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比萨斜塔》的艺术风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话剧《比萨斜塔》的艺术风格探析

张一凡

南开大学300071

《比萨斜塔》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剧作家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的一部现代喜剧,它以新颖的创作手法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现实生活问题。这部剧作不仅风靡俄罗斯,而且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广为流传。2015年12月,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剧本朗读会的形式将《比萨斜塔》搬上舞台,2016年10月正式首演,并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2022年,该作品收录于《比萨斜塔:俄罗斯当代剧作选·普图什金娜篇》,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

这部剧作创作于1990-1992年间,当时正处于苏联解体的动荡变革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婚姻爱情问题也屡见不鲜。它讲述了一对结婚20年的中年夫妇,在一个下班后的夜晚发生的故事。妻子突然向丈夫提出要离婚,丈夫却全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期间有挽留,有争吵,最终夫妇两人坦诚相待,道出了这段婚姻关系后的千疮百孔,以及两人之间依然存在的真爱。剧作家普图什金娜抓住时代痛点,以一对中年夫妻的家庭闹剧为切入点,巧妙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罗斯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生活问题。

一、幽默的写作风格—欢快下的严肃

在动荡的变革时期,婚姻矛盾也成为大众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现实生活问题之一。面对如此严肃沉重的议题,普图什金娜却大胆地采用了极具幽默风格的笔法创作了这部现代喜剧,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的喜剧效果通过荒诞情节和黑色幽默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它将冷酷与柔情、悲伤与喜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比萨斜塔》中,妻子对丈夫积累了许多不满情绪,要求和丈夫谈谈,而丈夫却借口看球拒绝交谈。妻子失望准备彻底离开,而丈夫却不以为然,认为妻子只是和他置气。在争吵过程中,夫妻双方都袒露了在这段感情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揭开了婚姻纽带下存在的裂缝。这一系列情节描绘了一个心思敏感、渴望得到丈夫关心和爱的女性形象,也描绘了一个神经大条、喜欢喝酒看球、负责赚钱养家的男性形象,二者都是当时俄罗斯社会的典型形象,也正因如此,作品才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人们都能在戏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剧中的丈夫本以为这又是一次稀松平常的家庭争吵,而妻子突如其来的正式宣告却让他不知所措,从而坦白了他曾移情别恋的秘密。而作者在这一次次反复拉扯中运用了荒诞幽默的笔法,让故事情节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当夫妻二人的秘密以喜剧效果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人们是否能够在荒诞的黑色幽默中反思自己的爱情与婚姻,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所在。

二、隐喻的艺术手法—抽象下的具象

“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不幸的家庭彼此相似。”在幽默的口吻下,作者却探讨了有关家庭婚姻的深邃议题,她利用隐喻的艺术手法,达到了欢快与严肃的平衡。

实际上,《比萨斜塔》这部剧名便是隐喻的意向表达,剧作也直接通过丈夫的言语点明了比萨斜塔隐喻的内涵和寓意:“家庭生活——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下。”比萨斜塔原为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但在剧中实则暗指家庭婚姻关系。日晒雨淋就如家庭中的琐碎烦恼,风吹雨打就如婚姻中的争吵隔阂,而不论经受何种打击,比萨斜塔依旧屹立不倒,就如婚姻家庭依旧坚不可摧,支撑其巍然不动的精神内核,便在于夫妻双方的责任与真爱。

普图什金娜将《比萨斜塔》定论为“两幕闹剧”,在荒诞的喜剧效果下也深刻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生活问题。《比萨斜塔》话剧导演王剑男曾说:“情感的波动就好比萨斜塔的倾斜,都是我们无法左右、也难以名状的。比萨斜塔与众不同的美,恰恰在于它在倾斜与不倒之间的这种动态平衡,它的倾斜,同时也可以很美。”正如导演所说,在动荡年代中家庭婚姻生活也面临“大厦将倾”的风险与挑战,但正是在将倾未倾的边缘拉扯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家庭关系的本质所在、意义所在。普图什金娜通过隐喻的艺术手法,将婚姻大厦抽象化为比萨斜塔,又将比萨斜塔具象化为家庭生活,让观众真切体会了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三、开放的故事结局—悬念下的幻想

开放的故事结局,不执着于故事的完美无缺、不拘泥于观众的偏好期待、不勉强于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以“未完待续”来满足观众的无限幻想,以悬念结局带给观众无限回味和幻想的空间,从而为作品增添无限魅力。开放式结局以其独特的写作构思增强剧作与观众的精神互动于沟通,通过“叙事留白”的方式保留了结局的更多可能性,使得观众可以结合自身理解大胆预设可能的故事结局,从而引起观众对超越剧作本身的深刻反思与体悟。

《比萨斜塔》以妻子错过航班作结,并没有道明妻子最终是否前往罗马,也没有道明丈夫是否成功挽留妻子,这一切都是未知且充满悬念的。普图什金娜选择为剧作设置开放性结局,升华了作品的主旨。试想,如果妻子最终离丈夫而去,远赴意大利寻找未婚夫过上新的生活,这是最好的结局吗?并不是,这会让读者沉浸在婚姻不幸的悲伤之中。那么如果妻子选择留下,夫妻继续过着平淡无奇、琐碎繁杂的生活,这又会是最好的结局吗?也不是,这会让这部作品变得平庸乏味。开放性结局正是这部剧作最好的归宿,它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哲理意味更加深刻,使作品更具有思辨性和独特魅力,这正是开放性结局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也正是文学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所在。

《比萨斜塔》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像那座著名建筑一样,既展示了倾斜的曲度,也展现了对抗的强度。正如夫妻二人在进退取舍之间兜兜转转,却不曾失去那份责任与爱。这部剧并不是单纯表达坚守挚爱,也不是单纯表达冷酷背叛,而是表达了平淡生活中并存的希冀与悲哀。作者在写实化的生活情景中,灵活地变换节奏,有条不紊地打开两位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让观众透过表象看到本真,尽情享受这部悲伤里带着滑稽、欢笑中含着泪滴的家庭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