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种小批量军工类产品的标准工时测定及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多品种小批量军工类产品的标准工时测定及运用

罗鸿

贵州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9

摘要:标准工时是制造型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最基础数据,在企业产品报价评估、产能规划、计划排产、薪酬定额结算和产品交期评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规模生产的民营企业及产品而言,其生产的产品品类单一、批量大、生产周期长,产品的标准工时可以直接用传统的秒表测定法、影像分析法和mod法和经验估算法等方法的运用都可以测定出其生产产品相对精确地标准工时。军工产品的订单基本上都是定制化的设计,批量相对比较小,多数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10只以下,不可能用传统的标准公司的测定方式,但标准工时作为企业营运的最基础数据,不能缺失,本文将和读者分享一种类似军工产品订单特点的标准工时的测定方式。

关键词:标准工时  多品种 小批量 秒表测定法 mod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势在必行,标准工时管理作为现代化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最重要、最基础工作,在企业产品报价评估、产能评估规划、生产排产、定岗定编、生产线平衡优化和薪酬结算方面的一个重要支撑数据。企业要想获得的更好的发展,需要持续的优化,减少生产营运过程中的物耗和时耗,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和透明的薪酬分配体系,增强员工的认同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全员的生产和创造积极性。

一、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标准工时项目的工作实践

  1. 精心策划,项目团队组建

为确保项目的落地及有效开展,领导身先士卒,事业部总经理亲自挂帅,担任项目组的组长,项目组成员基本囊括了事业部所有车间及周边的职能部门,各部门及车间职责明确,从领导层和执行层两方面组建团队。项目组执行工作小组在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全面负责事业部标准工时项目的策划、沟通以及组织协调工作。

  1. 标准工时模型建立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民营企业而言,标准工时可直接用常规的标准工时测量方法测量每种产品的标准工时即可,但对于公司的产品而言,每月生产的产品种类多大数千种,不可能用传统的测量方式。通过标准工时改善周活动的开展,聚众智,摸索出一套实用于多品种小批量订单产品的标准公司测定方案,依托信息化团队开发的制造运营平台,按照下图所示的流程模型建立标准工时库并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减少标准工时的偏离度。

梳理各车间产品加工过程中所有涉及到加工工艺并通过传统的秒表法测定每个标准工序、工步的标准工时,建立各车间的标准工序的工时库。工时库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工序在加工过程中的准备时间(文件查阅、消化、工装及设备治工具的准备)、设备时间、工艺时间,对每种时间进行定义,工艺工程师在搭建产品的工艺路线过程中直接可通过搭建的工艺名称调用出各工序的标准工时数据,产品工艺搭建完成后可直接得到该产品的加工工时及产品的生产周期。后续每个月导出员工出勤工时报表和员工报工的工时报表,剔除异常的损失,核算标准工时的偏离度,对偏离度较大的工序的工时进行修正。

  1. 标准工序库中工时测定

(1)基础培训

      精益办组织对测时工作小组对标准工时的概念、工序、工步的划分、工艺流程图搭建和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同时车间领导深入班组开展项目的宣贯工作,标准工时的建立和运用可营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薪酬结算体系,契合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分配制度,倡导多劳多得,激发全员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员工认知推行标准工时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配合标准工时的推行工作。

(2)项目计划编制

事业部8个车间培训师、工艺员、IE工程师总计梳理出数千余条标准工序库,涵盖了事业部所有产品的加工及装配,为确保测时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根据工时“标准工时精益项目总体计划”,制定各个车间的标准工时测定分计划,每周反馈跟踪分计划的达成精度,对于进度滞后的部门按照标准工时推进管理办法的条例落实考核,推进进度较好的部门落实奖励。

(3)测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有影像法,秒表法、mod法、经验估算法,其中mod法的可避免人员作业刻意放慢和加快节奏造成的工时偏差,但军工产品的加工时间相对较长,数据库数量庞大,mod法分析工作量太大,对测量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其次,效率更高的秒表法也注意满足标准工时的偏离度的要求,为提升效率,加快项目的推进进度,经过项目组讨论决议,采用秒表法来测定各车间标准工序的工时。为消除被测对象差异性导致各车间标准工时的偏差,经讨论决议选取技能等级中层级(第三层级,总计含5个层级)人员作为测量的测量对象。为了确保数千余条标准工序库的工作数据快速测定,各车间的培训师、工艺员和IE工程师全员参与到标准工时的测定工作中,经过2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了所有标准工序库的工时工时测定工作。

二、标准公司运用

  1. PMC计划管理

      以标准工时作为基础,按照产品工艺排拉设定的节拍和产能规划,生管部结合各车间每周、每月能够投入的工时,规划的产能进行排定各车间的月计划和周计划,班组以工序的断点为控制点,控制好断点出的在制品数量,确保次日开线时前后工序不呆料。

      在进行标准工时核算产能负荷进行排产后,改变之前生产计划粗犷,产品交期评估不准的问题。实现了精细排产,加强工序之间的衔接,减少了等待和泡沫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员工积极性。

  1. 线平衡优化

       以标准工时作为基础,批量相对大的产品100%进行工艺排拉,参考瓶颈工序的工时设定产线的节拍,班组管理过程中实时监控瓶颈工序小时计划的达成状况并核算产线的线平衡率,提升产线的线平衡,减少工序之间的线平衡损失。

  1. 标准工时定额结算

       随着标准工时数据库的每月推进及持续纠偏,标准工时的运用将持续的深化运用于标准工时定额结算,事业部参考标准工时定额结算改善日,人才开发部、各车间IE、薪酬结算专员参加改善日,通过改善日的开展,借助标准工时统计信息化平台,制定了各车间的岗位价值系数、当量单价、小时工费率和阶梯小时工费率等参数,并实际运用来模拟最近两个季度事业部→车间层级、车间→产线和产线→员工的薪酬结算的偏离度,偏离度基本控制在5%以内,基本可满足标准工时定额结算的目标。标准工时定额结算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薪酬结算体系,激发全员的生产、创造的积极性,推动车间朝着现代化一流企业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