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分类定标法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分类定标法运用研究

罗勋

武汉市黄陂区规划勘测设计院 湖北 武汉430300

摘要:乡村是一种有别于城镇化地区发展的一种农业初级区域,受到自然资源、文化制度的影响,需要形成一个聚落系统。在当前乡村发展进程中,需要全面进入到转型期,以此就需要利用完善的规划与指导,帮助乡村振兴的顺利落实。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以乡村作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振兴作为背景,探讨了村庄规划分类采用定标法进行处理的有效方式。

关键字: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定标法

引言: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国土面积比较辽阔,这样导致乡村地区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于村庄的规划工作开展,逐渐成为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解决未来发展阻力的工作内容,只有顺应乡村发展与建设,并提升村庄的规划能力,才可以很好的实现多层次的发展。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为了全面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保障在进行针对性的战略规划中,明确出未来村庄规划的具体要素,以及基于多层次的弹性规划方式为基础。由于进入到全新的时代中,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综合性规划,以及保持结合一个完善的管理方式,才可以实现乡村振兴与发展。国内村庄规划研究过程中,基本上是一种单一转向符合的过度,这样的方法下出现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效果。但是,在这样的分析方式下,也相应的会在城乡交错、欠发达以及一些重要的建设工作开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研究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对于各种规划编制进行分类的分析,以此总结出具体的规范方案,并满足人们对于村庄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1]

2 材料与研究

2.1 数据来源

在进行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基于ABC三个村庄为例,在2017年为规划的起始年,2035年为规划目标年,并始终基于村民的意愿为中心,实现多村一体化的规划方式。

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A村庄规划区域中南部,并将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经济手段,同时相关生产设备以及配套设施较为齐全。但是由于在办公过程中的开敞空间并不充足,发展受到限制。B村庄位于西南部,基于蔬果种植为基础,并在环境方面比较优美,但是公共设施方面并不齐全完善,村内存在着大量废弃的坑塘。C村则是规划区的中北部,主要基于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同时年轻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这样导致村内的房屋闲置比较普遍,同时设施配套比较短缺。

在数据的调查与整理中,需要对其数据进行针对性的整合与评价,同时保持对不同信息内容的集中分析,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具体的发展状态信息。

2.2 研究方法

分类定标法的使用,是一种基于乡村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为基础,对于差异性的问题进行集中地归类与分析。在定标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不同类型的规模下的发展目标。其次,进行内容与成果的要求下,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建立一个弹性的村庄规划任务,可以较为直观的对于村庄进行合理化的规划。其次,进行相应的分析中,也相应的需要结合分析的特征,利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分析与处理方式,才可以很好的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实际的数据规划情况[2]

2.2.1 分类定标法体系

在进行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需要明确出分析的流程。例如,对于规划筹备的工作进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内容,同时科学合理的对乡村发展进行评估与处理,特别是构建一个全面的人地关系规律,以及结合乡村还是框架以及价值体系,这样就可以在后续分析中,完善数据分析体系。其次,进行综合认知的环节,就是利用体验式驻村的开展方式,对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加上对于城乡地区的联系进行考量,以此重点了解到乡村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阻力。最后,在决策工作开展中,则是需要保障深入的挖掘基础潜力,以及在符合村民的规划重点信息,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与处理。

而在乡村分类的处理中,则是需要结合乡村发展要素,以及利用对综合区域当中的条件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具体的村庄类型。另外,定标实施的过程中,则是要规划具体的体量模型,加上结合乡村地区的分类成果,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明确出具体的乡村规划编制的情况,加上指引规划的具体细节,进行设计方面的良好评估处理。

2.2.2 分类环节

乡村地区是一种动态化的复杂系统,以此涉及到诸多的数据和指标,例如劳动力、资金、资源、设备以及环境的各种要素分析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结构。其次,进行综合配置以及分析的过程中,始终都需要结合分析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调整,这样建立一个完善的差异分析方式,以及对于各种类乡村地区进行分析,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分析的效果。其次,进行明确出乡村地区的发展类型,以及在后续进行乡村地区的分类处理当中,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提议区域较为优势的分析进行合理化的处理,就可以很好的保持民族风貌以及特色的效果。在进行分析的环节,要保持对于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整治和分析,以此保持在后续进行整治工作开展中,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整合与分析。在后续结合乡村的医院发展状态,纳入到乡村规划体系当中。但是需要在未来发展阶段,避免出现强制性规划,而是需要转化为保留型。

其次,进行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基于五项基本要素,构建明确的指标体系,以及在细分的二级因子的处理当中,需要集中反映出乡村发展的特征、在进行判定的处理的当中,要预先对于特色保护型与城乡综合性的分析进行处理。后续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与评估处理,则是要结合乡村地区的发展状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分析体系。在一个完善的各个村落的分析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分析要素,这样就可以保持在规划的环节,将综合得分最高的数据信息,可以基于配置要素进行合理的保障。其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是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以及保持在后续进行调整过程中,明确出具体的要素。基于建立的矩阵分析表格,需要强化最低的项目要素分析,以及利用对基准的矩阵分析方式,就可以确定具体的信息内容。

2.2.3 定标实施环节

进行定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乡村结果以及规划规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阐述,同时结合差异化的规划目标,以及对于任务、成果进行集中的分析,这样便可以在规模化的分析状态中,基于规划区域当中的信息,例如涉及到村庄的数量以及单村以及多村一体化的分析方式,制定出导则式的任务清单。在这样的清单中,基于规划的信息,明确出了不同乡村在不同体量当中的具体对应内容与信息,并保障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对应的情景编制。对于这样的多村规划的方式,极大的提升了规划的效果,以及在进行处理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规划信息,都可以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任务编制体系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分析。特别是要做好一些较为复杂的信息分析,以此对固定位置的评估,这样才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具体的编制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与调整,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的编制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分类定标法运用中,需要结合不同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与分析,这样采用定标法的分析方式,极大的提升了分析的状态与信息,也相应的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最大化的为后续的规划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促进乡村发展,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李龙.数字引领  分类推进村庄规划和农宅建设[J].奋斗,2023(05):41-42.

[2]刘天科,南锡康,王伊杰.城乡融合视角下村庄规划策略:村庄分类与发展方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35(11):35-40+47.