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河湖治理管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加强河湖治理管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吴庆

山东省菏泽市东鱼河流域工程管理处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河湖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在改善环境、水源供给、维护生态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河湖治理管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河湖长制政策,提出河湖治理管护措施,旨在提高河湖治理管护质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河湖;治理管护;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社会发展中长期利用资源,对河湖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形成水资源利用率、水污染等问题。因此,我国为了提高水资源保护质量、减少河湖污染,提出了河湖长制政策,为河湖治理管护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河湖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从而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河湖长制政策解析

2021年5月31日,水利部印发《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21年工作要点》,河湖长制进一步升级。

该政策具体分为河流、湖泊长制政策,具体是指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下,在我国境内展开河湖治理工作,主要治理工作内容包括河湖水资源保护、河湖污染治理、水生生态环境修复等多项工作。在河流资源保护实施过程中,要求地区内的水利部门以及环境部门加强河湖的长效监督和管理,促进河湖长治工作实施,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河湖的治理升级。

河湖长制政策是我国为了应对我国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减少问题提出的重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绿色理念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该政策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基层部门的良好响应。据相关调查,自从2021年政策还是以来。面推行河湖长制成效显著,31个省份全部设立党政双总河长,明确省、市、县、乡级河湖长3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含巡、护河员)90万名,其中,中西部地区脱贫户22万名,建立了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该政策的良好实施对于我国合理湖泊治理,对于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河湖治理管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河湖保护和修复力度

有关部门人员在水利规划编制、设计、项目建设、运行调度等多个环节全面融入生态文明要求,创建合理的指标体系、考核措施和奖惩制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维护河湖水系生态的完整性,并积极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施工建设,保持河湖水生态良好。另外,我国合理规划水资源保护计划,增强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河湖治理、水土保持等多种类型的水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河道建设,针对重点生态保护区、湿地、水源涵养区等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并创建完善的河湖治理管护和健康评价体系,便于相关人员实时动态了解河湖生态情况,共同维护呵护健康。

2.2创建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监管考核体系

行政权力的运行需要加强内部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同时需要外部的制约,确保我国河湖治理管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规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获得显著的工作效果。

首先,强化执法监督机制,增强执法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确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职责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环境问责制度,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执法水平,保证执法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实时关注河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采用相关措施进行妥善处理[2]

然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积极创建环境监督和举报等相关制度,发挥公众作用,引导多方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河湖长制工作中,同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在乡村跨界位置安装监控设备,关注河湖治理管护效果。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创建平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深度参与,增强人民群众爱水护水的环保意识。人民群众满意是有效检验河长制工作的标准,要积极创建民间河长的管理制度,如选拔、激励和聘用等规章制度,重点研究怎样让河长更好履职,主动承担河湖管理责任。另外,河湖管理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加大科技的应用力度,全面整合多项基础信息数据、动态检测和监督管理信息数据,汇集其他相关行业和社会监督数据,为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便于河长更好履职。

最后,制定政绩考核标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政府积极转变绩效理念,将资源损耗、环境损坏、生态效益等归纳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评分比重,促进工作人员更多注重河湖治理管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另外,河湖长制工作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依据,发挥领导干部的重要作用,并制定生态环境破坏责任终身追求制,对相关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奖励和惩罚。

2.3增强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河湖治理管护、生态环境建设理念、技术的创新,在河湖长制实施过程中,更多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应用新兴技术,优化产业结构。

一方面,强化创新意识。河湖治理管护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积极研究河湖长制转型课题,增强和高校、企业、科研究所的合作,在太湖治理、长江禁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合理应用近自然修复理念、生态修复工法,有效提高河湖和生态环境治理效果[3]

另一方面,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积极开展河湖治理管护、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会、论坛,选择优秀专业人员学习和深造,引进先进治理技术和管护经验。同时,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多重视技术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创建河湖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措施、技术的交流展示平台,提高河湖治理管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效率。

结束语:河湖资源和我国整体水资源的利用具有直接关系,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水平。因此,各地区要详细分析水环境状况,积极探索河湖治理管护模式,引进先进技术,制定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马琴.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J]. 水电水利, 2021, 5(7):71-72.

[2]李昌兰. 河湖管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究[J]. 区域治理, 2022(41):0177-0180.

[3]鞠茂森, 吴宸晖. 河(湖)长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江苏水利, 2021(S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