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聚焦护理模式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分析聚焦护理模式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邓娇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观察对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分析聚焦护理对心理状态以及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从2022.1-12月期间选取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聚焦护理),观察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聚焦护理,能缓解其负面情绪,减少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值得推广。

【关键词】聚焦护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不确定感;心理状态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因为血管壁上出现病理性的扩张,是目前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疾病多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由于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所以得到了推广。然而手术毕竟属于创伤治疗,患者多多少少会对其产生害怕、恐惧等心理,容易造成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术后的恢复有不利影响。而聚焦护理模式就是一种建立在个体资源利用基础上的护理方案,能够确保患者能够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1]。本文选取了58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聚焦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22.1-12月中5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9例进行研究。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34-71)岁,平均年龄(50.24±8.47)岁,瘤体直径范围(2-7)mm,平均直径范围(4.49±1.01)mm;观察组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33-72)岁,平均年龄(50.19±8.25)岁,瘤体直径范围(2-7)mm,平均直径范围(4.51±1.10)mm,观察以及对照两组资料比较后差异较小(P>0.05)。

入选标准:(1)在经医疗检查后符合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颅内手术的疾病史;(2)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聚焦护理。(1)建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对聚焦护理模式的内容、疾病知识、临床护理技能等进行培训和考核,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2)问题描述。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其对进知识的以及手术治疗的了解程度,依照患者了解的实际状况对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此外还可以指导其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是提供健康教育资料等,确保患者能够对疾病治疗、护理流程、疾病知识等进行全面掌握,在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的同时提升其依从性。(3)可行性目标的建立。了解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病人对病情和健康状况的预期,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解释,指导病人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一张脑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康复路径,为病人制定了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并鼓励病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术后病人的每一次进步都会让病人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战胜疾病的不确定感。(4)观察心理状态。使用各项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等进行评定,并依照评定结果对患者的情绪以及内心压力进行疏导,为其提供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促进患者参与到自我护理中来,在提升自我效能的同时改善情绪。(5)反馈。护士和患者进一步共同,将康复的进度进行反馈,对患者的坚持和努力给予肯定和努力,有效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1.3 观察标准

(1)采用SDS、SAS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定。

(2)使用MUIS量表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

2 结果

2.1 SDS、SAS评分对比

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s,分)

组 别

例 数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9

52.57±5.12

32.51±4.43

55.57±6.28

36.42±4.19

对照组

29

52.26±5.58

39.94±4.27

55.63±6.38

41.62±4.37

t

-

0.220

6.502

0.036

4.625

p

-

0.826

0.000

0.971

0.000

2.2 MUIS评分对比

观察组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MUI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n)

信息缺乏

不明确性

复杂性

不可预测

观察组

29

10.43±1.86

20.64±5.17

17.58±2.41

9.64±0.75

对照组

29

14.86±2.05

26.35±2.79

20.84±2.35

11.28±1.10

t

-

8.618

5.157

5.215

6.63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有可能发生破裂,危及病人的生命。外科手术是一种具有较高破裂危险的病人。传统的血管夹闭和开颅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手术的创伤较大,使得老年人的基础条件较差,手术的危险性大大提高[2]。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生使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得到了推广,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治疗的不了解,因此存在一定的情绪波动,容易超声应激反应的发生,针对该种情况就应当为其提供对应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聚焦照护模式以人类积极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充分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对人类思维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3]。为了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地改善,此次研究成立了护理小组,在经培训和考核后,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疾病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结合查阅的资料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DS、SAS以及MU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聚焦护理模式是以健康教育来推动病人选择和维持积极、有效的回应,并主动引导病人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改变病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心态,主动地消化和调整不良情绪。此外,通过与病人建立可行目标,探索例外积极引导和心理暗示等方式,以激发病人积极的心理潜能,消除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术后更好地恢复。

综上,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中采取聚焦模式进行护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其疾病的不确定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芬,刘耀君. 聚焦护理模式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心理状况、自理能力、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6):2459-2463.

[2] 朱园园,徐园华,陈淑娟. 聚焦护理模式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12-14.

[3] 邵喜娜,周婷.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22,20(26):3688-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