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小麦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技术分析

陈继泽

伊吾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农业用地资源紧张的现实背景下,保障小麦产量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结合长期以来的行业经验来看,小麦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大、全年发生的特点,对小麦种植的产量、质量构成极大威胁。基于此,为了提高小麦种植效益,达到抗病防害、稳产增收的理想效果,有必要对小麦种子包衣这类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麦种植;包衣技术;病虫害防治

1选种测种环节

种子包衣技术并不是万能的,若小麦种子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技术应用效果与生产种植效益都将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正式应用种子包衣技术前,必须要做好小麦种子的精细选择、严格检测。首先,需要对已采收的小麦种子实施晾晒处理,并尽量去除种子中的掺杂物。其次,对晾晒、初筛后的小麦种子进行精选。精选时,要保证所选麦种表面光滑、颗粒饱满、颜色正常,不存在未成熟、已破碎、有病斑、有虫洞等情况。最后,使用专业检验仪器对小麦种子的品质进行检测,常用指标包括含水量、发芽率、净度、整齐度等。一般来讲,若同批次小麦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8%,整齐度不低于95%,即可视为检测合格,并可用于种子包衣处理中。

2种衣剂选用环节

在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体系中,种衣剂的科学选择与配制使用占据核心地位。首先,要确立种衣剂的常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成膜性好、通透性好、药效缓释、成分无害、不含颗粒物等。在此基础上,若为成品试剂,需要严格审核种衣剂的出厂证明、合格报告、保质周期等。若为自制试剂,则需要对具体的原材料质量进行充分考量。其次,为了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做好种衣剂的对症选择。若主要防治单一病害,选择单一型的农药种衣剂或生物种衣剂即可。若同时期、同区域存在多种病害问题,则可选择复合型种衣剂。除此之外,若存在其他的种子包衣技术应用需求,还可进一步对种衣剂进行优选。例如,如果麦田土壤存在盐碱度高、干旱性强等负面问题,则可选择抗盐碱性、抗旱性的特异型种衣剂,以提高小麦种子对土壤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防止其发生病害问题。最后,在完成种衣剂的科学选择后,还需要做好药种比的设计工作。例如,使用浓度为15%的14号种衣剂时,将药种比控制在1∶601∶70的区间内,即可有效防治谷类作物的根腐病、黑穗病、锈病等病害,同时还能达到预防地下虫害的效果。

3设备选用环节

现阶段,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以机械包衣为主,所以还应做好包衣设备的选用工作。具体实践时,要从操作便捷性、购机性价比、包衣处理效率等多个角度进行考量,选择性能稳定、功能达标、价格适中的包衣机产品。从目前来看,业内常用的包衣机型号包括5BR-LX型、5BR-5型、5BR-500型等。

4包衣处理环节

为了满足种衣剂的成膜包裹周期需求,应将小麦种子包衣处理的时间选在播种前15日至20日。处理前,需要对包衣机进行检验调试,确保设备投料通道顺畅、运行性能良好。正式加工处理时,首先需要启动包衣机,并等待包衣机逐步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其后,将选定的种衣剂注入预混桶中进行初步搅拌,从而保证其内部成分的均匀性。预混搅拌完成后,开启输送泵,将种衣剂溶液导入贮药容器中,直至液面达到贮药容器的容量标准线。完成该步骤后,开启供药泵,并打开进药阀、回流阀,从而将种衣剂缓慢注入包衣机的供药计量容器中。与此同时,将精选后的小麦种子投入种箱,具体投入量应小于包衣机的最大处理量。最后,通过按键操作或可视化触控,对包衣机的加料量、药种比等参数进行设置,并启动设备执行包衣处理程序。加工处理结束后,从设备出口处取出小麦种子,并对其实际的药种比、包衣效果进行抽样检验。检验三个批次的小麦种子样品后,若均通过合格标准,则可按照相应的技术指标、操作方案对小麦种子进行大批量处理。

5小麦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小麦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技术的综合应用效益,在具体实践中还需明确如下注意事项。

第一,配制、选用种衣剂时,若试剂中含有化学农药成分,其粘度应控制在400mPa·S以内。若种衣剂为生物制剂,其粘度则应控制在200mPa·S以内;配制好的种衣剂应满足低温贮藏条件。同时,在低温冷藏过程中,种衣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均应处于稳定状态,以免对包衣成膜质量及病虫害防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正式使用种衣剂前,需要先用少量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发芽试验。若试验结果显示种衣剂对小麦种子的出芽率存在消极影响,则不可投用到生产实践中;在常规条件下,种衣剂的理想成膜周期应在24min的区间内。若处在寒冷天气或寒冷室温下,种衣剂的成膜时长不应超过20min。

第二,在采取机械加工处理方式的背景下,所选包衣设备应全面符合《种子包衣机》(JBT7730-2011)的各项规范要求。并且,包衣设备应具备种衣剂加温、防沉淀搅拌等功能配置。

第三,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时,应尽量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厂房室内环境中进行。同时,应将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10℃以上,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此外,应用小麦种子包衣技术要保证多人作业,通常为1人或2人操作设备,适量人员进行加工辅助。

第四,正式应用包衣设备前,需要做好空载启动与性能调试工作。在空载启动环节中,需要对输送、搅拌、滚筒等部分的电机进行空载运行检查,单项检查周期以510min的区间内为宜。若各电机、装置运行稳定,则可投用到包衣处理实践中。反之,若空载运行过程中存在异响、振动、局部升温等情况,则应考虑包衣设备存在故障,需要对其实施检修处理。在性能调试环节,需要分别对包衣设备进行生产率调试与供药量调试。其中,生产率调试以不供药为前提,在调整叶轮转速、料斗开度的同时,持续调节小麦种子投放的数量,最终获得生产率达标的设备参数与投料量级方案。供药量调试则以不投料为前提,在增加、减少种衣剂投放量的同时,对输液速度、输液量进行调整,最终获得满足小麦种子处理需求的最佳供药参数。

第五,操作包衣设备时,要尽量保证小麦种子投料量达到设备装料容器的标准容量。若投料装置为斗式提升机,则应实现一次投料,尽量防止出现间歇进料的情况;对于包衣设备的输料管、输料槽,小麦种子或种衣剂的装料量应控制在管槽高度的3/4以内。对于搅拌筒或机械滚筒装置,混合料的装料量应控制在筒容量的2/3以内;通常情况下,机械包衣的生产率误差应控制在10%以内,种衣剂的投放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对小麦种子实施包衣加工处理时,每进行1h应停止作业一次,并对上一阶段的供药量、生产率进行检查。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严谨性,确保小麦处理后具备良好的病虫害防御能力。同时,也能避免包衣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发生故障,出现加工参数的异常改变;每批次小麦种子处理完成后,或更换种衣剂投放类型后,都需要对包衣设备实施清洗处理,并着重关注料仓、管道等部位。如此一来,能够避免试剂溶液、小麦种子存在残留情况,对后续的包衣处理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第六,在完成包衣处理后,需要对同批次小麦种子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查。若包衣合格率达到93%以上,包衣脱落率小于0.5%,种子破碎率小于0.1%,则表明种子包衣技术的实践成果达标。反之,则需要对相关技术方案、工艺参数实施进一步调整。

参考文献

[1]孟红宝. 关于小麦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技术的研究[J]. 新农民, 2021, 000(011):P.90-90,99.

[2]刘冬丽.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J]. 种子科技, 2022, 40(7):3.

[3]徐莉.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 当代农机, 2022(008):000.

[4]曹云杰. 小麦种植技术分析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 新农民, 2021, 000(010):P.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