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析

方永帅

华润建筑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大城市的建筑高度都在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快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但同时也提高了对建筑技术水平的要求。由于框架剪力墙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建设所需投入的资金,同时还可以保证实际的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随着建筑标准的不断提高,施工人员也要对其施工工艺也不断优化,在建筑施工中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对施工工艺进行不断优化。另外,还应结合框剪剪力墙结构的施工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完善,以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

1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

目前广泛用于施工实践的框剪结构分为两大类:剪力墙和相应的框架结构,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施工中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确保其力学性能和抗剪性能达到最优。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在建筑中的承载力都比较强,能够很好地承受工程构件的承载力。另外,框架剪力墙结构还具有很高的抗剪力,因此,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中,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确保测量、放线等工作的成效,其次是做好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最后是做好工程的养护和装修工作,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要确保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预留管线的位置,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方便。

1.1受力情况分析

在现代建筑中,通常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是因为它的承载力很强,而且在结构发生弯曲和轻微的变形后,框架剪力墙结构也会随着发生变形和弯曲。与传统的框架剪力结构相比,框架剪力墙可以有效地从各个方向上吸收剪力,同时由于框架与墙体间的整体自由结合,对墙体的拉力和横向剪切力具有更大的收敛性。

1.2抗震性能分析

在过去的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单框架结构。由于结构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和墙体的不同,会使得结构与墙体得不到很好的连接。采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保证这种技术能有效地将墙体与框架连接起来,尤其是当整体建筑在承受剪力影响后,可以承受剪切应力,有效地分散作用点,从而更好地吸收振动的能量。

1.3刚度特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框架剪力墙与单一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外力特性基本相同。因此,必须合理划分结构等级和基座剪力墙,尤其要确定抗震级别,保证基座的剪力墙能够承受2/3的荷载,这样,其它三分之一的结构才能有效地承载其余荷载。

2框架剪力墙的具体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设计图纸审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认真审查设计图纸的正确性,确保其内容符合有关标准,对其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将其与图纸进行比较,确保其可行性。其次,要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评价,确保在复杂部位进行施工时,节点厚度等符合有关规定,以保证后续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2.2放线测量技术分析

在工程建设初期及前期的测试中采用放线测量技术,可以对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测量,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指导。在建筑工程中,若要进行框架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必须进行放线的测量。首先,在建造前,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画出具体的设计图,并标注出施工的各个阶段的准确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使用科学的设备对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精确的测量。常用的放线工具有经纬仪和全站仪,施工人员在得到图纸后,要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测量仪器,将需要测量的区域分割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标注出相应的数据,以便为以后的施工工作提供精确的资料[1]

2.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钢筋的排列太过密集,就会造成钢筋在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导致安装质量太差。特别是超高层建筑通常会采用劲性钢柱来解决配筋率的问题,含钢构部分梁柱节点钢筋排布质量将极大的影响施工质量。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不仅仅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还需要从设计源头来解决施工难度大的设计节点,从而保证钢筋的施工达到质量要求。第一,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节点。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用大量的钢筋来支撑,这就造成了许多节点的出现,并且这些节点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先建立一个模型,然后在模型中不断调整节点,确保节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第二,有效地固定箍筋框架。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放样进行固定,及合理的模具安装,可以有效地防止箍筋框架的位置偏差,从而有效地确保了施工的效果。第三,采用示范引导系统。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工地上会出现大量的工人,因此,必须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指导工人们密切配合,确保工地的实体模板充分发挥作用,不但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还能够使施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对内侧外板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了确保模板的配合质量,外模板的内模应比外模板多出250±50 mm,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配板的精确性。同时,在进行模板支承时,必须按照浇筑墙作为基准,将外模粘贴于墙体上,这样才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固定的内部模板。在模板浇筑时,如果内部和模拟墙基础发生位移,将会对模板的精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许多设计师都会在模板内部安装一个短钢头,这样可以提高它的稳定性,并防止它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三,应将楼板与墙体模具紧密结合。在一般情况下,在浇筑过程中会发生渗漏,从而使模板的稳定性有所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楼板与墙体接缝处需要用水泥或灰浆填充密实,减少混凝土水泥浆的流失,确保浇筑质量。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如今许多商品混凝土采用的是泵输送,在施工的时候,不仅要保证设备的质量,而且要有足够的数量。第一,在施工前要进行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以及加入其它添加剂等材料时的用量。同时,管理者也要注意到塌落程度,一旦有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置。第二,对于大断面的混凝土,在施工时要进行分层浇筑,浇筑高度达到1.5米后,再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严实。第三,浇筑的次序不能随意更改,必须按次序进行,采用回填法沿建筑施工。对高标号的混凝土也要优先进行,在柱头处采用先浇筑方法,以免出现等级不高的混凝土流入柱中。在施工结束后要注意保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天气好的话,三天后就可以进行喷洒养护,并且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养护,一天后要检查一下模板是否松动。在养护的时候,必须要让混凝土保持长时间的潮湿,时间至少需要达到七天左右[2]

2.5防止大面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重视有关技术的运用,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混凝土开裂。(1)为了确保使用的材料性能达标,建筑工人必须重视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可以通过提前的设计以及动态化的管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试验检测帮助技术人员掌握混凝土的实际情况,了解外界环境等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尤其重视试验、监管、养护来实现这一目标。(2)加强对其内部温度的合理调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太高,会造成内部出现气泡和空心,而温度太低,则会使其质量降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准确地测定和调节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另外,在采用分层浇注法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也要注意控制各分层的实际厚度,以保证结构和墙体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结束语:

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工艺,能有效地改善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有关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在实际工程中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的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大幅提高,从而有效改善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输送力量,推动我国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升荣.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28.714(16):84-84.

[2]汪子豪.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 建筑与装饰, 2022(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