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军运会铁人三项场地建设及创新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第七届军运会铁人三项场地建设及创新设计

赵翠

〔摘要〕 铁人三项运动具有综合性、灵活多变性、广泛参与的挑战性活动。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是中国解放军首次承办国际军体综合性运动会。

关键词 比赛场地布置;规划设计;武汉;第七届军运会;铁人三项

概况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是中国解放军首次承办国际军体综合性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每四年一届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创办于1995年,参赛规模约100个国家8000余人,被誉为“军人奥运会”。

军运会共有篮排足球、田径、游泳、现代五项等19个常规项目,以及定向越野、军事射击、跳伞、军事五项、空军五项、海军五项等军事比赛项目。届时,24个比赛项目相对集中布局在武汉三镇4个区域板块,安排23处场馆,而运动员村则建在江夏区。

本次铁人三项赛事选择在江夏区梁子湖大道梁子湖管委会东侧举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19年10月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

铁人三项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本次比赛将于2019年10月27日在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铁人三项赛场举行,主会场地位于江夏区梁子湖管委会东侧,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分为功能区、比赛区、停车区。

1铁人三项场地建设特点

1.1主会场布置设计依据《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比赛场地设置技术标准》

1.2设计包括各功能房数量、面积、功能用途,同时参考天津全运会铁人三项赛事主会场功能房设计补充相应设施。

铁人三项比赛场地设计依据《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比赛操作手册》

1.3主要内容包括:1、比赛场地和线路设置的指导思想

              2、比赛举办地条件

              3、器材规格

              4、游泳出发区及游泳线路设置

              5、游泳设施技术指导

              6、轮换区设置

              7、自行车线路设置总体要求

              8、自行车项目器材要求

              9、备用车轮站及器材要求

              10、跑步线路设置及器材要求

              11、饮水站设置及器材要求

              12、处罚区要求

              13、终点区域设置要求

              14、主会场区域综合管理

              15、安保要求

2   铁人三项设计理念及设计特色

2.1  项目理念

武汉首个零污染“共生”赛道。依靠自然环境,不冲击湖泊保护线,科学技术生态养护,打造原生态与后现代文明高度结合的示范项目。利用科学技术引导工程建设,节能降耗,快速成景。传承城市文化,倡导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激活城市活力。

2.2  项目特色

本案主要通过生态环保、节能减耗、人性智能、可持续发展四大特色板块来实现武汉首个零污染“共生”赛道。

秉承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小,科学养护的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及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更好的落实项目。

2.2.1 自然环保

主会场后部原始护坡土质贫瘠,植物生长环境差,设计遵循自然养护为主,通过经济环保的生态毯技术,快速改良土壤,有效地修复护坡,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打造优质景观梁子湖原生态水质较好,设计秉承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对比赛期间产生的生活用水统一进行过滤、净化,以减少对梁子湖原生态水质污染,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停车场原为一下凹洼地,设计综合考虑环保及经济性,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回填土,节约资源。设计从美观性及环保性考虑,采用透水植草砖来替代常规停车场做法,经济环保。

2.2.2节能减耗

在有限时间内,为保证项目品质,设计综合实用性、美观性、可实施性,建议采用了此种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及运送效率,快速成景,有效地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在梁子湖周边及停车区域设置建筑垃圾制成的人造景石、车档或坐凳,有效地资源再利用。设计在考虑环保性的问题上,采用净味环保沥青,减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加绿色环保。与此同时,场地道路两侧路灯均采用风力太阳能路灯,更加节能减耗。

秉承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赛道人性智能化设施以及场地近期及远期规划均采用合理设计。

2.2.3人性智能

国内铁人三项最长浮台、喷淋降温设施、公里数指示牌等,完善比赛场地服务,打造人性化赛道。其中,根据梁子湖场地现状,秉承对驳岸及水域环境干预最小的原则,为满足运动员入水深度要求,最大限度保证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场地设置了约300m长的浮台设计,创造国内铁人三项最长浮台纪录。智能导视设施,生态环境App,计时芯片等,提供更智能化、更便捷的场地服务,打造智能化赛道。

活动场地及器械均可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2.2.4可持续发展

场地及设施后期再利用,主赛场后期将移交梁子湖管委会,可继续投放使用。停车区后期一部分可作为梁子湖管委会工作日常停车,另一部分可租赁给游艇俱乐部作为公共娱乐设施场所使用(如汽车影院等)。场地赛后均可继续带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场地器械将均设为临时及可移动活动设施,组装快,以租赁为主,场地后期设施取消,对环境干预小,遵循可循环利用原则,提高经济效益。

原场地无水电接入口,为满足比赛运动员使用需求,设置应急、移动能力强、可在野外露天工作的移动电源车,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3  铁人三项赛事路线

3.1 线路说明

3.1.1游泳路线,采用跳跃式入水,游泳单圈0.75km,共计两圈,共计1.5km。路线里程计算式:0.75*2=1.5km。

游泳场地设置在梁子湖水域,出发点设计为3米X60米水上浮台,采用跳跃式入水方式。线路为顺时针方向游进,每圈750米,全程两圈。同时在泳道侧面设置有2米x20米水上浮台式媒体区,满足媒体拍摄采访等相关功能。

3.1.2自行车线路,从轮换区出发,出北新路沿梁子湖大道以北骑行,至童周岭村委会进行环形折返,沿梁子湖大道以南骑行,由北新路路口返回轮换区,完成自行车赛段1圈赛程,约7km,自行车赛段共计6圈,全程共计42km。

里程计算:7*6=42km,标准距离比赛误差不得超过10%,本路线是世界铁人三项竞标赛标准距离51.5km。

3.1.3跑步线路,由项目轮换区沿北新路向东1.25km处设置折返点进行折返,单程1.25km,一圈2.5km,共计4圈,全程10公里,最后返回主会场,完成整个赛事。

跑步里程计算:1.25*2*4=10km。

4 专利运用

4.1 一种适用于贫瘠土壤的生态环保毯

设计遵循自然养护为主,通过经济环保的生态毯技术,快速改良了原土壤贫瘠、景观效果差的现状,有效地修复护坡,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打造优质景观。主要特征,自上而下依次粘连可降解聚酯塑料网、种子附着网、混合草种层、基质层无纺布附着网、SNS柔性防护网。

4.2 一种滨水带水体净化系统

设计秉承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对比赛期间产生的生活用水统一进行过滤、净化,以减少对梁子湖原生态水质污染,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自上而下包括雨污水进管、雨污水过滤碎石堆、前置塘、净水装置、排水管、堤岸、雨污水出管、排水碎石堆。

4.3  一种用于树木运输的升降架

在有限时间内,为保证项目品质,设计综合实用性、美观性、可实施性,建议采用了此种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及运送效率,快速成景,有效地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4.4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人造景石、车档或坐凳

设计结合场地的使用功能需求,在梁子湖边及停车区域设置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人造景石、车档或坐凳,有效地资源再利用,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结语

案所构建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和传统赛道设计措施相比,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基于低成本影响开发设计,会场90%为临时性场地建设,其中主会场后期移交管委会,进行长期使用,停车区也将作为主题场地改造,持续带来经济效益。另外赛道的设施95%为临时设施,且大部分为国产品牌租赁方式,在为国产经济助力的同时,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在克服场地条件、项目建设周期紧张的前提下,围绕生态保护、智能化、经济性,结合农尚自有专利,建设武汉首个零污染共生赛道,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