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刘春凤 ,2单,磊

1370687198802160049  2371082199409154137

摘要:混凝土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借助于自身容易成型以及强度高的优势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上层建筑都需要一定比例的混凝土。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离不开混凝土质量的保障。施工企业应该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两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而有效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在施工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逐步走向正规化、规模化,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相比以前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

1建筑工程混凝土相关的施工技术

1.1配料

配料是混凝土施工中用到的第一项技术。在配料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配合比部分。为了确保配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就要在配合比上加以控制[1]。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设计给出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料,并将配好的混凝土试块拿到检测公司进行混凝土的性能指数检测。一旦经检测不合格,就需要修改配合比并再次进行试验,直至检测数据符合要求为止,通过试验检测后的配合比才能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在进行配料时,一定要按照配合比进行精准计算。然后按照相应数额将原料投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这个就是配料的过程。另外,在配料环节中,一旦某一种材料发生变化,包含批次的变化或者质量性能的变化,都需要将上述的试验过程进行再次重复,进而有效控制其变量,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符合施工要求的。

1.2拌料

拌料是混凝土,施工中的第二个主要施工环节。拌料过程就是将配置混凝土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充分结合,并均匀搅拌。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原材料的性能,保证混凝土整体的性能指数。为此,在拌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事项。其一,混凝土搅拌机的容量。施工人员要先确认好搅拌机的容量,并计算好在这个容量范围内各种原材料的投入数量。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搅拌机的能力负荷,可以完全将这些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其二,混凝土的搅拌频率和时间。施工人员要按照混凝土的种类以及原材料的不同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搅拌频率和时间。无论是搅拌频率还是搅拌时间,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一旦频率和时间控制不到位,就会出现搅拌不足或者过度搅拌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对于混凝的质量控制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拌料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搅拌量、搅拌频率以及搅拌时间。

1.3浇筑

浇筑,就是将混凝土集料均匀浇筑在建筑工程的模具内。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均匀性,就要控制摊铺的速度。只要摊铺速度适宜,就能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更加充分,进而使得混凝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另外,在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混凝土泵机同搅拌机械的密切配合,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实效性,更好的保护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利用这种紧密的配合度,还能保证浇筑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混凝土集料注入,进而使得整个浇筑过程更加顺利,不会出现中断的现象。一旦发现中断,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浇筑过程。否则,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凝结,二次浇筑就会形成分离严重影响质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在备一台混凝土泵机,以便不时之需。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只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的连贯性即可。这样就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1.4振捣

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的第四大环节。所谓振捣,就是利用振捣器或者振动棒将浇筑的混凝土振捣均匀,让其能和模具的四周以及边角相互接触,进而贴合在一起。在振捣过程中,也要控制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同浇筑的速率是同等的。这样才能在混凝土发生凝结之前,将其振捣均匀,使其中的原材料可以均匀分布,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在振捣过程中也要再多配备一套振捣设备。保证振捣工作的连续性,这也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2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含采购、进场以及存储三个阶段。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要认真查阅设计文件,根据设计相关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采买。一旦采购过程中出现问题,采购人员就要及时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获取合理的解决办法,并从设计阶段展开必要的完善工作。针对这一点,采购人员要谨记不能做出主动决断。同时,采购人员还要对原材料的供应商资质进行核实,确保供应商的生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这也是保障原材料质量的重要途径。进场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进场材料的基础信息进行确认。包含,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以及规格尺寸等等,将这些基础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实。另外,对于数量较多的材料,不能做到一一核实质量,就要进行抽样检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质量,防止供应商以次充好。在存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熟知各项材料的存储条件,并给予安排适宜的存储环境,以便更好地保存其性能。

2.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组织教育,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快插慢拨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对于个别违规操作的工人,及时加以纠正,对其行为进行详细分析,找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2.3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工作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监督管理就是将混凝土施工中的各个施工细节进行有效控制,运用相应的管理手段,使其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为此,施工单位需要认清自己的发展形势以及自身目前所处局势,进而做出管理方面的有效改进。监督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必须要做,而不是依赖监理单位完成。一旦监理单位发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受损。因此,施工单位本身必须组建一个监督管理团队,针对施工现场开展监督工作。借此,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并将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监管工作一大核心内容。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监管人员需要对每天的施工进度进行准确记录,并对各项施工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这些数据的记录,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不显眼的问题,有助于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控制,避免酿成大祸。这就是施工单位自己组建监管部门的优势所在,它可以集中一切力量对施工现场进行管控,确保整个施工过程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样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及时应对并高效解决,实现整个施工过程顺利完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控制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从施工技术方面,要从配料、拌料、浇筑以及振捣等方面进行,保证每一项施工技术都能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从质量控制方面,要从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监督管理等等进行,确保每一项质量影响因素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样就能将整个混凝土施工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保证其施工质量,为整体工程的高质量完成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小德.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28):217.

[2]刘子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4):11-12.

[3]李瑞风,范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工业C,2015,5(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