍水平,降低用工成本,加强风险管控。

2.3 加强继续教育,提升员工学历水平

对于学习能力强,工作表现突出,提升潜力大的优秀员工,分批选送高校在职攻读硕博士学位,提升学历水平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技术骨干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同时也是对技术骨干人员的激励和回报,稳定关键人才。

2.4 识别能力短板,培养提升员工能力

开展员工考核能力测评,及时了解能力共性短板,辅导员工制定能力提升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及“训战结合”的原则,实施专题培训、工作实践、项目锻炼等方式培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理论培训”、“实践锻炼+传帮带培养”和“订单培训”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力量,强化培训质量管理,提高培养实效,促进人才培训与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3人才使用

3.1 搭建事业平台,鼓励人才创新创业

为创新能力强、创业意愿大的高端、优秀人才搭建创业平台,给予资源、待遇上的保障,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或技术攻关团队,对于前景好的项目进行产业孵化。建立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有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

3.2 加强技术交流,实现知识技术共享

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是科研院所建设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建设。加强技术交流平台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学术渠道,建立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扩大技术人才的视野,实现知识技术共享。

3.3 营造良好环境,发挥人才创造作用

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组织各类工会活动,以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精神激励,尊重职工人格、意见、诉求和发展需要,关心关爱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让人才安心工作。

3.4 注重人岗匹配,有效培养任用员工

在员工使用方面,注重人岗匹配,坚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通过试用期考核、转正考核、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标准、绩效考核等方式,实现对不同员工的有效任用。

4 留住人才

4.1 实施多元激励,实现薪酬待遇留人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手段,通过薪酬激励、绩效激励、荣誉激励、发展激励、中长期激励等,构建起长短期相结合内外部相促进的激励体系。实施核心骨干持股,有效激励核心骨干的内生动力。稳步推进薪酬改革,通过薪酬增量激励调节,精准激励核心股骨干开展薪酬结构分析,关注核心关键人才待遇。

4.2 提高文化认同,激励凝聚核心人才

企业文化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全面系统地认知企业文化、知行合一地认同企业文化、身体力行地践行企业文化,做企业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树立先进人物,弘扬深厚的科技文化底蕴,发挥生动、长远的激励与示范作用,推动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制度、贯穿管理、规范行为,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真正实现文化认同,用文化凝聚核心人才。

4.3 引入考核机制,强化单位主体责任

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将高端人才引进和关键人才流失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牵引,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约束机制。对完成高端人才引进予以奖励加分,对关键人才流失实行考核扣分,促进用人单位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真正实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4.4 关注重点人群,防控人才流失风险

关键骨干、近三年入职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知悉他们的工作诉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风险防控,减少人才流失。同时签订劳动合同要明确关键条款,写入竞业限制条款,从法律法规上规避关键人才流失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